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正在大力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体系,然而,对于国家公园与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与国际做法相反。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在国家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方面的差别,指出了中国在国家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这两者概念认识与管理中存在的混乱,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茂兰自然保护区药用昆虫资源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茂兰自然保护区具有独特的气候和地貌,区内生物资源丰富,昆虫种类众多。介绍茂兰自然保护区药用昆虫75种,分属11目42科;占全国主要药用昆虫总数的31.38%,对其药用价值及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就药用昆虫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吴秀山 《大自然》2012,(1):44-47
说到世界上著名的国家公同,很多人会想到美国的黄石公同或非洲的塞伦盖提国家公园。身边的很多朋友也在问我,为什么中国没有自己的国家公园呢?实际上这只是概念不同。黄石国家公园由美国第18任总统格兰特在1872年签署建立,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自然保护区。很多国家把保护区称为国家公园,而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和省级等不同级别。祖国的大江南北我到过很多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熊康宁  苏维词 《贵州科学》2000,18(1):149-155
喀斯特环境由于生态结构--功能的差异,生物生长速率、进而耕地自然生产潜力和土地承载力不同。采用气候土地生产潜力估算模型,通过对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代表典型喀斯特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经济仍为较落后的生态经济系统)与主河流域(代表典型斯特生态环境严重失调、社会经济落后的生态经济系统)的对比研究,发现两区水稻和玉米的光温潜力分别较光和下降了9.67%和11.75%(茂兰)、20.89%和16.84%  相似文献   

5.
喀斯特环境由于生态结构——功能的差异 ,生物生长速率、进而耕地自然生产潜力和土地承载力不同。采用气候土地生产潜力估算模型 ,通过对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 (代表典型喀斯特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经济仍为较落后的生态经济系统 )与波玉河流域 (代表典型喀斯特生态环境严重失调、社会经济落后的生态经济系统 )的对比研究 ,发现两区水稻和玉米的光温潜力分别较光合潜力下降了 9.6 7%和 11.75% (茂兰 )、2 0 .89%和 16 .84 % (波玉河 ) ,而光温水潜力分别比光温潜力下降了 4 .4 2 %和 6 .76 % (茂兰 )、5.0 4 %和 5.2 6 % (波玉河 ) ;茂兰保护区 4 6个土种的粮食现实生产力为 4 515× 10 3 kg,70 6 5kg/hm2 ,仅比光温潜水力下降了 2 0 .97% ,波玉河流域 6 1个土种的现实生产力为 32 6 4 0× 10 3 kg,5490 kg/km2 ,比光温水潜力下降了 30 .55% ;扣除国家定购粮 ,茂兰保护区人均净占4 83kg,而波玉河流域人均净占 2 88kg。按国家小康标准和温饱标准 ,前者耕地的人口承载量分别是 10 32 8人和1180 3人 ,人口土地承载有余 ,后者人口承载量分别是 74 6 6 5人和 85331人 ,人口土地严重超载 ;为此 ,我们提出贵州典型喀斯特生态环境良好区 ,如茂兰保护区有必要建立为多功能的国家公园 ,而那些典型喀斯特生态环境恶  相似文献   

6.
苏联的自然保护工作,是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开始的.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包括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禁猎区、局部自然保护区和自然纪念地等在内的自然保护系统.截止到1982年,苏联有自然保护区118个、国家公园7个,占地合计1300万公顷.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贵州喀斯特区域土壤放线菌分布特点及其多样性,将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划分为不同的生境区域,并采集24份土壤样品;采用平板稀释法分别在高氏1号培养基中分离放线菌;通过形态特征对所分离纯化的放线菌进行初步鉴定;经初步鉴定排重后,选取部分放线菌菌株进行16S rRNA测序鉴定。结果显示:茂兰保护区土样中共分离出126株放线菌菌株,其中链霉菌属菌株占总数的91.3%,为烬灰类群、黄色类群、金色类群等;经初步鉴定排重后,选取23株放线菌进行16S rDNA测序。经鉴定,其中21株属于链霉菌属、1株为诺卡氏菌属、1株为小单孢菌属。初步揭示了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土壤放线菌多样性和生境分布,为贵州喀斯特土壤放线菌分布和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茂兰自然保护区药用两栖动物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茂兰自然保护区药用两栖动物的种类及其用途,经整理,茂兰保护区药用两栖动物隶属于5科6属14种。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1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11种。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12月8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野生动物保护区委员会换届暨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云南昆明召开,标志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委员会(以下简称"保护地委员会")正式成立。来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各有关司局和单位、全国各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委员会、筹备组)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的代表共121人参加了本次大会。2014年1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立野生动物保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于旅游地理学及国家公园建设的基本理论,在分析山西省国家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山西省国家公园开发进行了可行性研究.严格来讲,国家公园在山西尚属空白,本文分析了山西省建设国家公园的优势和劣势,进一步探讨了国家公园建设的原则、方法在山西省国家公园建设当中的应用,为山西省国家公园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研究论述了国家自然保护区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水文与水资源。它不但具有水量丰沛,水质优良,汛期长,水位急涨急落等水文特征,而且水文效应显著,是珠江的重要水源地之一,故必须加强对其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以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新县连康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别山的北麓,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拥有珍稀濒危植物44种,分为国家级保护植物和河南省省级保护植物两大类,其中国家Ⅱ级保护植物9种,Ⅲ级保护植物15种,占河南省现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总数的47.5%;河南省保护植物20种,占河南省省级重点保护植物的51%.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对保护区的珍稀濒危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家公园立法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国家公园的国家,也是国家公园立法体系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对美国国家公园立法体系形成的三个重要时期作了总结,并对国家公园立法理念和思想变化作了深入讨论,研究认为美国国家公园立法体现了保护思想从简单的自然景观单体保护到生态系统和文化系统整体保护演进的过程,其立法体系的垂直和多层次设计促使国家公园的管理相对独立于地方利益纽带,使其能够忠实地服务于自身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4.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及保护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宝天曼具有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过渡的独特地理条件 ,是南北动植物交错汇集混杂区域 ,这里天然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基本保持着世界少有的原始森林状态 ,虽然面积不大 ,但却有种子植物 2 171种 ,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 2 9种 ,占全省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总数的 88%。区内有野生动物 2 0 0多种 ,其中兽类 48种 ,鸟类 116种 ,两栖动物 11种 ,爬行动物 2 6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 31种 ,属国家一类保护 5种 ,属二类保护 2 6种。文章最后提出资源保护措施和开发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15.
茂兰自然保护区耕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总面积22×104ha,耕地640ha,人口8547人,人均耕地0075ha。保护区11个旱作土种(1212ha)粮食生产力可产玉米74714t;35个水稻土种(7763亩,保灌面积3067%)的生产力是375507t,即全区的粮食现实生产力为450221t。扣除应当交的国家定购粮85%,人均净占粮食482kg。按国家小康标准人均占有粮食400kg和温饱标准人均占有粮食350kg来看,人口承载力分别是10299人和11770人,目前人口土地承载有余。但总人口在不断增加,农业人口也在不断增加,而耕地不会增加,如按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和投入计算,按小康标准,2020年人口将超载;按温饱标准,2040年人口将超载  相似文献   

16.
社区联合参与式保护:一种新型集体林共管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陕西开展的秦岭大熊猫保护与社区发展共进项目,以长青保护区社区联合参与式保护与反偷猎子项目为例,介绍了社区联合参与式保护项目产生的背景、理念和思路、做法与成效,以及创新性地引入非传统保护力量参与社区资源管理的集体林管护模式.项目试图通过结合市场经济需求,吸纳企业和商家参与,彻底解决社区共管项目自身的持续性问题,促进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7.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国家公园的国家,也是国家公园立法体系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对美国国家公园立法体系形成的三个重要时期作了总结,并对国家公园立法理念和思想变化作了深入讨论,研究认为美国国家公园立法体现了保护思想从简单的自然景观单体保护到生态系统和文化系统整体保护演进的过程,其立法体系的垂直和多层次设计促使国家公园的管理相对独立于地方利益纽带,使其能够忠实地服务于自身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景观人为影响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景观遥感制图的基础上,利用缓冲区分析和相邻缓冲区的景观结构总体变异系数方法对卧龙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自然景观和人为影响景观的分割研究,并对人为影响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区内水电站、居民点和道路3种不同人为影响发生源对于周围景观结构的显著影响距离为1000~1200m,利用这一距离可以对工作区的自然景观和人为影响景观进行合理分割;海拔2400~4800m和坡度20°~40°区间为卧龙自然保护区人为干扰活动强度最大的区域,这种人为影响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保护区的自然管理工作威胁极大。此外,研究还证明,对于自然景观和人为影响景观进行合理分割,有助于景观人为影响的细节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AHP-FCE的氯碱化工生态工业园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氯碱化工生态工业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实践途径,如何判断其循环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辨别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该类园区亟待解决的难题。从经济、物质减量与循环、污染控制、生态环境和园区管理五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氯碱化工生态工业园的循环经济进行综合评价,为企业、园区制定循环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最后,以某氯碱化工生态工业园为例,证实了研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