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文大辞典》,一九六八年八月由台湾省“中国文化学院”出版部出版,台北华冈文化书店经销。共收单字四万九千八百八十八个,词汇三十七万一千二百三十一条,洋洋八千万言,篇幅超过《大汉和辞典》,是古今辞书之集大成者。首先,从阐述字形方面看:为了追溯文字构造的本源和说明字形的流变,凡是甲骨文、金文、籀文、篆文、汉碑、汉晋竹简、古代印玺、古匋中提到的,以及唐、宋、元、明、清有名书法家书写的本字字体,依时代先后一一列举,少者几个,多者几十个。主要采自《甲  相似文献   

2.
说《说文》中“个”字“宋”字陆忠发个、宋二字,是《说文解字》一书中非常特别的字,个字见于唐本《说文》,而今本无之。来字,许慎释其义为“居也”,此义不见于历代传世文献,连甲骨文中也找不到此义的用例。个、宋二字,可以看成为《说文》研究史上的两个谜。本文试...  相似文献   

3.
《庄子·养生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於硎。”“刀刃”句,传统的解释是“刀刃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谢质彬先生《“新发於硎”解》一文(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3期)认为这个解释不妥,理由是“‘发’字并无‘磨好’之训,也不能解为‘拿起来’或‘磨出来’。”谢文引用有关材料论证“硎”当  相似文献   

4.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代表了我国迄今为止汉语词典、字典编纂的最高水平,也代了我国汉语研究的最高水平。但笔者在查检使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两部工具书的一些共同的有待商兑的汉字注音问题。本文仅就"揖"、"二字的注音及其相关问题,试陈拙见,恭请方家不吝赐教.一、关于"揖"字之音、《汉语大词典·木部》释日:"揖[《广韵卿叶切,入叶,精.]亦作'.①船桨.短日揭,长田"(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版八卷本第4卷第1176页).《汉语大字典·木部》择日:"揖,《说文》:'揖,舟格也。从木,再声。'桂馥义证:'或作。《字…  相似文献   

5.
宋江的字与号中国的姓名学,是门内涵丰富的学问,这在《水浒》宋江身上,就有一定体现。比如,其字“公明”对于其名“江”字来说,便颇有些“说法”。按周礼规定,男孩生下三月,由其父命“名”;年满20,举行加冠礼,由来宾取“字”,表明他已成年。此后,为“敬其名”,外人只应称其字,而不应再呼其名。“字”的取义,一般是解释“名”的,所以,也称为“表字”。宋江的字与其名的关系,也是如此。《昭明文选》中郭恶的《江赋》是赞扬浩浩长江的“美德”的,文中说它“咨五才之并用,实水德之灵长”。唐李善引《释名》加以注释说:“江…  相似文献   

6.
“亦声字”是汉字体系中具有重要认识价值的结构类型之一。亦声字概念肇端于《说文》,但《说文》未能对小篆体系的亦声字进行穷尽性的标注说明。以《说文》所录“重文”为考察对象,认定“重文”中的亦声字54个,归纳《说文》亦声字的构成方式:静态分析可得两种,即加注偏旁和改换偏旁;动态分析可概括为一种,即加注形旁;具体包括:独体字加注形符、会意字加注形符、形声字加注形符。  相似文献   

7.
外交界和出版界的各位同志,新闻界的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高兴地看到,《世界外交大辞典》编纂完成,正式出版了。《世界外交大辞典》的问世,是中国外交界的一件盛事,也是中国出版界的一件盛事。50多年前,周恩来总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指出,外交是对外保卫国家利益的第一线工作,需要不断整理外交实践的经验,使他科学化、系统化、而成为一门学问。《世界外交大辞典》的编纂历经十多个春秋,这是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也是推动中国外交学建设的过程。辞典的编纂者从世界外交的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中广泛…  相似文献   

8.
什么叫“书籍”:《史记·礼书》“礼书第一。”唐人司马贞《索隐》注释说:“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正字通·日部》解释说:“书,几载籍谓之书。”书、书籍,作为文化载籍的总名,是人人都知道的然而要问“书”字、“籍”字的最早字义(即本义)是什么?“书”字、“籍”字的书籍义是怎样演变形成的?这就需要有一些文字学、测站学的专门知识了。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叙》解释说:“著于竹帛谓之书。”许慎又在他的《说文解字·幸部》中解释说:“舍,着也。从章,着声。”“书”字属于“幸”部,幸字正是“笨(笔)”…  相似文献   

9.
《说文》对"匕"字的解释包含两层意思,"相与比叙"和"用以取饭的器具"。从古文字字形考察,是原本来源不同的两个字混同为一个字。在《说文》系统中,"匕"部字和其他含有"匕"部件字构意大体不出《说文》的解释,结合古文字和相关文献,可以进一步理顺相关字的释义。  相似文献   

10.
许君述贾侍中说字疑义举例朱季海大徐本《说文·部》:“,前顿也。从声,贾侍中说。一读若,又若郅”,《唐韵》:“北末切”。此字篆文作,段玉裁云:“,普活切,隶变作”(段《说文》“,行貌”字注,此篆有误,段不能正;然以为之隶变则是也...  相似文献   

11.
《新英汉词典》和《英华大词典》中in的义项有将近二十个。但相当一部分英语学习者翻阅词典后,面对in义项的繁琐却表示茫然。我们可从“二化”、“二横”、“二纵”等措施入手来完善两部词典对in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看”字是汉末以后兴起的常用词,在《世说新语》中用例较多,含义也较丰富。本文内容:(1)分析“看”在文中的含义及含义的使用频率,对其自身义项分布进行说明。(2)分析常用义项与近义词的异同点,更明确显示“看”的确切用法及它的词义渗透现象。(3)对非常用词做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3.
《玉篇》部首系统承《说文》而有改易:《说文》“据形系联”;《玉篇》“以义类聚”。《玉篇》对《说文》540部进行删并、增补:删并11部,增补13部。  相似文献   

14.
《论语·先进》第一章“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对于这一章的含义,历代有多种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括地说有两类主要观点,一类是把“先进”及“后进”作名词解。如焦循《论语补疏》赞成皇侃《论语义疏》的说法,以为“先进”指五帝以上,时风淳淳,质胜于文;而“后进”指三王以还,时风从三  相似文献   

15.
《论语》作为先秦儒家的代表著作,其书名中的“论”字有作“伦理”解、“编纂”解、“讨论议论”解、“把有序的言说编次成佚”解、“讨论编次”解、“选择”解、“讨论解释”解等,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根据《论语》的性质、内容和体例,其中的“编纂”义是最为恰当的。  相似文献   

16.
《说文解字》有关部首字的解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认识论的角度解释部首字;2.从词概念的角度解释部首字;3.从字形结构方面解释部首字;4.从事理的角度解释部首字;5.从词义的功能角度解释部首字;6.从词所表示的事物隶属关系角度解释部首字;7.从词汇所描摩事物的状态角度解释部首字;8.从词义的差异角度解释部首字;9.从方言的角度解释部首字。《说文》对部首字的解释,对我们今天的辞书撰写,有着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说文解字注》分析总结了字(词)典释义与传注训诂释义的异同,并对《说文》释义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和补充,其训释理论和实践对于辞书学研究和辞书编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善注释《文选》时引书众多,就字书而言,《字林》虽条例不多,但它的辑佚价值吸引笔者研究。本文就《文选》李善注引《字林》中字、词,同《说文》进行比较分析。从《文选》李善注引《字林》同字解用《说文》引申义、《文选》李善注引《字林》同字解较《说文》更符合文本含义、《说文》本身释义的偏差使李善注《文选》引《字林》舍《说文》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就李善注《文选》而言,引《字林》较《说文》的确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9.
“思”的本义是“想,思考,考虑”,在《左传》中“思的各义项对于该字本义的引申关系及其“思”的谐声系统字的核心义是“细密”。  相似文献   

20.
词义探微·特①黄瑞云特,本义是公牛(雄性的牛)。《说文》:“特,朴特,牛父也。从牛,夺声。”《玉篇》:“特,牡牛。”牛父、牡牛,都是公牛。《广韵》徒德切(te),入声。《诗·鲁颂·宫》“白牡刚”孔颖达疏:“白牡谓白特,刚谓赤特也。”刚是的借字。《说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