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丘逢甲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志士、卓越的教育家和名诗人。丘逢甲祖籍广东蕉岭,生于台湾,早年在台湾致力教育,是一住热爱和平、一心造福乡梓的儒生。在日本侵略进犯台湾,台湾处于危难时,丘逢甲挺身而出。投笔从戎,组建义军,抗日保台。当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放弃台湾后。孤立无援的丘逢甲不畏强敌。率领义军英勇抵抗,用热血谱写出抵御外侮的壮烈篇章。尽显台湾儿女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由于敌强我弱,丘逢甲保台斗争失败,他抱着“强祖国则可复土雪耻”的信念离开台湾,内渡回到大陆。在大陆,他始终不忘台湾,对台湾怀有浓浓的乡情,更深深地企盼“山河终一统”之日的实现。爱国情志贯穿他的一生。丘逢甲内渡后的17年是在广东度过的。对广东化教育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05年1月8日,是丘逢甲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日。在此前夕,政协广东省委员会隆重举行了丘逢甲纪念活动。在2004年12月23目至24日的学术研讨会上,省政协领导、海峡两岸学、丘逢甲亲属、有关部门来宾聚集一堂,对丘逢甲的爱国思想、教育思想、诗成就、化意识、重大历史活动及丘逢甲在中国乃至东亚化思想史上的地住等进行了切磋探讨。这次盛会的成功举办,对于宏扬中华民族抗击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推进海峡两岸完成统一的神圣事业。进一步评价和褒扬丘逢甲先生在近代史上的杰出贡献,深化近代史领域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本刊特撷取这次研讨会上的部分佳作,用笔谈的形式登载于本学报“岭南化研究”栏目,以飨读及致力于丘逢甲研究的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2.
丘逢甲离台内渡,是诸多关于丘缝甲的争议的焦点,也是对他作出评价的关键所在。从丘缝甲离台内渡的时间、是否急应唐景崧求援之电、“快款以去”等方面对丘氏离台内渡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考辨。  相似文献   

3.
遗文永在,浩气长存──读《丘逢甲文集》罗可群(广州外国语学院广州510421)在丘逢甲诞生130周年之际,《丘逢甲文集》面世了,这是值得庆贺的事。该书是花城出版社的《近代岭南文学名家书系》中的一种。出版社说:"为了丰富岭南的文化积累,弘扬优秀的传统文...  相似文献   

4.
丘逢甲短暂的一生,文韬武略,政教兼顾,辉煌绚烂。他是封建科场上的东宁才子,诗界革命的巨子,积极抗日护台的民族英雄,致力于创办新式学堂的教育家,同情赞助民主革命的社会活动家。他从文从武从政从教,无不彰显出丘逢甲多面人生的独特魅力,而这种魅力恰在于变与不变的完美辩证统一,变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不变是高扬的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5.
2004年6月间,获悉广东省政协委托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丘逢甲专集",以在甲申年十一月廿八日(公元2005年1月8日)纪念逢甲公140周岁冥寿.由于时间紧迫,粤方希望笔者负责台湾地区部分,因为该案结构大致以拙作"剖云行日--丘逢甲传"为骨干.  相似文献   

6.
丘逢甲短暂的一生,文韬武略,政教兼顾,辉煌绚烂.他是封建科场上的东宁才子,诗界革命的巨子,积极抗日护台的民族英雄,致力于创办新式学堂的教育家,同情赞助民主革命的社会活动家.他从文从武从政从教,无不彰显出丘逢甲多面人生的独特魅力,而这种魅力恰在于变与不变的完美辩证统一,变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不变是高扬的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7.
丘逢甲是一位客家人,客家文化在他身上印上了深深的烙印,影响着他的一生。他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深受家学、客家乡贤、客家人文与自然景观以及客家人乡土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丘逢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锟 《科技信息》2008,(7):175-175
丘逢甲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志士、卓越的教育家和著名的进步诗人,也是近代广东的历史文化名人。国内学术界对于他的研究越来越关注,相关的著述和论文不断发表,对其研究的角度也颇为不同,但对于他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他的爱国恩想和诗歌创作上,研究思路还有待拓宽。  相似文献   

9.
丘逢甲的诗论涉及诗歌内容、功能、风格、手法等方面,他论诗从诗歌本体出发,辩证认识,扬弃了诗界革命之激进与复古诸派之保守,当为诗歌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力推动了诗歌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四百年前,客家人从粤东、闽南、赣南、闽西一带渡过险恶的黑水沟来到台湾,“开山打林”、“咬姜啜醋”,经过拓垦、聚居、生息、繁衍,为子孙开创出一片土地,成为台湾客家人。丘逢甲的祖先本是由中原为躲避战乱而南迁的客家人,在宋朝时迁居于福建邵武、宁化、上杭。清朝乾隆中叶,丘逢甲的祖父丘仕俊(公元1756—1828年)随着镇平的客家乡亲,不顾险峻渡海来台定居。  相似文献   

11.
在甲午战争后的海峡两岸诗坛上,丘逢甲是一位成就丰硕、风格鲜明和影响深广的重要诗人。他以台湾为母题的大量诗作,回荡着爱国主义主旋律,形成了痛哭台湾沦亡、思念故土亲人和切盼收复失地三大主题的交织与重奏。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有着首开日据时期台湾文学先河,显示诗界革命实绩,推进主流诗歌创作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丘逢甲与康有为都是近代中国名的爱国、教育家和诗人。两位世纪伟人并世生存了49年,可历史只给他们在香港和新加坡两次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但是,他们的知识结构、思想感情、思维模式和言论行动,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种历史的重叠不是简单的重复和相加,也不是偶然的奇遇和巧合,而是折射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大构架、大趋势和大方向。从他们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衡定,  相似文献   

13.
他在夏威夷参加过高尔夫球比赛,在日本电视剧《铁臂阿童木》中扮演过角色,在拉斯维加斯和香港的舞台上唱歌和跳舞,甚至还指挥了东京爱乐交响乐团,演出了激动人心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而他仅仅一岁,还不到60cm。他叫“丘里奥”(Qrio),是东京索尼公司制造的一个二足机器人。丘里奥是日本新桥索尼娱乐机器人公司总经理黑木义宏的梦中宠儿,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回顾了张伯苓先生半个多世纪办学的丰功伟绩,着重以他培养人才的数量与质量、进行教育产业化的探索和与全国著名同行相比较等方面论证,他是20世纪中国办教育当之无愧的“状元”。  相似文献   

15.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割占,中国再次蒙受裂疆失土的民族屈辱。从此台湾同胞备尝了与祖国分离的苦痛与酸辛。许多爱国志士在反割台斗争和以后反对日本殖民统治、争取台湾回归祖国的斗争中,艰苦卓绝,英勇捐躯。一些内渡大陆的台湾籍人士,隔海遥望,思情萦绕,和着泪水吟成许多寄怀故土和亲人的诗篇。血泪的吟什与不屈的斗争相挥映,喊出了中国人民热期宝岛台湾重回祖国怀抱的心声。丘逢甲是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进  相似文献   

16.
廖世承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学教育家、教育心理学家。从1919年至抗战前的19年期间,他一直致力于中学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在主持光华附中工作十余年间,他不仅把光华附中办得有声有色,还潜心于理论研究,在中学教育目标、学制和课程改革、教育管理制度革新、中学师资任用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大量有见地的观点,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这些对我国当时的中学教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张之洞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办军政、兴实业的历程切入,分析了他的近代化教育实践,探讨了他的近代化教育取得成功的原因,并对其"中体西用"思想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8.
泥炭沼泽微地貌特征及其形成的水动力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草丘微地貌是泥炭沼泽重要的景观特征之一,根据对中国和白俄罗斯不同类型泥炭沼泽的野外观测,分析草丘微地貌的类型,结构和形态,论述了其发育和分布的基本规律,并对草丘微地貌形成的水动力机制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这一个科学命题,突出的是中国教育的特色,强调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教育发展之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走中国特色教育发展之路,这可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即中国独特的历史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历史根据,中国独特的文化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文化根据,中国独特的国情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现实根据。  相似文献   

20.
论于右任办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右任是中国近现代名的革命报刊活动家。从他的办报经历、办革命报刊的原因、办革命报刊的主要内容、所办革命报刊的作用看,他的办报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维护资产阶级共和整体储备了部分力量,在报刊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