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念达尔文。唐恩也许是最好的地方,他在这里走过了将近40年长长的岁月,拥有了10个子女,写出了《物种起源》、《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人类起源和性选择》等伟大的著作。去世时。他曾要求家人将他葬在这里,可最终却葬在了金碧辉煌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听不到了沙径的鸟鸣。现在.这个三层的白色楼房仍然安静地坐落在小山谷里.只是门口的沙石小路变成了柏油路.游人不多,刚好适合缅怀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2.
1871年,达尔文在出版《物种起源》12年之后。又出版了《人类起源和性的选择》一书。他在书中运用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从动物到人的进化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对自身进化前途和命运的关怀,远胜于对自己身世的回眸与追问。50万年以后的人类会是什么形象?我们会变成鳞茎状的树栖人吗?我们会变成大头大眼的恐龙人吗?我们会变成……?抑或什么都不变?……  相似文献   

3.
景林 《科学之友》2002,(6):16-17
1871年,达尔文在出版《物种起源》12年之后,又出版了《人类起源和性的选择》一书。他在书中运用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从动物到人的进化过程,初步揭开了人类起源之谜。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对自身进化前途和命运的关心,远胜于对自己身世的回眸与追问。那么50万年以后的人类会是什么形象呢?我们会变成鳞茎状的树栖人或大头大眼的恐龙人吗?英国著名古生物与古人类学家迪克森在《后人类》一书中把50万年以后的人类勾勒成“是一种浑身呈鳞茎状的、布满红色血管、栖息在树上的动物。”  相似文献   

4.
林声 《大自然探索》2010,(11):62-67
尽管达尔文以"物种起源"作为其传世巨著《物种起源》的标题,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在此书中并没有探索究竟是什么触发了某个新物种的形成。人们也许认为,现代遗传科学的发展,如遗传密码的破解等,已然揭开了达尔文时代所无法了解的生物学上的各种奥秘。但事实并非如此,新物种形成之谜仍然是进化生物学中最大的一个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5.
林声 《大自然探索》2010,(11):54-61
1859年11月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此书成为19世纪最具争议的著作。到今天,书中的大多数观点为科学界所普遍接受,但仍有部分观点没有被认可。以下第一篇文章是对达尔文《物种起源》的重温;第二篇文章是当今某些生物学家的新发现:有些新物种的起源不能用《物种起源》的观点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6.
《自然杂志》2009,31(2)
2009年是“达尔文年”,既是达尔文的200年诞辰,也是他的划时代巨作《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该书不仅完全改变了人类对生命及人类本身的认知,也直接引发了一场科学大革命、奠定了生命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1858年: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自然选择原则,但他无法解释生物为什么能将性状遗传给下一代。1866年: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法则。1874年:米歇尔首次发现了重要的生命物质——核酸。  相似文献   

8.
傅佑丽 《世界科学》2005,(11):45-45
当查尔斯·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创立者——译者注)潜心钻研他的物种起源的伟大理论时,有一个事实使他困惑不解,那就是:从蚂蚁到人的诸多动物都可以形成社会性群体,在群体中大多数个体都为群体的共同利益工作。这似乎违反了他的观点——个体的适合度是其长期存活的关键所在(适合度是指把个体基因传至下一代并能在这一代生存且再继续下传的概率,它与群体的平均概率相关——译者注)。但是,在写《人类的起源》这本书之前,达尔文对上述问题做出了一些解释。他认为,自然选择能够促进家族中的利他行为,以便提高“家族”的生殖…  相似文献   

9.
<正>作者丹·琼斯比对了三本揭示人类创造力之源的书。《创造力的起源》是爱德华·奥斯本·威尔逊(Edward O.Wilson)的第30本书。在该书中,他指出人类作为一个特殊的物种,"对新奇事物有本能的热爱"。这一观点与《迅速崛起的物种:人类的创造力如何重塑世界》一书的观点一致。而这本书是由作曲家安东尼·勃兰特(Anthony Brandt)和神经生物  相似文献   

10.
1月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了有关现代进化论创始人查尔斯·R·达尔文(Charles R.Darwin)的专门议题,标志着庆祝达尔文两个重要的周年纪念的开始[达尔文于1809年的2月出生(诞辰200年),其阐述进化论的巨著《物种起源》(该书的全名是:论借助自然选择的物种起源)于1859年11月24日出版(出版150年)。在达尔文有生之年,该书一共再版了6次——译者注。]这两个周年纪念在全世界科学家和普通大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进化论之父达尔文的200周年诞辰,也是他的巨著《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进化论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科学面貌。那么,从诞生到今天,在它的背后都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2.
正请看人类在非洲起源、最终走向世界的最新故事。19世纪中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后来,一系列化石发现证实了达尔文的这一理论。距今大约400万年前,非洲出现了从猿到人的过渡物种——南方古猿(发现于非洲最南部,已灭绝),它们开始学会用双足行走。距今210万年前,第一个名字中带"人"字的动物——能人首次出现在非洲大陆上。成年能人的平均身高仅为1米。相比祖先南方古猿,能人的脑容量更大一些,牙从猿到人  相似文献   

13.
<正>与牛顿比肩长眠于西敏寺的达尔文之所以不朽,盖因《物种起源》和《人类由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自然观。这两部宏论的核心价值是创建了两个彼此关联的伟大理论,即万物共组的"生命之树"和"人类源自低等动物"。循着达尔文这两个天才猜想,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致力于探索寒武大爆发引发众多动物门类创新面世的真实历史,以及它们构建初始"动物之树"的可靠证据,并由此辨识出5亿多  相似文献   

14.
1.《贝格尔号航行日记》(1845年) 2.《物种起源》(1859年)——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 作为笔调轻松、文笔优美、诙谐有趣的自然历史书籍之一,《贝格尔号航行日记》记述了查尔斯·达尔文于1831年至1836年问经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澳洲重返英格兰的旅程,此次旅行加深了他对生物学的理解,丰富和发展了他的进化论观点。在达尔文的笔下,他的那些冒险经历,诸如火地岛遭遇‘野人’、在巴塔哥尼亚偶食生禽,以及试图骑上晃晃悠悠的巴塔哥尼亚乌龟的努力都一一生动地跃然纸上,描绘得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5.
石磊 《世界科学》2009,(3):10-10
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2009年年会的主题——“我们的地球和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和未来”——使人想起今年是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诞辰200周年、《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纪念年。150年后,重新理解当年使达尔文着迷的进化过程和机制,仍旧是热门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科技信息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58年6月1 8日--达尔文正在潜心写作生物进化论巨著《物种起源》的时候,突然收到英国青年生物学家华莱士从马来半岛写来的信.达尔文读罢之后如同五雷轰顶--信中所附论文简直就是他的巨著的一个"克隆版"……  相似文献   

17.
<正>150年前,门捷列夫发现了化学元素之间的关系。每一个科学领域都有其钟爱的周年纪念。对物理学来说,是1687年牛顿的《原理》一书出版的日子,该书介绍了牛顿运动定律和引力定律;在生物学领域,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859年)以及他的诞辰(1809年);天文学爱好者则纪念1543年,哥白尼正是那个时候认识到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  相似文献   

18.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和《人类由来》两部著作中提到了人身上的"退化的器官",认为它们是进化过程中的"遗迹"。在过去某个时候,这些器官是生存所必需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它们的功能逐步退化或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9.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挽救那些濒临绝种危险的动物物种的方法,即将该种动物物种中在同辈占据着性独占权的好色雄性个体诱拐或移走,使其暂时脱离群体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0.
《科学通报》1976,21(7):320-320
<正> 一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是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传人中国比较晚.首先把“进化论”介绍到中国的是严复.1895年,他在天津《直报》上发表了“原强”一文,这篇著名的论文,一开始就推崇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同年,他译述和出版了《天演论》,把生物进化学说第一次介绍到中国.《天演论》的翻译和出版,对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布起了一定的作用.鲁迅当年一开始接触《天演论》,就深深地被书中所阐述的生物进化论这个新颖的科学思想所吸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