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通过对校园网络行为和网络道德问题现状的探讨,提出加强对校园网络行为的规范和网络道德意识的建设,加强对不文明、不健康的上网行为的监督和监管,解决网络道德现实问题,从而使校园网络更好地为大学生所用,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道德信仰是人们对道德的内心信奉与崇仰,其通过把握道德目标、整合道德规范、督导道德实践来铸造人的最高道德价值理想和最高道德人格.道德信仰具有自觉性、理智性、终极性、实践性、超越性等特征.纵现社会现实,人们道德水平滑坡、道德教育实效性弱等决定了我们必须重塑道德信仰,寻求有效的道德教育机制.道德信仰内在机制的建立是重塑道德信仰的关键,对促进道德的实效教育、提升人们的道德素养、促进社会的和谐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造假行为屡有发生,直接导致企业信息虚假,造成会计信息使用者判断失误,决策错误,严重损害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很多学者从道德、法律、社会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笔者试图从伦理学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并提出建议. 一、义务论与功利主义概述 1.义务论概述.康德作为义务论说的代表,认为一个行为是否道德,在于行为的动机和出发点是否是道德的,只有这个行为本身的动机是发自于行为人内心的善良本质的,而不能出自其他任何原因,才算是道德行为.他强调一种纯粹绝对境界,拒绝人的情感和对于利益的考虑.  相似文献   

4.
网络社会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网络成瘾行为、网络依赖症、浏览、传播黄色信息等问题使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越来越突出。强化道德引导,加强社会监管,积极提倡建立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是抑制或减少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着虚假的道德冲突与真实的道德冲突。虚假的道德冲突来自于教师道德教学的需要,利于学生系统获得道德知识,发展道德认知;真实的道德冲突则是源于学生自身道德成长过程,在社会环境中增强了道德主体的参与度,是实现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重要环节。真实的道德冲突的出现是学生道德成长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不可回避的,更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面对道德冲突时,教师应该是“沟通者”、“引导者”,利用冲突的道德教育价值,促进学生道德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孔子仁学包含着东方人文主义和中国封建社会道德伦理体系及其建构的方法论。在我国目前的转型期社会,一方面应积极弘扬孔子仁学中的人文主义,达到为先进道德伦理的生成进行“烧荒育肥”的目的;另一方面应积极借鉴其在构建封建社会道德伦理规范方面的方法论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先进的道德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7.
守望社会良知——论大学的第四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造就公众心灵”的职能一方面来自大学内部的责任诉求,另一方面来自大学外部的共同愿景。相对于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职能来说,这是大学的第四职能。它包括大学自身的“社会良心”的定位和对社会的道德教化。大学“造就公众心灵”职能的主要途径就是批判。对于社会来说,大学的这种职能从来就没有缺失过,它一直是健全社会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加强自我教育强化研究生科研道德与学术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已经出现的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入手,在分析了研究生学术规范行为对社会以及学校发展的作用基础上阐述了加强研究生科研道德与学术规范自我教育的必要性,并以此为基本依据,从内外几方面探讨了加强研究生自我规范教育的基本举措。  相似文献   

9.
社会化是人生必然经历的过程,这一过程要受到个人心理发展、社会活动方式以及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年龄群体、文化群体、环境群体,其道德社会化有着深厚的社会历史渊源,在道德心理、道德行为的社会化以及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道德建设.文章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二部分谈了法律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第三部分提及了教育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是大学德育中的重要内容.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对于民族精神的发展、个体精神的安顿和道德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在追求科学理性与创新的现代社会,大学德育教学究竟如何才能获得教育实效,其中关键就是要让传统文化教育在德育课堂上"活起来",即遵循"人性化德育"的教育理念,创设师生共同学习场景,使教材上的理论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思想滋养与行为准则,完善学生的人格和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2.
高校德育实效性是当前我国领域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主要以德育过程为出发点来探讨其基本路径,认为将正面性与批判性、计划性与即时性、可接受性与发展性以及理论性与实践性进行聚合,有助于提高德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网络社会与大学生道德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道德建设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网络时代来临引发了大学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意识和伦理精神的巨大变革,传统道德失范问题严重。面对其负面影响,应主动迎接挑战,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开创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当代,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越来越明显地改变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标准,亦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学校的德育工作。而传统德育在其观念上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德育主体性,就其内容看抽象了人性的本质内涵,在德育模式方面则把品德的形成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知过程,从而造成当今学校德育工作不能令人满意的现状,于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德育目标和主体性德育模式就成了每一位德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15.
在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任务显得更加繁重和艰巨。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必须加强领导,深化认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必须因材施教,加强管理,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必须面向全体,突出重点,发挥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必须加大投入,建设队伍,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素质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从范式演变的角度对近年来高校德育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可以观测到高校德育变化呈现出从课堂教学走向生活的多个方位:现实生活揉进了虚拟网络,平面转向多维空间。  相似文献   

17.
适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和新形势的要求,学校德育工作应实现多个转变,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