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简述解释学之理解的发展史,从理解的对象、目的 、条件、方法 、过程、内涵和研究思想指出其变化发展经历从特殊到一般、从外在于我到内在于我、从超历史性到历史性、从有限到无限、从具体到抽象、从从属到主体的过程.明确数学理解的进一步研究必须扩充和提升狭隘的方法 论、认识论观念,认识到数学理解是学习者有意义地存在于数学课堂的方式,是学习者从事一切数学活动的基础,是意义构成和自我构成的统一.从历史处境出发定位学习者和理解对象,明确目的 、条件、方法 和过程等理解要素均随历史处境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2.
简述解释学之理解的发展史,从理解的对象、目的、条件、方法、过程、内涵和研究思想指出其变化发展经历从特殊到一般、从外在于我到内在于我、从超历史性到历史性、从有限到无限、从具体到抽象、从从属到主体的过程。明确数学理解的进一步研究必须扩充和提升狭隘的方法论、认识论观念,认识到数学理解是学习者有意义地存在于数学课堂的方式,是学习者从事一切数学活动的基础,是意义构成和自我构成的统一。从历史处境出发定位学习者和理解对象,明确目的、条件、方法和过程等理解要素均随历史处境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数学对象及其意义的相对性,主张数学对象的意义应是主体基于原型情境问题所进行的有意义实践,依赖于不同主体的表征形式及主体间的交流状况。由此明确数学理解应是主体有意义地存在于数学课堂的方式,既是主体领会数学对象及其意义的行为,又是主体认识自己、建构自我身份的活动。阐述了数学教与学过程中的数学理解分析必须把握个体主体和共同体主体的辩证关系,情境问题的抽样特征和有意义实践的意图性。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数学对象及其意义的相对性,主张数学对象的意义应是主体基于原型情境问题所进行的有意义实践,依赖于不同主体的表征形式及主体间的交流状况。由此明确数学理解应是主体有意义地存在于数学课堂的方式,既是主体领会数学对象及其意义的行为,又是主体认识自己、建构自我身份的活动。阐述了数学教与学过程中的数学理解分析必须把握个体主体和共同体主体的辩证关系,情境问题的抽样特征和有意义实践的意图性。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数学对象及其意义的相对性,主张数学对象的意义应是主体基于原型情境问题所进行的有意义实践,依赖于不同主体的表征形式及主体间的交流状况.由此明确数学理解应是主体有意义地存在于数学课堂的方式,既是主体领会数学对象及其意义的行为,又是主体认识自己、建构自我身份的活动.阐述了数学教与学过程中的数学理解分析必须把握个体主体和共同体主体的辩证关系,情境问题的抽样特征和有意义实践的意图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目的是探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学习者的心理变化规律,按学习者的认知层次和学习内容,将数学学习划分为5种类型,逐类分析,重点阐述了完成5类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学习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并给出了相应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7.
为了弥补传统的数据库模型的不足,处理办公室自动化中遇到的大量的历史性记录,提出了对象历史模型来处理历史性数据。本文通过例子分析了对象历史模型的背景和目的,给出了对象历史模型的数学描述,讨论了对象历史的语义限制,如局部限制和回避坏子列限制,以及特殊的查询运算,并综述了国际上在对象历史上研究的动态和成果。  相似文献   

8.
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完成了从方法论诠释学到本体论诠释学的转向。至此,理解不再是对文本的外在解释,而是对人的存在方式的揭示。在伽达默尔的理解本体论中,理解的“历史性”是一项基本的内容。它从海德格尔的基础本体论出发,把理解的文本推向了和人相关的整个世界和历史。理解的任务是要在“现有”“既往”和“将来”的视域融合的基础上,解释和创造出生活的世界和历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奥林匹克实践的基础上,本文对IMO和各国数学奥林匹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有关数学奥林匹克命题原则、命题方法以及命题的知识范围等理论与实践问题。目的在于从内容、方法和意义上明确数学奥林匹克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韩志宏 《甘肃科技》2007,23(1):249-250
解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活动,其目的是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与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解题教学的功能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解题方法。从解题教学过程和目的看,解题教学中教师的结构应由五种能力构成。  相似文献   

11.
翻译中不可译性向可译性的转换一直是翻译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对翻译标准的看法不同,人们对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间的界限认识不清,造成了对不可译性向可译性转换的不同理解。原型范畴理论为这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它为不可译性向可译性的转换提供了一个富有弹性的解释机制,加深了我们对这一研究的本质认识。  相似文献   

12.
彭敏  曾凡灵 《科技信息》2013,(25):163-164
本论文以安徽三联学院为例,论述了民办学校青年教师该如何开展科研的论题。要做科研,首先在充分认识科研现状的基础上,自身对科研要有正确的认识,然后打好科研起步的基础。然后才是真正的开展科研,从选题开始到申报,申报成功后真正的实施才是科研的核心内容,才能一步一步的把科研开展好。  相似文献   

13.
智能机器人中基于知识学习的图像理解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图像理解系统是智能机器人做出正确决策或完成一些控制系统的主要环节,也是计算机视觉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如何构建一个合理完善的图像理解系统已成为当今智能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图像理解系统所研究的问题是:为了完成某一任务,需要从图像中获取哪些信息,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信息获得必要的解释。图像理解的研究要涉及或包含研究获取图像的方法、装置和具体应用的实现。该论文主要论述了智能机器人中基于知识学习的图像理解系统的基本框架结构以及图像理解中框架知识的表示、推理和学习,对智能机器人中图像理解系统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最后对智能机器人图像理解系统的应用前景做了概括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14.
习惯法是当前法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其研究大多关注于习惯法的现实功能,以说明习惯法存在的现实合理性与不可替代性。文章认为该种研究对习惯法功能的认识并不准确,它割离了习惯法存在的社会条件,对习惯法的功能存在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  相似文献   

15.
利用Web of Science中的文献数据,以纳米制造领域2006~2015年的3 426篇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对纳米制造的主要手段和核心研究领域展开探讨,借助Citespace III软件绘制知识图谱,深入分析了该领域的相关基础研究,厘清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初步统计了国内外在纳米制造领域有影响的研究单位和代表性科学家,为更快更好地了解纳米制造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科技工作者的调查以及国家层面基础研究项目相关数据的分析,在我国存在"重基础应用研究轻基础理论研究"的倾向。这种倾向的出现有社会、政府、科学自身以及科研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基础理论研究的开展以及基础应用研究的发展。鉴于此,需要我们针对基础理论研究,加强认识和政策引导,增加投入,改进评价,注重人才培养,提高研究人员待遇,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认识论看来,理解主体所拥有的"前见"是一种主观性产物,是认识真理的障碍,因此,必须加以铲除.然而,解释学理论却赋予"前见"以一种合法性,认为"前见"是理解得以可能的前提条件,从而与传统认识论区别开来.本文将系统分析"前见"合法性的解释学内涵,并结合以波普尔为代表的批判理性主义和后经验主义,如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劳丹的研究传统等思想,进一步确证"前见"的合理内涵.  相似文献   

18.
Sandy desertification: Borne on the win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ndy desertification is both an inherently interesting bioscience and geoscience topic and an important topic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food security. It has therefore increasingly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public, in addition to researchers,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on sandy desertification, research 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the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involved in sandy desertific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wind activity in determining the increases and decreases in sandy desertification. Based on this review of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s and processes of sandy desertification, combining geologic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appears likely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is complex system, thereby providing a more holistic understanding of sandy desertification at a range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s.  相似文献   

19.
胡媛媛 《科技信息》2008,(15):213-213
社会建构论的观点,为理解和研究教育技术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社会建构论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意义。并针对社会建构论的不足,提出了教育技术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例论述郑振铎在搜集、考证版本源流方面眼光独到,鉴定、评价版本的方法灵活多样,在版本目录学价值认识以及把版本目录学引向更广的实际应用领域方面,郑氏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