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94年~2001年对三江自然保护区鸟类的调查 ,记录鸟类206种 ,另8个亚种 ;分属于17目40科 ,占全省鸟类355种的58 %。其中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4种、《中日候鸟保护协定》鸟类140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鸟类23种。由于保护区的成立 ,几年来从鸟的数量上看 ,鸟的栖息、繁殖生境的改善 ,食物的丰富和人为干扰的减少 ,数量有增多的趋势 ,特别雉鸡类、雁鸭类、鹬类、鹭科鸟类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1997年6月~2004年9月,对扎兰屯市的鸟类进行调查,记录到16目、46科、188种、9个亚种.其中,非雀形目鸟类82种,占43.6%,雀形目鸟类106种,占56.4%.古北界的鸟类有137种,东洋界的鸟类有3种,广布种的鸟类有48种.夏候鸟117种,留鸟46种,旅鸟18种,冬候鸟7种.有89种是为《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地协定》中的保护种类,26种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保护鸟类,其中一级保护鸟类1种,二级保护鸟类25种.  相似文献   

3.
哈素海、岱海、黄旗海湿地鸟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哈素海、岱海、黄旗海共观察记录到113种鸟类,隶属于16目35科71属.其中候鸟97种,占该3区鸟类总数的85.8%,留鸟16种,占该3区鸟类总数的14.2%.候鸟中夏候鸟56种,旅鸟41种.水鸟共有65种,占鸟类总数的57.5%.72种繁殖鸟中古北种57种,东洋种7种,广布种8种,分别占繁殖鸟类总数的79.2%、9.7%、11.1%.鸟类组成明显以古北种为主.3个湿地环境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有15种.  相似文献   

4.
朱克勇  王虹 《贵州科学》1999,17(2):150-157
红枫湖、百花湖的鸟类资源,经多次调查计有139种和亚种,分属鸟纲17目,40科和亚科,占贵州现有记录鸟类总数482种和亚种的28。8%,表明两湖区为贵州省多鸟栖息的地区之一。其中,有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4种;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保护的鸟类38种;涉禽和游禽水鸟仅19种。鸟类区系属东洋界中印亚界华中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  相似文献   

5.
依实地观测与调查,福建农林大学校园内有鸟类61种,隶属于13目28科52属。其中留鸟37种、候鸟22种(冬候鸟10种、夏候鸟12种)、旅鸟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5种,福建省重点保护鸟类有7种,中日协定保护候鸟有15种,中澳协定保护候鸟有4种。其中有古北界的鸟16种,东洋界的鸟40种,广布种的鸟5种,东洋界的鸟在种类上占据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6.
南流江河口湿地的鸟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放  韩小静  陆舟  余丽江 《广西科学》2005,12(3):221-226
于1989~1990年、1992年、1995年、1997~2000年以及2004年1月,分别按季节先后考察南流江河口湿地的鸟类种类和数量。结果在南流江河口湿地共记录到158种鸟类,分别属于15目47科,其中水鸟有75种,陆生鸟类有83种。该地区的鸟类以冬候鸟为主。共80种,占种数的50.6%;留鸟、旅鸟、夏候鸟分别为32种、31种、15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及国际协定保护的鸟类有123种,各占该地区鸟类种数的20.3%、19.7%、9.5%和77.9%。  相似文献   

7.
依实地观测与调查,福建农林大学校园内有鸟类61种,隶属于13目28科52属。其中留鸟37种、候鸟22种(冬候鸟10种、夏候鸟12种)、旅鸟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5种,福建省重点保护鸟类有7种,中日协定保护候鸟有15种,中澳协定保护候鸟有4种。其中有古北界的鸟16种,东洋界的鸟40种,广布种的鸟5种,东洋界的鸟在种类上占据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8.
在2008年3月~2009年2月,采用固定样带法,对西天目山区的鸟类多样性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记录到鸟类1 982只、85种,隶属9目32科,其中,国家二级保护物种8种,省重点保护物种10种,中国特有鸟类7种.西天目山鸟类中,属古北界的有8种(占13.8%),东洋界38种(占65.5%),广布种12种(占20.7%);按季节型划分,留鸟58种(68.2%),冬候鸟13种(15.3%),夏候鸟11种(12.9%),旅鸟3种(3.5%).西天目山区鸟类呈周期性波动特征,表现为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以6月最高,分别为8.551、3.206、1.898;1月最低,分别为2.015、0.051、0.022.西天目山区的鸟类罕见种有31种,占总种数的36.47%,鸟类资源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北海市鸟类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方法】于2005—2016年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地区的鸟类进行调查,结合查阅历史资料文件记载,归纳总结全市的鸟类资源。【结果】在北海地区共记录鸟类455种,留鸟种类均较少,多数鸟类在北海为候鸟,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数量均极为稀少,国家重点保护动物69种,包括数量众多的隼形目猛禽。【结论】北海是西伯利亚、东亚、东北亚候鸟迁往西太平洋群岛、东南亚、南亚以及非洲大陆的重要通道和停歇地。北海地区候鸟数量众多,但由于内陆和滨海湿地退化,以及盗猎野生鸟类行为导致大型水鸟在该地区缺失。因此需在春秋两季迁徙季节加强候鸟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0.
北京天坛公园鸟类多样性季节变化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的天坛公园鸟类调查到现在已有5年之久,为弄清楚该园内的鸟类发生了哪些变化,作者于2010年4月-2011年1月,每月3~4次在天坛公园进行鸟类调查,记录鸟类物种数和总数量,结合天坛公园的自然环境,对公园鸟类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进行分析.调查共记录到鸟类89种,其中迁徙鸟类62种,占69.66%,留鸟27种,占30.34%;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北京市1级重点保护鸟类12种,2级重点保护鸟类43种.从整体上看,天坛公园鸟类的物种数和总数量在春秋两季呈现高峰,夏季最低;鸟类群落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秋两季有大量旅鸟迁徙经过,种类和数量变化大,夏季以留鸟和夏候鸟居多,冬季以留鸟和冬候鸟为主,所以夏冬两季鸟类群落相对稳定;对4种生境鸟类群落的多样性及均匀性的分析结果显示,苗圃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867 7;景点区最低,为0.621 3.鸟类均匀度指数景点区最高,为0.823 3;苗圃最低,为0.729 1.较之前的研究,麻雀(Passer montanus)、喜鹊(Pica pica)、灰喜鹊(Cyanopica cyana)的种群数量仍占绝对优势,是公园中的优势种,该次调查首次记录到绿头鸭在园内落地停留.  相似文献   

11.
2003年5月至2006年10月,对河北省昌黎县城区的野生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野生鸟类12目29科91种。其中古北种65种,东洋种12种,广布种14种;留鸟18种,夏候鸟17种,冬候鸟5种,旅鸟51种;(树)麻雀(Passer montanus)、喜鹊(Pica pica)和家燕(Hirundo rustica)为优势种;珠颈斑鸠(Streptopelia chinensis)、北京雨燕(Apus apus)、戴胜(Upupa epops)、金腰燕(Hirundo daurica)、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太平鸟(Bom bycilla garrulous)、红嘴山鸦(Coracia pyrrhocorax)和红尾伯劳(Lanius ristatus)为常见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河北省重点保护鸟类8种。  相似文献   

12.
哈素海鸟类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内蒙古哈素海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15目,32科,75种.其中夏侯鸟40种,留鸟13种,旅鸟21种,冬侯鸟1种  相似文献   

13.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鸟类居留型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舒晓莲  陆舟  廖晓雯  杨岗  余辰星  周放 《广西科学》2013,20(3):226-229,233
对近30a来在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的鸟类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共有18种鸟类的居留型发生了变化,占该区鸟类总物种数(343种)的5.2%,其中由夏候鸟变成留鸟的有6种,由冬候鸟变成留鸟的有8种,由旅鸟变成冬候鸟的有4种。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的鸟类群落已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响应,更深入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的监测和观察。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对河北省昌黎县城北外环路至碣石山脚下的鸟类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记录野生鸟类14目37科99种。其中古北种72种,东洋种7种,广布种20种;留鸟22种,夏候鸟21种,冬候鸟11种,旅鸟45种;家燕(Hirundorustica)、喜鹊(Picapica)和麻雀(Passermontanus)为优势种;灰斑鸠(Strep.topdiadecaocto)、金腰燕(Hinmdodaurica)、白头鹎(Pycnonotussinensis)、红尾伯劳(Laniuscristatus)、红嘴蓝鹊(Urocissaerythrorhyncha)、红嘴山鸦( Pyrrhocorax pyrrhocorax )、红尾鸫(Turdus naumanni)、黄眉柳莺(PhyUosco-pusinornatus)和小鸦(Emberizapusilla)为常见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河北省重点保护鸟类19种。  相似文献   

15.
1996年~1997年洪湖湿地鸟类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96年~1997年对洪湖的鸟类调察中共记录到130种鸟类,隶属16目,40科,比1981年~1982年减少2科,37种,但有7种为首次记录,以冬候鸟为主体(冬候鸟37%,夏候鸟26%,留鸟26%,旅鸟12%)冬春季狩猎水禽数量逐渐减少,鸭属的捕获最下降至10%,骨顶鸡(Fulicaatra)上升到90%,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种:1级4种,II级12种。  相似文献   

16.
对扎兰屯市吊桥公园的鸟类进行了3年多的野外观察记录,共记录21科,6亚科,88种。其中非雀形目鸟类17种,占19.3%;雀形目鸟类71种,占80.7%。鸟类组成以夏候鸟和旅鸟为主。  相似文献   

17.
对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40年来鸟类组成的动态变化及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至2006年全区共见鸟类190种,隶属于17日、49科、103属,其中繁殖鸟(夏候鸟和留鸟)113种,占全区鸟类种数的59.5%.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种类30种;吉林省二级保护种类12种、三级保护种类21种.按照鸟类栖息的生境及植被特点,将自然保护区分为4个不同类型的群落,并对每个群落的多样性、均匀性及相似性进行了比较.其中次生林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2.980),均匀性指数也最高(0.611);次生群落与灌丛群落的相似性指数相对高一些,为0.3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