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游记是一种了不起的文学体裁”,但对其文体特征的研究既偏狭又薄弱。本文对中国游记文学作了系统的历史考察,认为游记是一种发展着的文体概念,它的基本构成要素或文体特征应从游踪、风貌、观感、载体四个维度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游记文学发展史的视角 ,就唐代游记文学的演化历程与内在精神展开探讨 ,由此看出 ,唐代是中国游记文学的成熟期。古文运动的兴起与诗性精神的浸润共同推动着唐代游记文学的走向成熟 ,同时也决定了唐代游记文学的内在价值取向。从元结的前奏到柳宗元的高潮 ,以及与此相辉映的中晚唐游记创作 ,共同奠定了唐代游记文学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3.
从美学观看古代游记的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瑛 《中州大学学报》2001,(3):38-38,44
古代游记作为古代散文文体的一种,前人多把它归入“杂记体”中。它是摹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宋代日记体游记的文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记体游记在宋代开始定型并走向成熟.这种文体有着特殊的文体特征:日记兼游记的体制;质朴与简洁的语体;叙事与考证的体式;纪行与交游的体性.并且由于不同的作家因为才性的差异,同一作家因为审美心态的变化,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相似文献   

5.
广告英语的文体特征及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选词、择句及修辞等方面对广告英语的文体特征及功能作了一些分析和探讨。指出广告英语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其以说理、劝诱为主的文体特征逐渐具有了文学的移情感染特征,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大众化的视听阅读文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明代游记为观照对象,对其兴盛的内外动因作客观的分析和把握,从政治与经济、思想与文化、交通与游风、文体自身的演进等方面进行阐释,力求全面深刻,意在评价明代游记的历史贡献,并探讨中国古代游记的发展规律,给人一点启示和认同。  相似文献   

7.
评王立群《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群《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一书为 2 0世纪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中具有开创意义的通论之作。此书首次提出山水游记的三大文体要素 ,充分论述了晋宋地记对中国古代山水散文与山水游记的重大作用 ,分析了唐宋山水游记的三大模式与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的产生、分类、结集、流传 ,并在理论上提出“集团性审美意识”这一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8.
按照西方近现代学术“分科治学”的规则,文学是文学,批评是批评,文学有文学的文体(抒情体或叙事体),批评有批评的文体(大抵是论说体)。但是,中国传统文论的批评文体常常不去论说而去叙事(如汉代的史传体批评)或抒情(如六朝的骈体批评和唐代的诗体批评)。中国传统文论的经典性文本如《文心雕龙》、《二十四诗品》、《沧浪诗话》、《人间词话》等等,从文体分类上考察都不属于论说体而是文学文体。如何看待中国文论批评文体的这种“破体”现象?或者说,如何评价中国文论批评文体的这种文学性或诗性特征?我认为: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其意义不限于“批评文体”本身,而是可以为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找到一种新的入思方式或新的理论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在近现代文学史上,伴随着域外行旅的拓展出现了经久不衰的域外游记写作热潮。晚清域外游记的勃兴主要是由于官方的推动和政治需要所致,民国之后域外游记的大量出现则与留学热的涌动和现代交通业、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密不可分。然而与游记写作的繁荣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游记研究的严重滞后,蕴含着丰富文学、文化信息的域外游记,拥有很大的学术空间值得我们深入挖掘与言说。  相似文献   

10.
古代游记的历史地理文献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游记是一种独特的古代历史地理文献。本文主要论述古代游记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文献价值和地位 ,分别从游记所记述的资料来源、记述的地理内容、对古代地理学发展的贡献及研究利用现状等方面与以《汉书·地理志》为代表的其他历史地理文献进行比较研究 ,揭示出古代游记地理记录资料的富集性、实践性、科学性等价值特征和地理实践意义 ,指出中国古代地理学并非完全地归结为沿革地理。游记所表明的地理记录资料和野外地理考察活动说明了中国古典地理学的发展有自己较为完善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1.
谢意 《科技信息》2012,(21):141-142
本文通过比较文学文体和非文学文体的特征,探讨不同文体的翻译要点,并以实例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12.
傅馨蕾 《科技信息》2010,(4):164-164,166
在泰戈尔一生中,深厚的东方民族文化传统与外来的西方近现代文化交汇在一起。他在世界各地游历,扩展视野博采众长,形成了包容东、西方特征的独特思想。本文通过分析他在游记文学中对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具体表述,探讨了他关于东方和西方以及彼此间关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五四”运动以来, 中国女性的视野突然开阔, 山水成为其重要的精神家园和理想本源, 她们以独特的心灵世界观照山水, 改变了游记文学的美学风貌。无论传统女性或新女性作家, 其游记在个性感悟之外, 多流露出时代放歌与民族忧思两大趋向, 而文本语言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现代女性游记中的风景形态, 颠覆和拆解着传统游记的价值观, 其审美意识与艺术表现为中国游记文学辟出了一块新天地。  相似文献   

14.
相对小说、诗歌、戏剧而言,散文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是一个包容性很大的文体,因而也是很个性化很自由的文体。自五四新文学以来,凡随感录、杂文、美文、散文诗、游记、人物传记、报告文学和随笔等都归之于散文体裁。基于这样的事实,在散文评论中,我们的确遇到不少困惑,我们感觉到散文是个大口袋,  相似文献   

15.
赛珍珠并非职业旅行家,亦非旅游文学家.从其创作兴趣和文风看,其传记亦非游记.她是以一个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和东西文化交流探索家的特殊身份,进入了“游程“的各个细节,以一个女性作家的特殊情怀,对异国的所见所闻进行了细腻的描述.其对“大地之旅“感性认识之深刻,对“几个世界“情感抒发之彻底,使得其传记作品在“不经意“间具备了游记的特点.故可从“赛珍珠传记作品是游记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赛珍珠传记作品的非一般游记文学价值“、“赛珍珠传记作品的旅游欣赏“等几个方面对其传记作品进行游记文学解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新的理念指导下的一次颇具匠心的文学史写作实践,编著者从文学的本体出发对20世纪中国文学进行了全新的整合。该著对入史作品审美特征的独到发掘以及"文体史"的编写体例等无一不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了该书作为文学史写作的开拓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清代文体分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体理论在清代有了很大发展,此时文章文体理论已与诗歌、小说、戏剧的文学文体理论相区别,为现代文章文学分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的女性文学在思想解放运动的大潮推动下,从单一狭隘的“为政治服务”和“从属于政治”的文学形态中摆脱出来,按照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文体的变革、艺术手法的创新和内容的拓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新时期的女性文学,以鲜明明的特征,显赫的创作业绩  相似文献   

19.
文学史的延续性,一指文学现象前后相继的发生发展过程,二指重复事物的承继发展创新。断裂性表现为文学观念、形式技巧、文体、传媒、接受主体诸方面。延续与断裂的双重构造,是文学史特有的个性,双重构造,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突出文学的特殊性,是正确评价创作实绩及样式兴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山水游记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思想.游记文学中所蕴含的"比德"的道德取向观念、所传达的天人合一的强烈情感及所表达的中国人独特的山水审美情趣,都反映了中国传统人生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