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模糊粗糙集是一种强健的不确定性处理模型,其拓展及相关性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双论域多粒度模糊粗糙集,研究并交近似与近似并交的关系,得到悲观双近似算子与乐观双近似算子对于并交运算的保持性或拓展性,最后用一个医疗实例进行性质说明与有效验证.对于并交系统性质,其中的悲观模型与乐观模型分别具有与经典粗糙集模型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所得结果揭示出双论域多粒度模糊粗糙集的扩张特性.  相似文献   

2.
多粒度决策粗糙集模型是从多角度和多层次进行问题求解的有效方法.乐观多粒度决策粗糙集模型主要对上下近似采用"求同存异"策略进行决策,而悲观多粒度决策粗糙集模型主要对上下近似采用"求同排异"策略进行决策.为了适用于更多的多粒度环境,对上下近似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决策,提出了乐观-悲观和悲观-乐观的多粒度决策粗糙集模型,探讨了这两种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剖析了不同多粒度决策粗糙集模型之间的关系,这将为多粒度决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将程度粗糙集及多粒粗糙集引入到覆盖粗糙集模型中,提出了基于覆盖的程度多粒粗糙集模型.本文给出了基于覆盖的乐观程度多粒粗糙集模型上下近似的定义,进一步研究了基于覆盖的乐观程度多粒粗糙集上下近似的性质,最后给出了程度覆盖粗糙集、覆盖粗糙集、多粒覆盖粗糙集和基于覆盖的程度多粒粗糙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区间值模糊概率近似空间中,提出了基于IVF(区间值模糊)概率测度的多粒度IV(区间值)决策粗糙集模型,分别讨论和刻划了平均、乐观和悲观三种情形,结果和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广泛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区间值犹豫模糊信息系统,提出了两种基于区间犹豫模糊多粒度粗糙集的三支决策模型。首先,借助多粒度粗糙集理论,提出乐观和悲观区间犹豫模糊多粒度粗糙集模型。其次,引入区间犹豫模糊连续交叉熵的概念,用TOPSIS方法来计算对象在不同情况下的条件概率。基于此,定义区间犹豫模糊决策理论粗糙集并给出相应的三支决策规则。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这两种模型对目标评估采取不同的态度和决策方案,并且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多粒化粗糙集是Pawlak粗糙集非常重要的一种推广,主要给出当X是C(C')中任意有限个元素的并集时,乐观多粒化粗糙集(悲观多粒化粗糙集)上下近似对于交并运算的封闭性;得到若X是C'中任意有限个元素的并集,乐观多粒化粗糙集和悲观多粒化粗糙集下近似相等;若~X是C'中任意有限个元素的并集,乐观多粒化粗糙集和悲观多粒化粗糙集上近似相等.  相似文献   

7.
优势关系多粒度粗糙模糊集及决策规则获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将多粒度粗糙集方法进一步扩展以适应模糊信息系统的需求,将多粒度思想引入到基于优势关系的粗糙模糊集模型中,提出了基于优势关系的乐观和悲观多粒度粗糙模糊集.在这2种多粒度粗糙模糊集中,采用一族而非一个优势概念来进行目标的逼近,并且被近似的目标是模糊而非清晰的集合.不仅对这2种新的粗糙模糊集的性质进行了讨论,而且研究了如何从模糊信息系统中获取逻辑连接词为"或"的决策规则,并采用一个模糊信息系统对新提出的粗糙集模型及决策规则获取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借助优势关系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扩展多粒度粗糙集方法,以处理模糊数据,从而扩大多粒度概念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以不完备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邻域容差关系的乐观多粒度粗糙集和悲观多粒度粗糙集模型,它融合了邻域粗糙集与多粒度粗糙集的方法,亦称为邻域多粒度粗糙集.进一步,对邻域多粒度粗糙集的基本性质进行了讨论,这为采用粗糙集方法处理不完备信息系统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直觉模糊集和多粒度粗糙集的融合是一个研究热点.针对多粒度粗糙直觉模糊集的表示问题,根据直觉模糊集的分解定理和截集理论,构造了乐观和悲观多粒度粗糙直觉模糊集模型,定义了乐观和悲观多粒度粗糙直觉模糊集上下近似集,并证明了多粒度粗糙直觉模糊集的一些性质,同时提出了一个新的直觉模糊集的相似度公式.最后通过小麦长势评估实例,分析讨论了乐观和悲观多粒度粗糙直觉模糊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现有的变精度乐观多粒化粗糙集要求宽松和悲观多粒化粗糙集要求过于严格的不足,该文提出了新型变精度多粒化粗糙集模型,即可协调的变精度多粒度粗糙集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阈值,调节满足变精度约束条件的属性个数,使变精度多粒化粗糙集模型更具灵活性。分析了该新模型的相关性质并将其与经典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理论分析,该文提出的新型变精度不仅继承了传统变精度多粒化粗糙集的相关性质,而且在一定环境下可以退化为传统变精度多粒度乐观和悲观粗糙集模型。研究表明,该文提出的模型是传统多粒度模型在应用背景下的有力扩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乐观多粒化决策要求宽松和悲观多粒化决策要求过于严格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粒化决策粗糙集模型,即柔性多粒化决策粗糙集模型,该模型引入阈值用以调节满足条件的信息粒个数,使得模型更具灵活性.同时本文分析了该模型的相关性质并与经典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同时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是传统多粒化决策粗糙集模型在应用背景下的有力扩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据的不断变化,从信息系统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可有效地为决策提供依据.为此在多粒度环境下,优势关系多粒度粗糙集中粒度增加时,分析了优势关系乐观多粒度粗糙集和悲观多粒度粗糙集近似集动态更新的定理和相关性质,提出了一种优势关系多粒度粗糙集模型中,当粒度结构动态增加时,近似集更新的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不需要重新计算粒度结构变化时信息系统的优势类、下近似集和上近似集,只需根据新增粒度结构的相关信息计算所有对象的优势类;然后根据优势关系乐观多粒度粗糙集和悲观多粒度粗糙集中动态更新近似集的相关定理计算近似集,提高了更新效率.通过与传统的静态算法做比较,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多粒度粗糙集是近几年粗糙集理论的一个研究热点,而其中的多粒度覆盖粗糙集的研究集中于模型的推广,文中分析乐观多粒度覆盖粗糙集下近似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可调整的多粒度覆盖粗糙集。研究可调整多粒度覆盖粗糙集的性质,并提出一种粒度重要性的启发式约简算法,实例分析结果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结合覆盖粗糙集和概率粗糙集模型,利用最大描述集的极小邻域,研究一类覆盖概率粗糙集一些重要性质.同时,以覆盖概率粗糙集的不确定性为基础,应用经典模糊熵的概念,探讨覆盖概率粗糙集的模糊性,丰富了覆盖粗糙集理论.  相似文献   

15.
覆盖粗糙集的模糊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粗糙集的不确定性度量是粗糙集理论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粗糙隶属函数为粗糙集提供了新的解释,并为粗糙集的不确定性度量提供了方法.Tsang对覆盖近似空间中的近似算子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较已有模型更合理的覆盖粗糙集模型.但是,该覆盖粗糙集的不确定性度量却没有被研究.针对第三类覆盖粗糙集模型,定义了第三类覆盖粗糙集的粗糙隶属函数,并据此定义了第三类覆盖粗糙集的模糊度.  相似文献   

16.
邻域粗糙集是经典粗糙集的一个扩展模型,研究其不确定性度量模型具有重要意义。在邻域粗糙集理论中,当前不确定性度量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专注于度量知识空间的粒度大小或边界域尺寸。在邻域系统中,对于目标概念为模糊时的情形,其不确定性不仅来自于邻域粒的边界域,还来自于正域和负域,当前的不确定性度量方法较少考虑这种情形。为此,构建了邻域粗糙模糊集模型,从粒计算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多粒度邻域粗糙模糊集模型;针对多粒度邻域粗糙模糊集具有乐观性与悲观性的特点,借鉴Vague集中支持度和反对度的思想,设计了基于模糊度的多粒度模糊熵的不确定性度量方法,不仅符合人类的认知习惯,而且可以有效刻画整个邻域知识空间的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粒度约简是多粒度粗糙集的重要议题,现存的多粒度粗糙集粒度约简方法以考虑各种形式计算多粒度下的正域为主要的研究方法 .然而对于多粒度粗糙集,因为同时存在悲观视角与乐观视角,不仅下近似会因悲观、乐观视角而产生差异,视角同样会影响上近似的大小.因此,提出一种可以保持多粒度上下近似不变的粒度约简方法,同时考量多粒度粗糙集的上近似与下近似的粒度重要度,基于重要度设计了用矩阵计算粒度重要度的方法,并提出相应的粒度约简算法.在UCI公开数据集上使用对比算法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结合图的顶点覆盖理论,探讨了悲观多粒度粗糙集粒度约简的新方法。首先提出悲观多粒度粗糙集诱导图的概念,并给出其粒度约简的图特征,在此基础上,以图的方法刻画粒度的重要度,进而设计基于图的悲观多粒度粗糙集粒度约简的算法;其次,定义悲观多粒度决策粗糙集诱导图的概念,类似地给出其粒度约简的图特征和粒度重要度,设计基于图的悲观多粒度决策粗糙集粒度约简的算法;最后,利用实例说明悲观下近似多粒度粗糙集粒度约简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经典的多粒度决策理论粗糙集是基于论域上的等价关系而建立的,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等价关系很难得到和把握.本文结合多粒度决策理论粗糙集模型,基于覆盖粗糙集理论提出了基于覆盖的多粒度决策理论粗糙集理论,推广了前人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模糊覆盖的基础上建立了交可约粒度空间模型,并结合偏序关系的哈斯图,给出一种从模糊覆盖求基的新方法.另外,在交可约粒度空间上,定义了模糊粗糙集的上、下近似算子,并讨论了其相关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