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正煜 《甘肃科技》2005,21(1):139-140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施工容易出现桩头破碎、桩体破坏、桩位偏斜等问题。应有效地进行:桩头破坏的处理,桩身断裂处理和桩为偏斜处理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育燕 《甘肃科技》2011,27(5):137-139,121
长螺旋钻机施工CFG桩是目前高速铁路路基地基处理的型式之一。通过长螺旋钻机施工CFG桩的工艺,重点介绍了CFG桩在施工中碰到的堵管、窜孔、桩头空芯、桩端不饱满、缩径及断桩等问题的预防措施,以及CFG桩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3.
苏振魁 《科技资讯》2010,(13):132-132
CFG桩复合地基作为软土地基处理中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CFG桩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堵管、窜孔、混凝土超用量、抱钻、桩头空芯、桩端不饱满、断桩等质量通病,本文基于分析这些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CFG桩复合地基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迟俊德 《科技信息》2011,(36):I0171-I0172
苯文主要对灰土夯扩桩施工方法、材料的选用、质量要求、桩头处理及施工检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着重介绍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后期,在不同的桩头清理处理方式下,进行单桩复合地基静载实验,用沉降控制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最合理的桩头处理方法。在不增加任何资源消耗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复合地基的沉降量。  相似文献   

6.
考虑桩的径向变形以及饱和土层对桩的径向力作用, 分别将空心圆柱桩和饱和土层视为单相弹性介质和饱和粘弹性介质. 基于弹性动力理论及不可压饱和多孔介质理论, 研究了饱和粘弹性土层中端承弹性空心圆柱桩竖向振动的动力特性. 利用Helmholtz 分解和变量分离法, 在频率域得到了空心圆柱桩竖向稳态振动的轴对称解析解以及桩头复刚度的解析表达式,给出了空心圆柱桩桩头动刚度因子和等效阻尼随激励频率的响应曲线, 数值考察了饱和土和桩的材料、几何等参数对桩头动刚度因子和等效阻尼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空心圆柱桩精确轴对称解析解的桩头静刚度与经典Euler 杆模型桩的桩头静刚度几乎相等, 但其桩头动刚度因子和等效阻尼存在较大区别, 并且空心圆柱桩的内外径比(即桩壁厚比) 会对桩头动刚度因子和等效阻尼特性产生显著的影响. 因此, 经典Euler 杆模型桩的适用范围具有一定局限性, 应采用轴对称模型进行更加精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软土地层中进行管桩施工常常发生桩身倾斜,将降低管桩承载力效果.为了研究深厚淤泥地层中管桩偏斜机制及处理技术的控制效果,以深圳市固戍二期工程为背景,提出了四种方案来降低管桩水平位移,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施工方式对管桩偏斜影响规律和相应处理措施的效果.结果表明:挖土方式、堆土荷载、机械荷载均会对管桩偏斜产生较大影响,机械荷载对管桩偏斜影响最大,相较于开挖3m与堆土荷载下最大位移分别增大130.7mm、115.6mm;采用分层均匀开挖比局部一次性开挖3m可减小桩顶最大位移64.1mm;采用石灰桩加固在堆土和机械荷载单一条件影响下桩顶最大位移分别减小75mm、190.1mm,可有效抑制管桩偏斜.  相似文献   

8.
从论述保证灌注桩桩头质量重要性入手,分析得出影响灌注桩桩头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桩位偏移量,桩头标高,桩头砼的强度,笼径、笼位和笼顶标高,桩头粗度,提出了保证和提高灌注桩桩头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用低应变法检测桩基完整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就收集资料、处理桩头、激振方式、分析结果、收集保存数据等方面分析,并结合有关地质资料和施工记录作出对桩的完整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地震作用下群桩-土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结合振动台试验,利用ANSYS11.0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试验模型,在相同的加载制度条件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合理的参数设定和接触模拟,群桩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场、加速度等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研究结果表明,群桩体系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的破坏较小,然而在基础中由于单桩振动引起的对其邻桩的附加内力较大,造成明显的桩头局部破坏。分析结果为实际工程中地震作用下群桩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简便有效的计算方法和合理的计算参数,同时对地震作用下群桩的动力效应及受力机理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出现烂桩头、断桩、短桩的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总结桩基础施工中出现烂桩头、断桩、短桩的成因及预防。  相似文献   

12.
陈跃茵 《工程与建设》2010,24(2):230-232
文章简要给出了基桩完整性测试仪PIT的检测原理;从桩头处理、传感器安装、激振、信号处理和分析等方面提出应用PIT应注意的问题;以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和预制管桩这3种常见桩的低应变动测为例,给出了每种桩的典型动测曲线,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钻孔灌注桩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领域,其工艺特点决定了桩头需超浇混凝土,成桩后桩头截除工作量较大。无声破碎剂用作混凝土构筑物、岩石等脆性材料安全破碎与拆除,是一项很好的技术。本文主要介绍采用无声破碎剂来静态破碎截除桩头技术特点、工艺原理及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4.
软土地基钻孔灌注桩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主要有:缩径、断桩、桩顶冒水、桩身孔洞、钢筋笼“上浮”、“烂桩头”、桩孔坍孔、孔位倾斜等。就其形成原因逐一进行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软土地基钻孔灌注桩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主要有:缩径、断桩、桩顶冒水、桩身孔洞、钢筋笼"上浮"、"烂桩头"、桩孔坍孔、孔位倾斜等。本文就其形成原因逐一进行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桩基在桥梁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为避免桩头破除过程中不伤及桩体保护层、主筋与芯部混凝土,规范桩头破除工艺、标准化施工。目前,破桩头施工多采用空压机、人工手持风镐直接破除,施工功效极低,桩顶质量难以保证,本文论述了环切法破桩头的施工工艺和特点。在合理选择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的同时,该工艺能最大限度节省物力、人力等资源,对工程施工工艺的发展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故采选用该工艺措施确保桩头质量。  相似文献   

17.
挤土桩在深厚砂层中的挤密效应对邻桩施工的不利影响是使相邻桩基难以达到预定深度、单桩承载力设计值降低,甚至断桩、桩头破裂等.增大桩间距和预引孔的方式是减少挤密效应的两种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基桩静载试验是评价单桩竖向承载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反力桩法作为其中较成熟的方法之一,传统的反力桩法反力筋通过植筋方式,易引起桩头破坏。本文对传统植筋法和利用反力桩主筋作为反力筋两种方法进行了Plaxis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植筋法,反力桩周界面位移仅发生在反力筋植入范围内,而反力筋下部桩基本没有发生位移,这种设置方法发生的是桩端破坏模式;利用反力桩主筋的设置方法,反力桩周界面位移由上而下呈倒三角形的分布,反映出桩周侧摩阻力得以发挥,提供的抗拔承载力约为较传统植筋法的5倍左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Rayleigh法导出了用动测桩基自振频率f计算在桩头任意位移y_0下受推桩水平抗力系数"m"的公式.通过大量模型桩动、静对比试验验证:计算所得的m值及用此,m所计算的桩身内力和桩头位移均与实测值颇为一致.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坍孔.卡钻及掉钻、钻孔偏斜、钢筋笼上浮和断桩等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