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自动选取阈值方法的研究现状,针对Moravec点特征提取算子,通过计算机仿真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影像边缘信息的计算机自动选取阈值方法.实验证明具有更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纳米薄膜导热系数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冯晓利  李志信  梁新刚  过增元 《科学通报》2000,45(19):2113-2117
建立了一种导热模型,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厚度为纳米量级的固体薄膜在垂直于膜平面方向的导热系数,选取具有可靠实验数据和势能函数的固体氩作为模型系统。通过计算机模拟预报了纳米薄膜导热系数的“尺寸效应”:在膜厚度为2-10nm范围内,薄膜导热系数值显著低于大体积实验值,并随膜厚度增大而增大。声子Boltzmann输运方程的近似解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相一致,揭示了导热系数的“尺寸效应”来源于薄膜边界对  相似文献   

3.
今日数学及其应用(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飞机制造 工程设计和制造工艺主要靠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两大工具,而这两者又都以数学理论为基础。计算流体力学可以帮助人们设计新的飞行器。数学模型已代替了许多的实验,如风洞实验,既便宜、省时,又有适应性、安全性。自动导航与自动着陆系统是根据卡尔曼滤波的方法设计的,而后者主要又是数学。在涡轮机、压缩机、内燃机、发电机、数据存储磁盘、大规模集成电路、汽车车身、船体等的设计中,也都用到了类似的  相似文献   

4.
冯轲 《科学之友》2007,(10B):59-60,62
在对小波去噪文献进行理解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了广义交叉确认准则下的GCV阈值方法,对其原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GCV阈值的推导过程。  相似文献   

5.
米粒组织是太阳表层对流运动所产生的一种形态特征.由于米粒强度分布不均匀以及边缘比较模糊,使得采用传统的基于强度和梯度阈值的方法来准确地识别它们变得困难.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相位一致性的米粒识别算法.选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的新一代太阳真空望远镜(New Vaccum Sloar Telescope,简称NVST)的高分辨活动区观测资料来展示算法的识别过程,并根据识别结果分析了米粒的形态特征.选取了2个目前已存在的米粒识别算法来验证所提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地提取那些低对比度的米粒特征.同时为了检验算法对阈值的响应程度,分别选取了3组阈值来检验不同阈值情况下的差异性.结果证明所提算法对阈值响应不敏感.为了进一步检验所提算法获取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对米粒的直径、强度、形状以及分形维数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很好地符合了已有文献的结论,这也进一步验证所提算法的准确性和健壮性,能够用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地物光谱特征混杂严重、土地利用/覆被遥感信息提取对目视解译依赖程度高的特点,文中以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垦利县为研究区,尝试将基于知识的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应用于该地区.通过对地物光谱特征的深入分析,建立了多个专题信息提取模型,辅助进行旱地、林草地、沙地、盐碱地、农村居民点、坑塘、河流等类型的信息提取,实现对遥感数据的深入挖掘;同时,依据经验知识以及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土壤信息等本底资料,建立了各用地类型提取规则,进行土地利用/覆被信息计算机自动提取.分类结果的精度评价表明:在没有进行任何人为修正的情况下,该方法面积精度达到了81.8%,空间精度为84.5%,实现了该地区快速和较高精度的计算机自动分类,取得了理想的研究结果.该方法可为其他光谱特征混淆严重地区进行遥感信息提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鉴于二维直方图阅值分割方法利用灰度的空间相关性取得高的分割效果和多分辨率阈值分割方法具有阈值搜索灵活高效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的二维直方图自适应阈值分割的结合方案,降低了二维直方图计算复杂度,提高了多分辨率阚值方法的搜索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的分割结果与二维直方图方法基本一致,计算复杂度随分辨率的级数成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8.
模型化方法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型化方法是与实验和理论相区别的另一种重要方法。本文探讨了模型化方法产生的背景和内涵,指出模型化方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方法。计算机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模型化方法的美好前景,但模型化方法本身具有一宣扬局限性,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杰 《科学之友》2010,(4):51-52
了解自动气象站的工作原理,熟悉自动气象站的维护和普通故障排查方法,对保障自动站正常运行,从而保证业务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自动气象站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打印机、电源和通信网络等组成。从工作原理可看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网络是自动气象站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高辉  张允武  盛六四  齐飞  刘益敏 《科学通报》1996,41(13):1173-1177
光电离方法是研究原子、分子和团簇的能态、结构及动力学性质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之一。光电离实验是研究实验中出现的3种粒子即吸收的光子、产生的离子和出射的电子的相互关系。研究入射的光子和出射离子关系的技术主要有:四极质谱、飞行时间(TOF)质谱、扇型磁场及电场和磁场相结合的Wien-filter方法等,测定特定质量的离子计数强度随入射的光子能量变化的关系,获得光电离效率曲线(PIES)。分析入射的光子能量和出射电子的动能的关系,可分为两种主要技术:一种是固定入射的光子能量,分析出射电子的动能,即目前广泛应用的光电子能谱技术(PES);另一种方法是改变入射光的波长,研究当入射光子能量等于分子电离阈值或某一个态的阈值能量时产生的零动能的光电子,由此获得阈值光电子谱——TPES。阈值光电子和同一事件的光离子符合获得阈值光电子-光离子符合谱(TPEPICO)。符合技术实际上是研究同一电离事件3种粒子的关系,广泛用于离子-分子反应和解离动力学。  相似文献   

11.
昆明小鼠听皮层声反应特征的区域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沈钧贤  徐智敏  姚煜东 《科学通报》1999,44(20):2205-2209
用微电极技术研究了昆明小鼠听皮层声反应特征的区域分布。首次揭示初级听区(AⅠ)和前听区(AAF)最佳反应频率(BF)分布具音调拓扑组构,但频率梯度方向相反。在同一等频带内,近腹侧的听神经元的频率阈值曲线较宽,最低阈值较小。AⅠ与AAF的BF在4与38kHz之间。40kHz以上的神经元分布在AC背吻侧。结果表明:昆明小鼠是一种好的听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2.
在对小波去噪文献进行理解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了广义交叉确认准则下的GCV阈值方法,对其原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GCV阈值的推导过程。  相似文献   

13.
张伟年 《自然杂志》1997,19(5):266-271
随着动力系统研究的主流进入非线性问题,人们不得不面对大量敏感依赖性的、全局变化的复杂现象,因而对研究方法和条件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近些年来欧美开始了非线性动力系统实验,它使人们从单纯的思维与演算研究方式走向了“电脑实验”的方式.电脑实验(计算机辅助分析)已成为非线性动力系统研究越来越重要的手段,而动力系统工具箱在非线性动力系统实验中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棕蝠听皮层对下丘听神经元频率调谐的调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季平  孙心德  P.H.S.Jen 《科学通报》2000,45(24):2636-2641
用双声刺激的方法和电刺激技术,进一步研究了在激活听皮层前后下丘听神经元兴奋性和抑制性频率调谐曲线的锐度、频率强度反应区域、最低阈值的协同的变化。结果表明,听皮层的抑制性影响使下丘听神经元兴奋性频率调谐曲线的锐度增加、最低阈值升高、频率强度反应区域减小,同时使抑制性频率调谐曲线的锐度减小、最低阈值下降、频率强度反应区域增大,听皮层的易化性影响与之相反。在听皮层的抑制性影响中,兴奋性与抑制性频率调谐曲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开发的基于遗传算法的软件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NPSGA,实验表明,该算法在测试数据自动生成的效率和效果方面,优于传统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冯轲 《科学之友》2007,(20):59-60
在对小波去噪文献进行理解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了广义交叉确认准则下的GCV阈值方法,对其原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GCV阈值的推导过程.  相似文献   

17.
叶彬浔  初一 《科学通报》1999,44(16):1710-1717
为了解决对明亮天体近周的暗弱目标进行光学成象的困难,提出并实验了一种方法。有别于传统星晚仪或新出现的抗晕CCD技术,在使暗弱目标获得中够的露光量后仍能不失真地保存明亮对象的图象信息。描述了原理与计算机仿真结果,实验装置结构及在文望远镜上进行天文实验观测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8.
虽然物理学家们对什么计算机语言最好和什么计算方法最合适还有争论,但他们已在大量利用计算机来研究小至夸克大至宇宙模型的各种课题了。如在粒子物理学中,实验者们早就把计算机作为他们必要的设备部件。今天,一些复杂的实验产生大量原始数据,只有通过计算机运算才能使人理解其中的奥妙,而对于理论家来说,需要借助计算机才能解决的问题也是屡见不鲜的。虽然计算机仍是主要用于实验,但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已经进入最  相似文献   

19.
原子、分子和光学程敏玖编译最近发表的国家研究会议的报告─—“原子、分子和光学”,引起了自然科学家、工程师和物理学家们的兴趣。功能强大的实验手段与计算机辅助的理论研究方法相结合.至今已在许多科学领域及工业和医药业大量的实际应用方面产生了大批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肖像漫画绘制机器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倪菲  付庄  曹其新  赵言正 《自然杂志》2007,29(4):312-218
通过计算机进行人脸的肖像漫画绘制是机器视觉研究的前沿之一。为了从一张摄像头拍摄到的数码照片经过图像处理得到可以绘画的漫画线条,从而让机器人在纸上画出肖像漫画,首先必须由计算机自动生成人脸的线条画。因此,需要采用基于机器视觉的方法,结合人脸检测和人脸特征提取等技术,研究如何把人脸中的特征轮廓线提取出来,同时根据特征进行漫画化处理,最后转换为矢量线,作为机器人移动绘画的轨迹。本文讨论了现有的肖像生成方法和漫画化研究,评述了当前机器人漫画绘制系统。在这些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发展前景和未来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