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隧道施工机械数量配置是否合理决定了机械群施工效率,直接影响了隧道施工进度。依托在建世界第一特长螺旋隧道——金家庄特长螺旋隧道,对现场出渣和湿喷工序中连续60组装载车与湿喷机的停机等待时间进行分析,阐明了装载车与湿喷机的停机等待时间特征,提出了隧道运输机械数量配置原则,建立了出渣和湿喷工序中运输机械配置数量和出渣总时间计算公式,并对机械配置数量进行计算分析。研究表明:出渣与湿喷作业时间与隧道累计进尺线性强相关,隧道累计进尺为影响作业时间的主导因素。基于运输距离强相关性与主导机械不停机等待两原则,建立了自卸汽车数量配置计算公式、出渣总时间计算公式和混凝土罐车数量增加的临界进尺计算公式,提出了数量配置合理性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针对铁路重载列车运输组织的装运作业环节,从产运总体角度出发,研究适应和配合干线的重载运输。为提高重载列车装运作业效率运用系统观点及技术经济分析等理论,并通过计算模拟分析,对有关重载列车装车地货物集运及其装车方式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一些初步分析和探讨,提出有关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7t,10t架线式电机车和1t,3t矿车进行列车车组计算,讨论了安全制动距离对列车组成和运输能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客运专线由于运输需要、GSM-R通信中断或部分设备故障等原因,形成不同列车控制系统共线.在高速350km/h线路上同时并存250km/h列车运行现象的基础上,本文按照3种影响模式,分析不同列车控制系统共线对列车通过能力的影响,并给出具体计算方法.提出通过提高运输组织水平、提高GSM-R信道QoS及采用增强型CTCS-235列车控制系统等措施,以减少对通过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靖仲虎 《科技信息》2014,(10):119-120
地下洞室群建设是由引水隧洞、辅引洞和横通道等组成,横通道贯穿于引水隧洞或者辅引洞,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出渣是地下洞室群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占总循环时间的40%-60%。出渣运输过程中,如果不能对车辆进行合理的调度,在一些关键位置(如交叉口、工作面)形成堵塞,影响工程进度,降低出渣效率。采用Petri网建立地下洞室群交通运输系统的模型,利用面向对象语言(Qt语言)和关系数据库(MySQL)设计相关的仿真程序,结合锦屏二级水电的一些具体数据,得到了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中工作面、交叉口的自卸车排队率和装载机的利用率以及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路径规划图。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运输发展规划,大同——秦皇岛间将新建煤炭运输专用线,并拟组织运煤重载列车。根据新建线路的线路及装卸设备条件,是利用现有敞车组成专用列车,还是设计新型专用运煤敞车?本文从专用运煤敞车车体的结构原则作了讨论,并提出一种载重量为75吨的专用运煤敞车车体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铁路旅客运输的特点,分析旅客乘车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建立旅客出行满意度指标体系,依据旅客的出行目的划分旅客群,在旅客出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计算了旅客乘车选择行为满意度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得到了各类旅客对不同种类列车的满意度等级参数评价结果;分析了各类旅客对不同种类列车选择的偏好,结果可为铁路运输计划的科学规划和客运产品的合理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影响旅客列车运行图编制质量的因素中,列车的始发、终到时间范围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该时间确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旅客列车的上座率和服务质量.对于以提高旅客列车服务质量为目标的高速铁路运输组织,合理计算跨线中速列车始发、终到时间范围显得更为重要.论文以基于网状线路高速铁路高中速列车行车组织模式为前提,研究了跨线中速列车在既有线始发、终到时间范围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已经应用于计算机编制京沪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系统中,仿真结果证明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两个列车到达站的直达货物运输的送达速度和准时性情况的调查,用事实说明了直达运输的优势,同时,提出了扩大直达运输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TBM(隧洞掘进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结合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中的TBM隧洞开挖工程的实际,从衬砌管片的生产、运输、安装、维护等环节分析了造成TBM隧洞衬砌管片损坏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及修补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预测、评价、提升不同围岩质量隧道TBM施工能力,通过对国内外多个隧道工程TBM施工数据回归分析,建立了设备利用率、掘进速率等TBM施工性能指标随岩体质量的变化规律。统计结果表明TBM设备利用率与岩体质量指标RMR呈线性函数或二次函数关系、TBM掘进速率与岩体质量指标RMR呈二次函数关系;TBM设备利用率随岩体质量参数的增大而递增;TBM掘进速率随岩体质量参数的增大先升高再降低,在III级围岩时达到峰值;TBM施工速度随岩体质量参数的增大先升高再降低,在II级围岩时达到峰值。基于此,提出了不同岩体质量隧道TBM施工性能评价方法,并利用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TBM施工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成果可用于预测拟建隧道TBM施工工期和评价在建隧道TBM施工性能。  相似文献   

12.
根据开敞式TBM在我国的适用情况,论述了开敞式TBM的技术特点和地质适应范围,分析了开敞式TBM的优缺点,介绍了开敞式TBM选型时的相关计算。  相似文献   

13.
适于全断面岩石掘进机的围岩分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影响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掘进速率的地质因素,利用三维离散元程序3DEC建立TBM滚刀破岩三维仿真模型,分析不同的地质条件对TBM掘进速率的影响,根据TBM在围岩中的可钻性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中的围岩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TBM掘进速率与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及岩体中的节理条件密切相关,在一定范围内,围岩强度越低,节理分布越密集,TBM掘进速率越高;而围岩强度越高,节理间距越大,使得TBM掘进速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规避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 TBM)掘进参数人为设定的主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PSO-LSSVM)的TBM掘进参数预测方法。通过从海量TBM工程掘进数据中探寻参数变化规律,降低了TBM主司机设定掘进参数的主观性,辅助其合理选择掘进参数,有利于提高掘进效率、规避工程风险,经实验和工程数据验证,PSO-LSSVM算法通过对样本粒子全局迭代寻优来优化参数,提升了预测算法泛化能力和预测精度,对推力、扭矩和推进速度参数预测数值偏差满足要求,可辅助指导主司机设定掘进参数。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全断面掘进机在掘进时刀盘比能预测的难题,以岩石断裂力学为理论基础,深入分析了TBM滚刀的受力情况和破岩机理,基于CSM预测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TBM刀盘比能预测方法.通过建立滚刀与岩石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推导出TBM刀盘的比能预测模型,并通过实例计算对刀盘的比能水平进行了量化研究,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该预测模型基于滚刀破岩的机理,能够实时预测刀盘的比能,为TBM的刀盘优化设计以及性能预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结合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TBM2标的开敞式TBM施工情况,主要介绍了开敞式TBM穿越断层时的施工防坍措施、发生坍塌的处理应对措施及快速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高强度高磨蚀硬岩地层TBM掘进“低效高耗”、断层破碎带地层“刀盘受困”、高地应力挤压性地层“护盾被卡”等隧道施工难题,基于TBM滚刀、刀盘、护盾与隧道围岩的相互作用,通过多个TBM法隧道工程数据统计分析,揭示了滚刀贯入度指数与岩体特性指标、滚刀破碎体积磨损速率与岩体特性指标、TBM设备利用率与断层宽度、围岩相对变形量与强度应力比的函数关系,建立了基于滚刀可掘性和耐磨性、刀盘受困和护盾被卡风险的多维度TBM适应性评价方法,为复杂地质隧道修建TBM工法选择、装备设计及施工难题的解决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引黄联接段7^#隧洞的工程概况和地质条件,阐述了TBM工作原理、适用条件和特点,着重介绍了TBM法在引黄联接段7^#隧洞施工中的主要配置、工作程序,最后对TBM法在国内外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以掌子面岩体破坏前状态建立了滚刀推力作用的双集中力模型,采用弹性半空间理论的Boussinesq解答和叠加原理,给出了双滚刀协同作用下岩体应力分布的解析解。根据应力分布的特点和TBM破岩要求,提出了TBM破岩的必要条件;采用单轴强度理论和多轴强度理论,分别给出了滚刀破岩推力的预测公式。工程实例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基于多轴强度理论的预测公式计算出的滚刀破岩推力与TBM工作时实际使用的推力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20.
BEAM法地质预报系统在中国TBM施工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BM施工中,为了及时有效地探明前方地质条件,引进了国外IBM施工中已广为采用的BEAM探测法,并对在我国TBM工程中首次使用的情况进行了介绍。BEAM法以电法测试为基础,技术人员在TBM设备及洞壁上安装电极发射电流和进行观测处理,通过监视器实时评价和显示出前方地质情况的好坏。该方法的优势是可以进行实时观测和判断围岩情况,对TBM顺利及安全施工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在我国TBM施工中推广应用BEAM探测法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