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东科技》2010,(7):40-41
能源,是全世界都关心的话题。能源对一座城市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像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如果没有很好的能源战略,将阻碍城市发展。在城市能源的战略规划中,要注重可再生能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注意能源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图论思想,提出了一种可较好地解决多源多汇多路径的城市能源系统的规划方法。建立了汉密尔顿有向图来描述城市能源网络供需间的能量流动过程,构建了以节点、路径、网络平衡为要素的通用模型,以矩阵的形式表示能源网络的节点性能和拓扑结构。并且将能流路径所对应的权重作为目标函数,分析比较不同路径匹配的系统性能。之后,利用此方法对联产系统的节能情景进行评估,对不同情景下联产系统的路径匹配特性进行说明。其结论可为城区建设和旧城改造过程中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推广和城市能源系统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智能城市能备受关注,主要是因为城市系统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和管理系统等硬件来建设.但最近许多国家开始从服务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智能城市. 为何不从传统的技术角度来认识智能城市呢? 目前很多城市都在开展CEMS(区域能源管理系统)、BEMS(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等新一代能源管理系统示范工程.这些新系统具有很大潜力,但是作为平台的智能电网技术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向居民说明都无法被充分理解.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正式公布。报告指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进程将进入"内涵发展"的战略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切入点,低碳将引领城市发展的新趋势。低碳城市建设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催生新的能源革命、新的产  相似文献   

5.
建筑水准的高低是城市现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城市广场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硬件之一。城市广场不是要不要建,是不是‘过热’的问题,而是如何建的问题,城市空间有其自身的结构和发展规律,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在城市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只有和城市空间体系有机结合,符合空间发展规律才能真正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双反’是一把双刃剑,美国‘双反’将影响中美两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2012年的风电行业一片平静,但希望就在前面。"——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家姚小芹"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应当成为我们改进的一面镜子。"——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  相似文献   

7.
《创新科技》2018,(10):4-9
以两个时段上中部老工业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估计方法,对中部老工业城市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转移产生的环境和能源效应进行评估。研究发现:(1)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环境产生了正面效应,减小了老工业城市单位GDP的污染排放强度。(2)承接国内区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产生了正面效应,减小了老工业城市单位GDP的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等环境污染排放强度,而对老工业城市工业烟(粉)尘的排放缺乏显著影响。(3)中部老工业城市"倒U型"能源库兹涅茨曲线在能源消费总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两个层面上存在。(4)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能源消费总量、人均能源消费量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对老工业城市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缺乏显著影响。(5)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能源消费总量、人均能源消费量、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均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最后,简要解释了研究的相关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8.
城市扩张与工业化、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关联紧密,据此构建能源碳排放与城市扩张脱钩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能源消费及城市土地统计数据,分2001~2010年、2001~2006年("十一五")、2006~2010年("十二五")3个时段,在全国、东中西部、省域3个层面开展中国能源碳排放与城市扩张脱钩关系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0年,中国能源碳排放快速增长且增速超过城市土地扩张速度,能源碳排放减排压力较大.能源消费的减排技术、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还亟需提升."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中国能源碳排放减排压力有所减缓,同时东中西、省域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2012,(1):45-49
2011年底,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这是北京市首次编制并发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该规划提出,将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端研发中心、高端示范中心和高端制造中心,把首都打造成为全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高水平应用示范城市。规划提出,到2015年,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为550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相似文献   

10.
图书推介     
江泽民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定价:28.00元本书收录了江泽民关于能源问题的2篇学术论文"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能源发展趋势及主要节能措施",1篇讲话"在会见出席‘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座谈会专家时的讲话",阐述了能源问题的重要性,探讨了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论述了走中国特色新型能源发展道路的战略思路,并提出了相应的能源政策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