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淑红 《科技潮》2009,(8):35-35
北京新三号 生长期80天.球重4.2公斤,球高33厘米,球径19.3厘米。单株净菜重4公斤左右.净菜率81%.亩产净菜7500-8500公斤。北京.华北、东北地区的主栽品种。该品种推广多年.近3年累计推广种子40万公斤.推广面积160多万亩,新增经济效益约24亿元。  相似文献   

2.
信息市场     
极早熟、早熟品种 一、大粒无核红提葡萄 该品种成熟早,在胶东半岛约7月上旬成熟;长江一带约6月中旬成熟;果穗特大,一般穗重1000克以上,最大重达2500克以上;果粒紧凑,一般粒重在14克左右,最大重达22克。其显著特点:为抗病力特强,抗逆力特强,植株生长健壮,是目前早熟无核葡萄品种中果粒、果穗最大的品种。按现有技术管理,第二年亩产可达1000公斤左右。因为成熟期早,生长期为110天,又为无核品种,其市场潜力巨大,价格较高,亩经济效益最好。 二、兴华1号 欧亚种,抗病性强(对白腐病、霜霉病、黑痘病、炭疽病、灰霉病等),丰产丰收,极早熟,较巨峰提前一个月左右;穗特大,圆锥形,一般穗重700-1000克,最大2500克;粒特大,单粒重12克左右,最大重16克;果粒着生紧密,果形为长圆形,果色深红,非常美观;果汁少,果肉脆硬,用刀可切片;果味好,含糖18度;树势中强,座果率高,成熟一致,成熟期不落果、不裂果,特耐运输,最适应于保护地栽培(冬、春大棚)。  相似文献   

3.
黑粳7号(黑交912)是黑河农科所育成的水稻新品种。1994年经黑龙江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批准命名推广。该品种早熟高产优质抗冷害能力强。目前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迅速推广,是该区米质最好的主栽品种。一、增产效果1989-1990年在所内进行二年产量鉴定,平均公顷产量6913.3公斤,比对照品种黑粳5号平均增产15.8%,1990年异地产量鉴定,平均公顷产量700.20公斤,平均增产16.1%。1991—1992年第四积温带区域实验共9个点次,平均公顷产量6376.0公斤,平均增产7.9%;1993年平均公顷产量7100.1公斤,平均增产17.00%。德都县农业开…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永年县每年钟植早熟甘蓝万余亩,在以甘蓝为中心的茬口安排上,菜农创造了多种栽培模式。 1.亩产值5000元模式:早熟甘蓝——秋甘蓝。此模式较为简单,12月中旬播种甘蓝,品种为中甘11或8398.2月上中旬定植于盖草苫的暖棚内。4月上中旬收获,亩产5000公斤,产值3000元。6月中下旬播种秋甘蓝,品种为晚丰,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收获,亩产5000公斤,产值2000元,共计5000元。  相似文献   

5.
葡萄是陇中川水区群众喜爱的经济高效作物。近几年,我站围绕3年亩产400—500公斤,5年以后稳产在2000公斤左右的奋斗目标,经过潜心研究,现已总结出适宜大田生产的优质葡萄高产栽培技术。 1 园址及品种选择 葡萄园要选择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灌溉方便,微碱性的肥沃沙质土壤积温高的地方作园址。 适宜陇中川水区栽培的优质、大粒葡萄品种有:先峰、龙宝、早生高墨、京超、乍娜、巨蜂及巨蜂群系中的早熟及中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6.
大棚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江苏省滨海县坎南乡友好、东堆等村的瓜农利用塑料大棚栽培早熟西瓜,获得亩产3000多公斤、亩产值近万元的高效益。现将他们大棚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品种选择。为使大棚西瓜抢在中、小棚西瓜采收之前上市,应选择早熟、品质好的适宜品种,如抗病苏蜜、丰乐1号、郑杂9号等。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江苏省滨海县坎南乡友好、东堆等村的瓜农利用塑料大棚栽培早熟西瓜,获得亩产3000多公斤的高效益.现将他们大棚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 为使大棚西瓜抢在中、小棚西瓜采收之前上市,应选择早熟、品质好的适宜品种,如抗病苏蜜、丰乐1号、郑杂9号等.  相似文献   

8.
凤稻22号系云南省大理州农科所通过合系35/合系40//鹤16/鹤89—24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高海拔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早熟、耐寒、高产、稳产等优点,一般亩产750.0千克左右,高产田达961.17公斤,综合性状明显优于鹤16、凤稻14、15等高海拔原主栽种。2007年11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经观察试验表明:参试的13个糟(甜)玉米品种最高产量为中豁309.鲜穗单产1200.1公斤,最低产量为彩糯,鲜穗单产700.1公斤;品质较好的品种有:品糯28、甜单1号、早熟粘大棒、垦粘1号、白玉糯1号、黄金糯、生育期在83-92天;抗病性除彩糯、黄金糯外.其余11个品种均抗大斑病  相似文献   

10.
星火项目     
星火项目罕见品种全国宜引特大西红柿单果1公斤,亩产10吨;耐贮西红柿冬天上市,特大萝卜单个10公斤.各种子均1000粒10元,亩种费30元.特大南瓜重50公斤,种于100粒20元;46天特早熟高产豆角种子200粒10元,每公斤80元,三0蜜香瓜一叶结...  相似文献   

11.
矮脚早黄玉河南夏播生育期80天,植株接壮,株高33-50厘米,株型凑,结荚特密,百粒重18克,腿短,属特早熟黄豆,一般亩产180-200公斤,可高达300公斤,是早期林果,西瓜、玉米、红薯、稻米等套种的理想品种。如春种,6月可鼓粒饱满,作毛豆出售,十分好销。因其早熟耐旱,可广泛应用于旱作农业。也可满幅种植。芝麻香油驰名外,种芝麻效益高,但多年来品种老化,产量不高。高产品种往往不抗病,而抗病高产的豫芝9号是杂交种不能连年作种。新丰芝麻品种单杆,茎粗,株高180—220厘米,蒴稠,一叶三蒴,结蒴部位低;出油率高,稳产、抗病…  相似文献   

12.
奶白1号     
《科技潮》2010,(3):35-35
该品种较晚抽薹,叶色深绿、心叶皱、叶柄洁白宽厚、抗病、品质佳。适宜广东及华南地区种植。近3年累计推广种子2万公斤,推广面积12万亩,新增经济效益约1.2亿元。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对爱吉106、爱吉102两个番茄品种在大棚生产的适应性、丰产性及抗病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爱吉102属于早熟品种,前期长势强劲(前期市场价格好)抗病性强,尤其是不感染黄化曲叶病毒,产量水平较高,比对照亩增173公斤,是大棚栽培的理想品种.适应免都区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4.
为了培育出在海拔2 900 m以上且年平均温度在0.5℃以下的地区(主要在青海省海北州和海南州)可以正常成熟的早熟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并进一步扩大甘蓝型油菜在脑山地区的种植面积。利用甘白种间杂交创造出的优质特早熟甘蓝型种质资源作为亲本,选育出的不育系380A、保持系380B和恢复系187R,然后,进行三系配套并以该地区的白菜型油菜主栽品种浩油11号为对照,培育出早熟双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青杂8号。该品种适合在青海海拔2 900 m以上且年平均温度在0.5℃以下的区域种植,比该地区主栽品种浩油11号增产10%左右,因此,可替代该地区的白菜型油菜主栽品种浩油11号,也可以在热量条件较好的地区复种。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2011,(5):F0004-F0004
1997年成立,从零起步。至2007年,进入全国农业百强院所第54位。近10年审定玉米品种60多个,其中国审品种18个,位列全国同行前茅。京科糯2000占全国糯玉米面积约一半,并通过国外审定,得以大量出口。系列早熟品种主导黄淮海北部区域,京单28连续多年被农业部推荐为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16.
籽种产业     
赵淑红 《科技潮》2009,(12):39-39
茄子新品种茄子:京茄18号中晚熟,长势强,耐贮运、适宜保护地长季节栽培。果形棒状,果长35厘米~40厘米,果实横径5厘米~8厘米,单果重250克~400克。该品种耐低温弱光,抗逆性强。近3年累计推广种子500公斤,推广面积1万亩,新增经济效益约500万元。  相似文献   

17.
杨卓 《甘肃科技》2001,17(2):32-32
经过2年多的栽培技术试验研究,获得了亩产达3万公斤,收获期长达10个月高产、超高产的番茄。1 品种选择 宜选用产量高、果型好、增产潜力大的毛粉802、强丰、巨丰等品种。2 整地施肥和土壤消毒 前茬蔬菜收获后立即进行施肥整地和土壤消毒。要求亩施用腐熟鸡粪或牛粪3000—5000公斤、磷酸二铵50公斤、尿素27公斤或碳酸氢铵65公斤、硫酸钾50公斤。将有机肥和化肥充分混匀撒于地表,深翻30cm,晒土一个月。然后用高锰酸钾和多菌灵对土壤和温室彻底消毒,并用辛硫磷防地下害虫。3 育苗 番茄苗龄较长,6——8月份育苗约需60天,9月—10月份育苗…  相似文献   

18.
特早熟杏品种-金太阳.属欧洲杏优良品种.是国外近年来新育成的特早熟甜杏优系.2004年春季(3月份)从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引入我所试栽.该品种树势中庸.成花早、成花易、丰产.经济性状好.适宜我市大面积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9.
无锡县西漳蚕种场培育的夏秋用蚕品种75新×7532,是江苏省夏秋当家品种,每年生产蚕种约80万张,推广面积达70%左右。同时,广东、江西、安徽、福建等8个省先后引进饲养,在全国形成一定覆盖面。该品种具有强健、好养、耐高温、抗氟、产量高、丝质好、解舒特别优等特点。经江苏省鉴定,饲养张种产量31.63公斤,产值29820元,干蚕出丝率30.21%,生丝品位4A 级,比原夏秋品种苏3秋3×  相似文献   

20.
为加速我县二半山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种子站近年来积极引进适合我县二半山常规籼稻区新品种,但由于在新的市场机制下,可供引进的常规水稻新品种越来越少,即使筛选出一个新品种,在生产中的使用年限也只3~5年,品种更新速度已成为生产中最突出的问题,针对我县海拔1450-1700m二半山区水稻品种更新换代,种子站于2003年引进早熟杂交稻试验成功,改变了我县高二半山区不能种植杂交稻的历史。2004年示范20余亩,平均亩产达到了469.7公斤,较对照增长1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