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林建英 《海峡科学》2009,(11):60-61
简要介绍了我国科技馆事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制约科技馆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科技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8.
9.
10.
《科技馆》2006,(2):5-5
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河北省科技馆建成开馆了。这是河北人民的一件大喜事。它的建成使用,充分体现了河北省委、省政府对科普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的远见卓识。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科协对河北省科技馆成功开馆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1.
关于科技馆短期专题展览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亮 《科技馆》2004,(3):5-12
科技馆最重要的功能是展览教育,它主要通过常设展览、临时展览和巡回展览三种形式来体现。在科技馆事业发展中,这三种形式的展览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科技馆事业获得了蓬勃的发展。科技馆教育是如何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技馆教育有何必要性?浙江的科技馆现状及发展情况如何?在科技馆建设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将对以上问题作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人类在精神领域的活动往往有物质形态的实体与之对应,这些有形的实体既是精神活动的场所,又是它们的象征。寺庙是宗教的象征,学校是文明的象征,科技馆是科学与现代意识的象征。寺庙和学校已经有数千年历史,科技馆出现的历史不到百年,在中国则仅有几十年,科技馆事业正处在充满生机的探索、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馆教育理念是一种理性认识,也是其建设和发展的灵魂。加强科学技术馆教育理念的研究和创新,对促进我国科技馆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研究科学技术馆教育理念的历史流变、创新动力和我国科技馆教育理念特色,从而进一步深化对科技馆教育理念的认识,为新形势下我国科技馆事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科技馆》2006,(1):31-31
中国科协为了提高我国部分中小城市科技馆的自身能力建设,于2006年实施“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活动,安徽省科技馆、北京科普事业发展中心、上海科普教育展示技术中心、湖北省科技馆4家单位经中国科协科普部指定,成为该计划执行机构。  相似文献   

16.
李剑 《科技信息》2012,(14):71+73-71,73
科技馆建设观念从最早的以展品为中心到以观众为中心,用了大约200多年时间。随着科技馆建设理念的变化,展教观念也从"教育"观众向重视观众体验转变,展示的内容与形式也从按基础学科分区向主题展开转变,其形式表现为实体科技馆和数字科技馆。笔者根据多年的从业经验,对未来科技馆建设理念做了一些思考,较倾向于更加注重实体科技馆的建设(含有着"流动科技馆"之称的科普大篷车的建设)。并首次在业内提出尝试建立半流动科技馆的意义,做法。不失为为未来科技馆建设理念的丰富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今年年初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要“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建立科普事业的良性运行机制”。科技馆作为科普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要求,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努力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启迪科学方法中有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们现代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科技行业的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它在推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对人们质量的提高起着很大的作用。随着科技的普及,科技教育要从小培养,在青少年时期要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重要的一个课程。社会应该多做一些有利于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方面的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科技创新教育有很重要的意义。该文着重叙述了科技创新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好处和在科技创新教育中科技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