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你和伴侣总是墨守成规地过日子,你一定会厌倦了你的男人.但是,在寻找一个新的伴侣之前,考虑下你是否只是需要一个新的视角吧!试试下面的几招,也许你能体验完全不同的爱. 第一招:一起培养新的共同爱好 伴侣们通常自顾自地做自己的事情,相互陪伴的时间越来越少.如果你们能一起培养新的共同爱好,你们将会互相嘲笑对方的小缺点,分享成功的小小成就感.  相似文献   

2.
<正>来自挪威科技大学和新墨西哥大学的研究者,调查了处于承诺性关系的女性服用避孕药的情况后发现,女性所服用的避孕药类型会影响其性欲的水平,一类是能起到提高性欲的作用,表现为具有较高的孕激素水平,但是这种效应只有当女性感到自己对伴侣高度忠诚时才会出现,与预计的情况一样,更加忠诚的女性与伴侣有着更多的性生活,此外,  相似文献   

3.
作为传统性玩偶与AI的结合体,伴侣机器人能够在“身”“心”维度满足人类需要,但这并不能构成其充当人类伴侣的充分道德理由。为此,伴侣机器人需要得到严肃的伦理审视。考察从小到大的三大伦理场域:“个体-家庭-社会”,伴侣机器人可能会对当前人类的“身份伦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造成强烈冲击。原因有三:一、伴侣机器人并不具有专属于“人”的性别,但它因具类人化的外形,故可获得虚幻的“第三性别”。二、伴侣机器人具备一定的性能力,故可成为家庭生活中想象的“第三者”,对夫妻的情感及性关系造成威胁。三、伴侣机器人不是道德主体,但人们又易将道德期待附加在它身上,使其处于尴尬的“道德盲区”。综上,伴侣机器人只能停留在伴侣的功能性维度,而无法上升至伦理性维度。故,机器人不能成为人类的伴侣。  相似文献   

4.
海马:雄性当妈 这些家伙是人类学习的榜样,它们坚守一夫一妻制,而且代代相传。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雄海马竟然担负起生儿育女的重任,对伴侣也是忠贞不贰,一生不变。有其父必有其子,它们的后代自然也遵循相同的交配规矩,会选择一个终身伴侣。“男人”都如此表现,女人们还会有什么更高的要求呢?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14,(11):23-23
正芸芸众生中,男女相遇相识实属不易,能否携手一生更是伴侣们十分关心的问题。近日,美国"MSNBC网站"刊文指出,男女间的亲密度与感情长久度有很大关系,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可以帮你测试与伴侣间的亲密度和共容性。是不是同时打哈欠。疲惫时,如果自己打哈欠后,伴侣并没有  相似文献   

6.
顶峰之爱     
关于爱情,可能是所有情感中让人评论最多的感情之一了。有人赤裸裸地说,爱是自私的,只可以存在于两个人之间,其实伴侣之间,也会有更纯净的爱。民国时林家与梁家是世交,林徽因和梁思成从小一起长大,相互了解而坦诚,当林徽因告诉梁思成自己喜欢金岳霖时,干脆得如同小妹求兄长指点迷津一般。面对妻子的感觉与情感,梁思成自然矛盾痛苦至极,但他并  相似文献   

7.
<正>一项基于德国家庭数据的研究发现,伴侣关系破裂后,主动分手还是被动分手,结果大不一样。无论是否已结婚领证,两个曾经亲密无间的人走到要分手的地步时,所要面对的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曾经通过美好记忆和日复一日的陪伴所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归属感,要再度剥离,这个过程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心理、生理和社会性的结果。尤其是考虑到分手通常是由伴侣中的一方先提出的,相比先提者已有所准备,被动分手的一方可能要经历更多心理挑战。但究竟两者在后续遭遇上会有什么区别,相关问题一直以来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2,(1):46-47
美国社会学家辛迪·博齐德(SandyBurchsed)认为,伴侣生活是个人成长的地方。她甚至预测说,今后几十年,每个人一生都将经历四段爱情:在第一段伴侣关系中,我们将学会与另一个人共同生活,并在性方面发展成熟;第二段,我们将完成为人父母的角色,这段感情也会随着孩子长大而走到尽头;  相似文献   

9.
一、快意读书是人生最好的伴侣,在知识爆炸、终生需要学习的时代更是如此。很难想象,一个出了校门的人不再读书,怎能在社会上安身立命。读书是终生的伴侣,她比严师随和,她比娇妻睿智,她比双亲诲你长久,她比朋友更能敞开心扉。读书最惬意的辰光,古人有云,伏案秉烛,小院临窗、香茗一杯,听淅淅小雨拍打芭蕉叶上的那一  相似文献   

10.
刚刚完成的亚洲MALES调查研究结果首次对外公布。中国部分的研究有两项发现:中国男性ED自我报告率平均为6%,显著低于欧洲男性的平均值16%;而决定ED患者就医的最主要前提是配偶或伴侣的支持,这一比例高达67%。此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中国ED患者由于“面子”问题而不敢承认自己患有ED,但他们寻求治疗的主要原因是更关注伴侣的性需要,调查显示,伴侣的鼓励可能会使更多ED患者主动就医。此次有超过10900名20~75岁的亚洲男性参与研究,调查发现,ED在亚洲男性中很常见,40岁的发病率为6%,而60~75岁时的发病率则为26%。中国大陆男性发病率则是从4…  相似文献   

11.
<正>英国有只名叫"罗伊"的非洲灰鹦鹉,因为常常在主人的新伴侣面前念叨主人己过世前妻的名字,被难堪的主人一怒之下关进车库。它在这3年期间里用嘴几乎拔掉了身上所有的羽毛。英国唯一的"鹦鹉心理医生"伊莱思·亨丽诊断罗伊患上了抑郁症,并正在秘密地给它治疗。惹怒找到新伴侣男主人被囚禁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发现,在成双成对的鸟类和哺乳动物中,能对伴侣一心一意,白头偕老的大约只有10%.  相似文献   

13.
<正>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男性为了事业或为将来给孩子更好更优渥的条件而选择推迟当父亲的年龄,但很少人了解这样做可能产生的危害。最近,美国罗格斯大学研究人员在《欧洲更年期杂志》上发表论文称,男性过度推迟生育年龄并不可取,这样做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伴侣和孩子的健康。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过去40年来美国关于父母年龄对怀孕、  相似文献   

14.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心有灵犀一点通",是指爱恋着的男女心意相通。有研究表明,我们每天接受的信息中,有70%是来自于体态语言,在夫妻生活中,伴侣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表达着一定的性爱需求。 1.安神的牛奶  相似文献   

15.
人的一生中离不开饮食,美味的食物能提供给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下面为读者介绍健康人生所需要的"饮食伴侣":  相似文献   

16.
动物趣闻3     
《科学大观园》2002,(3):32-33
雄雀“结婚”两次麻雀更是不忠。春天,雄雀自己找伴侣一起筑巢。不久,雌性下蛋……就在这时,雄性离开“妻子”,又去寻找新的伴侣,事情又重复一遍:献殷勤、一起筑巢、下蛋……这时,第一处巢里忙得不可开交:一窝小雀出生,雄性又飞回家,抚养“孩子”。小雀长得很快。等第二处巢里的小雀出生,雄性又跟第一个“妻子”告别——这次是彻底告别,去帮助第二个“妻子”。就这样,一个春天雄雀能“结婚”两次。  相似文献   

17.
新研究首次揭示了寡居与死亡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且给出了惊人的量化结果:40%的女性和26%的男性会在伴侣去世之后三年内死亡。  相似文献   

18.
胖人俱乐部日本有个胖人俱乐部,其成员遍及全国。他们公开宣布:“胖子是和平、善意和圆满的象征。”每年3月3日,是该部规定的“胖人节”。丑人俱乐部意大利皮奥比考有个丑人俱乐部,凡较为丑陋的人,不论国藉、性别和年龄,都可申请加入该俱乐部,该部的标志是罗马神话中的火神,火神很丑,但火神的伴侣是爱和美的女神维纳斯。每年9月为“世界丑人聚会节”,节日里选举丑人英雄。这一活动使所有的丑人自尊心得到了不同的程度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前戏是完美性爱不可或缺的过程,它能激起伴侣之间热烈的情感,点燃蠢蠢欲动的"性"趣.对女性而言,方法得当的前戏更为重要.但近日美国"性爱知识咨询网"却刊文指出,现实生活中,为前戏困惑的女性不在少数,尤其是以下4种前戏最不受欢迎.  相似文献   

20.
伴侣之间应该经常就性爱问题进行交流,但由于观念、心理差异等种种因素,许多问题或无法触及或难以启齿。下面的几个性爱心理压力问题你们是否也遇到过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