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880年,华人伍廷芳入立法局打破港英政府机构由英人垄断的局面,是香港华人在英民统治下参与管理香港事务的开始, 是华人实力增强、地们上升的重要标志。华人地位上升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实力的增强,别外,具有人道主义与自由主义思想的轩尼诗港督给人参政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并在客观上成为港英转变对华统治方式的起点。同时,化夫参政并不意味着华人获得管理者香港事务的真正权力。  相似文献   

2.
舟山亦称定海,位于杭州湾以南的浙江海面。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占领香港,此乃中英关系史上的大事件。但英国对中国领土的最初觊觎目标却并非香港,而是舟山。19世纪40年代,舟山不仅成为英国发动对华鸦片战争最主要的攻击目标;战后,又长期被英军占领,成为中英两国外交的症结。作为当时世界最强国的英国与中国领土舟山间的关系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3.
经常有人问:香港、澳门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在中国地图上还标着"香港(英占)"和"澳门(葡占)"字样?香港、澳门问题究竟是怎么回事?这里向大家简单地谈谈这两个问题.先说香港.我们现在所称的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个部分,这个地区自古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位于珠江口之东,现有面积1,061.8平方公里,其中香港岛75.6平方公里,九龙11.1平方公里,"新界"(包括大屿山等周围岛屿)975.1平方公里.人口520万,我国同胞占98%.  相似文献   

4.
1997年6月3O日至7月1日,香港将经历一个不眠之夜。在全世界的注目下,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活动仪式,将在午夜零时达到最高潮——那面在中国领土一角飘了15O多年的米字旗,将从香港总督府楼顶落下,鲜艳的五星红旗将冉冉升起,随后升起的还有五星花蕊紫荆花图案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相似文献   

5.
香港的腾飞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似弹丸之地的香港大约只占其中的万分之一,然而经历了一个半世纪之后的今天它一跃成为中国这一巨龙口里的璀璨明珠,成为举世闻名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中心等,是有它自己独到的神韵与色彩.  相似文献   

6.
香港概况     
在我国南海之滨,广东省珠江入海口的东侧,有一个港口城市叫香港。她是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中国内地与世界各国往来的重要桥梁。近40年来,香港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亚洲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在这块土地上,居住着600多万炎黄子孙,他们同祖国内地同胞血脉相连。自古以来,香港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原则立场是:香港是中国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条件和时机成熟的时候通过谈判和平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未解决之前暂时维持现状。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又对中国实行禁运,中国政府审时度势,决定集中力量处理更紧迫的问题,不搞“四面出击”。维持香港现状,可与英国  相似文献   

8.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具有伟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以此为契机,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意义。一、香港的屈辱历史,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生动的内容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  相似文献   

9.
日俄战后,日本蓄意挑起“间岛”纠纷,图谋我国延边地区领土主权。时任东三省总督的徐世昌与日本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做了大量而有实效的工作,终使日本蚕食中国边境领土的阴谋和野心受到了一定的遏制,其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0.
杨勉 《世界知识》2011,(5):20-23
当代国际关系中边界与领土争端频发,充分了解和掌握边界与领土的国际法概念和政治地理学内涵,有助于深入理解、分析和评判边界与领土问题。  相似文献   

11.
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界限以南的九龙半岛(现统称九龙)、界限街以北的九龙半岛及附近岛屿(现统称新界),据现在统计总面积约为1092平方公里,人口630多万。香港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几千年来,原来居住在香港和从内地迁往香港的中国人,用他们辛勤的劳动和无限的血汗换来了香港的发展与繁荣。进入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国力日益衰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侵入中国,中华民族被推进了灾难的深渊,经历了一百余年落后挨打、任人宰割的磨难。也就在这个时期,英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  相似文献   

12.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香港问题是英国在十九世纪强加给中国清政府的三个不平等条约造成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侵略者迫使清政府于1842年8月签订了近代中国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据守主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又以武力逼迫清政府于1860年10月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南部割让给英国,“并归英属香港界内。”1898年6月9日,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英国以法国租借广州湾为借口,逼使清政府派李鸿章订立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规定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岛屿,即所谓“新界”,租给英国,期限99年。(1997年6月30日到期。)通过这三个  相似文献   

13.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构想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统一的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它们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一国两制”已经在香港率先实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澳门的回归是继香港回归后,中国人民洗雪国耻彪炳史册的又一民族盛事,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又一伟大胜利,它为我们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1 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的巨大成功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鸦…  相似文献   

14.
帕米尔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沙俄在强占我国伊犁地区的同时,又把魔爪伸向我国帕米尔地区。并通过《英俄协议》私分了该地区。从清政府在帕米尔问题上的一贯立场来看,不但证明了英俄在中国帕米尔地区所进行的一切活动是非法的,而且也宣告了沙俄强占萨雷阔勒岭以西2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帕米尔地区的领土是非法、无效的。  相似文献   

15.
隋炀帝为巩固大隋王朝的统一,相继三次派船队去台湾“抚慰”、“慰谕”。其原因有三:一是台湾自古为中国领土,二是隋朝大统一和拓疆固土的需要,三是隋炀帝把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杨隋船队三到台湾的意义:第一,是中原统一王朝第一次把台湾纳入中国领土的具体体现,拓宽了隋朝海疆,使台湾在大统一的杨隋王朝的改革开放中得到发展;第二,炀帝“抚慰”、“慰谕”的思想政策,不仅是炎黄脊梁、国姓杨氏“混一戎夏”民族政策的体现,而且对今天中国和平统一台湾也具有现实的借鉴价值;第三,为后来历朝皇帝能有效管辖台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杨勉 《世界知识》2013,(7):42-44
边界领土争端,事关国家主权与尊严。制止对方声索和收复失地,毫无疑问是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7.
英人的企图 1804年,一个名叫德里维斯克的英国矿山技师,利用瓦特发明的蒸汽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从此,西方国家风行修建铁路。但是,70多年后的1876年,在英国要求下,在上海滩赫赫有名的怡和洋行才在中国偷偷修建了一条从吴淞到上海的第一条营业性铁路。  相似文献   

18.
在1888年和1903—1904年英国两次侵藏战争中,西藏地方流传的反侵略歌谣有三大类:一类痛斥英人的无耻侵略,控诉血腥的战争罪行;一类歌颂英雄光辉业绩,激励抗英斗志;一类讥讽僧俗农奴主中的一些人气馁胆怯和媚外亲英。热爱祖国和反对外国侵略是这几大类歌谣的共同主题。爱国主义是西藏人民的历史传统,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18世纪,俄国多次遣使来华,清廷亦两次遣使赴俄。中俄两国使团在交往过程中,发生了外交礼仪之争。尽管清廷与俄国的交往中表现出希望与俄国和平共处、互谅互让的良好愿望,但俄国却表现出强烈的领土扩张野心和强权政治的真面目,向清廷提出领事裁判权的要求,并施以武力的威胁,中俄两国的和平交往开始为俄国对中国领土的侵略所取代。  相似文献   

20.
据德国《时代》周报报道,德国内政部不久前就统一后的德国称谓起草了一份文件,规定如下: 法律上对西部的完整提法是:“1990年10月3日之前状态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领土”或者是“不包括统一条约第三条所述领土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领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