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按照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这严重违背了会计核算的根本原则--客观性原则,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有很大水分.众所周知,无论是行政、事业,还是企业单位固定资产均发生磨损是客观存在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是遵从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原则,是改革的必要.本文从分析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的弊端入手论述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必要性,对科研事业单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及账务处理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
朱震华 《科技信息》2009,(36):I0068-I0068,I0070
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一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与国有企业的经营性国有资产有所不同。长期以来,人们偏重于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而对事业单位的巨额国有资产却疏于监管,导致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漏洞百出、流失严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存在着:缺乏定期盘查制度,账外资产增加,物随人走 资产类别划分机械,缺乏折旧项目,管理流于形式。为此应切实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法规制度建设,实行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和处置全过程监控,把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需要重新认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价值的计量和折旧问题,也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着固定资产支出核算科目过多,没有规定计提折旧,不能如实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总量和净资产,对预算外资金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资产管理意识薄弱,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事业的一位固定资产损耗程度等问题为此,应参照企业会计制度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也在逐步走向市场,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必须改革,才能适应新的核算需要。实行收支统一管理;规范会计核算,改革报表制度;规范财政资金的供应方式,明确结余分配;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以及理顺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内部的收支管理等,都是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中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由于不计提折旧、存在着净资产不实、教育成本核算不完整、不能合理配置资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财政部、教育部新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要求对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通过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能够准确反映高校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更好地发挥资金的投资效益。必须做好原有资产管理系统的更新或升级、新旧会计制度的转换、固定资产的全面清查等前期准备工作。在实施固定资产折旧工作过程中还需要完善折旧管理工作机制、加强折旧管理制度建设以及按照规范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在新的资产管理系统中进行固定资产折旧。  相似文献   

7.
公益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核算不够科学、制度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从改革核算模式、完善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手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公益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核算通过“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科目来核算。固定资产价值除了清理报废外,一直不会改变。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只反映历史成本,使固定资产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并使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余额不能反映其  相似文献   

9.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只核算账面原值,不计提折旧。这种核算方式会虚增净资产和资产总量,影响固定资产更新。故应取消“固定基金”科目和“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不再按资金来源列支;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统一通过“事业基全一一般基金”科目来核算;用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对外投资的会计处理趋于一致;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以计提折旧基金取代修购基金,以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的情况 ,提出只有折旧 ,才能使固定资产消肿 ,使帐面余值反映其真实的价值 ,从而为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储备资金。  相似文献   

11.
夏翠玲 《科技信息》2011,(27):371-371
基层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运转的必要条件。但由于基层医院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大多是财政拨款,在经费支出中列支,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等原因,因此,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从而改进管理疏漏,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个别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制度不严,致使有些固定资产被挪用、丢失、毁损等,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为此应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法规制度建设,实行对行政事业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和处置全过程监控,把行政事业固定资产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相似文献   

13.
李聪 《科技咨询导报》2010,(27):176-176
目前现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中存在着核算方法繁琐、核算原则难以适应发展的种种问题,伴随着〈高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发布,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增加了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本文旨在通过对新旧固定资产核算体系的探讨,对促进高校资产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三个方面谈了固定资产折旧的问题。第一部分,简述《企业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有关规定;第二部分,对现行制度中固定资产折旧用原始价值计算的弊端分析;第三部分,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折旧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及折旧的管理规定,结合高等院校实际情况,指出西部部分高等院校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中仍然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导致的后果,并提出了做好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相应措施与办法.  相似文献   

16.
如果企业沿袭静态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已很难正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现实价值,无法体现各种因素造成的固定资产贬值,而适时引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可以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基础上,动态地调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使之能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弥补了累计折旧反映不及时等缺憾。  相似文献   

17.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中应解决的重难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雪晴 《科技资讯》2008,(36):129-129
折旧计算是固定资产核算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固定资产折旧计算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分析,以便有利于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和不同管理需要对固定资产正确选用折旧方法并正确计算折旧额。  相似文献   

18.
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作为我国两大会计体系之一,自1998年会计制度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形势下要求进一步改革固定资产核算办法,建议一:政府财政总预算会计应增设“一般预算支出”三级明细科目“固定资产”;建议二:行政、事业单位对基建固定资产核算,改为由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直接核算;建议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建议四:行政、单位会计应增设“待处理损益”会计科目,加强盘盈、盘亏固定资产核算。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事业单位取得了突出的进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整体发展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演变,原有的制度形式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甚至存在管理不当的现象,因此,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以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基础,完善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形式,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该次研究中将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为基础,对如何利用新事业单位会计体系,做好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作为我国两大会计体系之一,自1998年会计制度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形势下要求进一步改革固定资产核算办法,建议一政.财政总预算会计应增设"一般预算支出"三级明细科目"固定资产";建议二行政、事业单位对基建固定资产核算,改为由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直接核算;建议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建议四行政、单位会计应增设"待处理损益"会计科目,加强盘盈、盘亏固定资产核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