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通过对爱弥儿成长教育过程的描述,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蓝图.他以自然教育为基础,阐述了智育、德育、体育及劳动教育的思想.他把儿童的成长过程分成四个时期(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春期).德育、智育、体育及劳动教育的观点,分散在爱弥儿成长的各个时期.在此我针对卢梭的智育思想谈谈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2.
《爱弥儿》中所体现的卢梭的体育思想,在现实生活中仍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它包括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年龄分期和回归自然的两个重要体育原则。  相似文献   

3.
卢梭在其教育学著作《爱弥儿》里体现了其体育的教育思想,例如:体育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基础地位、体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和体育教育策略等,对于纠正当前学校体育地位弱化、体育功利化行为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爱弥儿>中所体现的卢梭的体育思想,在现实生活中仍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它包括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年龄分期和回归自然的两个重要体育原则.  相似文献   

5.
在18世纪的法国兴起的启蒙运动中,以卢梭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抨击了封建的等级制度、僧侣、贵族的特权以及封建统治的腐败,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的口号,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的、平等的,人人生而具有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要求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启迪遭受宗教神学思想奴役和蒙蔽的人类理性.然而,当时在教会控制下的腐朽的封建教育,是不可能满足启蒙思想家以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科学知识武装人们的头脑,启迪人们理性的需要.卢梭鉴于这种腐朽的封建经院主义性质的教育戕害人性,违反自然,提出了一切顺应自然.“归于自然”的教育理论.在1762年发表的著名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中,通过他所虚构的儿童爱弥儿从出生到成人的教育过程,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6.
卢梭的宗教思想在其政治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在《爱弥儿》以及《社会契约论》中分别提出自己的自然宗教观和公民宗教思想。自然宗教观强调信仰的自由和人民的自主,公民宗教是针对当时西方存在的政教绝对化而提出的一种思路,公民宗教在保证个人信仰自由的同时,激发出人们对于国家的义务,使人们在对宗教信仰忠实的同时,忠实于国家政治。卢梭的宗教思想使其社会契约论在宗教领域得以合理延伸。  相似文献   

7.
卢梭是法国新旧交替时代的一个觉醒者,提出了继往开来的启蒙思想,但其女子德育思想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一方面尊重女性,另一方面又将女子限制在18世纪男人掌握的天下对女子美德要求的标准下。卢梭从当时男性的视角提出了理想的女子德美思想,因此,卢梭的女子德美思想是“父权制”环境下18世纪男子眼中的女子德美。卢梭认为当时社会风气败坏了女子的人性,提出的女子德美思想是要培养女子德美从而使整个社会回归良好的道德风气。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构成健全人格的基础.良好的习惯的养成,应从关注细节着手.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法国的思想家、哲学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指出:"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都没有思想的能力."作为一线的教师,育人工作是全方位的,"以身作则,潜移默化."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学习习惯抓起,从细节之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9.
刘向《列女传》塑造了一系列异彩纷呈的女性形象:诸如教子有方、匡夫以道的贤妻良母;心系国家、忧国忧民的爱国女子;仁智聪慧、能言善辩的才智女子等,极大丰富了我国古代妇女形象的画廊,从而有力驳斥了"列女"是谓"烈女"的无稽之论。  相似文献   

10.
卢梭的代表作《爱弥尔》集中体现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顺应人的自然天性,崇尚自由、平等和自然,尊重儿童发展的规律。今天对卢梭这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自然教育思想进行分析与思考,能给予当今教育特别是应试教育改革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提出的自然教育思想,开辟了现代教育的新纪元。它要求教育要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培育自然人等教育观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作为18世纪独树一帜的"反启蒙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思想一直以来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议,而其成名作的《论科学与艺术》以自然的美好来代替"文明"的罪恶,从根本上否定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文明",被成为争论的焦点。但他所提出的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反思,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引起了一场革命。从他对旧的传统教育的批判中,使人们醒悟到,重视儿童的身心特点是多么重要。他所提出的许多问题,至今仍需作进一步的研究。“自然人”和“自然教育”问题,是他的教育思想中的核心问题,笔者拟就这两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一、关于卢梭的“自然人”的问题卢梭认为应将培养“自然人”作为教育的目的。从《爱弥尔》问世起,关于“自然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学制的确立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1907年颁布的《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建立了男女有别、自成独立体系的女子学校教育学制系统。女子学校教育正式列入了清政府的学制系统,为女子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法制上的保障。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和主流观念直接决定了近代中国女子学校教育在学制中的地位和特点。清末女子学校教育学制的确立,为女性群体在近代中国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5.
女子道德教育不仅是女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其研究与探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女子成长过程为线索,对《郑氏规范》中关于女子道德教育的规定做了分析和整理."规范"对女子道德教育的规定主要有重视女子的教育,对女子道德行为规范的培养,女子的成年、婚嫁及为人妇时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6.
让·雅克·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家、教育家。他于1757年写成半论文半小说体载的教育名著《爱弥儿》,通过对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从出生到青年时期及其女友的教育论述,抨击封建教育制度和经验主义的学校,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计划,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即要培养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强调“个性解放”,让儿童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主张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一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由于此重期正处于“理性的睡眠”期.在…  相似文献   

17.
王燕 《皖西学院学报》2010,26(4):109-112
秦可卿,《红楼梦》中一个颇有争议的形象。曹雪芹曾接受畸笏叟的建议删去"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节,改"淫丧"为"病死",使其由初稿中一个饱暖思淫欲的女子成为了今稿中寄予作者"兼美"理想的形象。由于这一现象的存在,造成了作者塑造与读者接受的复杂变异,也使这一形象具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18.
《弟子规》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读物,由于诸多原因,现代教育文献和教学实践中记录和推动较少,在目前的"国学热"中,教育工作者非常有必要研究《弟子规》所蕴藏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十二支曲试析贾成君指导教师谢宇衡(成都大学中文系成都610081)在被评论者视为《红楼梦》"提纲"的第五回中作者设"太虚幻境",拟"金陵十二钗"册籍,撰《红楼梦十二支曲》,以真入幻,特著匠心。脂批谓之"为几女子数运之机",即暗寓若干人"过去未来...  相似文献   

20.
最早在理论上提出政治合法性的学者是卢梭,他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提出"公意"是合法性的基础。虽然"公意"的概念在学术界有很大的分歧,但其对于政治合法性理论的发展却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对《社会契约论》的分析,提炼出卢梭思想中"社会契约"的形成过程,并从中寻找出其关于政治合法性的观点,进而阐述卢梭对政治合法性的理解和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