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GDP总值比较 从"2006年河南省18个省辖城市GDP总值、总人口及占全省的比重"对比表(表1)中可以看出:2006年洛阳市GDP总值居全省18个省辖城市第2位,占全省的比重达10.7%,GDP总值最高的城市是郑州市,占全省的比重达16.1%;位居第3的是南阳市,占全省的比重为9.6%;最低的城市是人口最少的济源市,占全省的比重仅为1.5%.GDP总值中第1产业洛阳市居全省第7位;第2产业和第3产业洛阳市均居全省第2位.  相似文献   

2.
<正>一、GDP总值比较从"2006年河南省18个省辖城市GDP总值、总人口及占全省的比重"对比表(表1)中可以看出:2006年洛阳市GDP总值居全省18个省辖城市第2位,占全省的比重达10.7%。GDP总值最高的城市是郑州市,占全省的比重达16.1%;位居第3的是南阳  相似文献   

3.
一、GDP总值比较 我们可以从表1:2004年河南省十八个省辖城市GDP总值及占全省的比重中看出:2004年洛阳市GDP总值在河南省十八个省辖城市中位居第二,占全省的比重达10.2%,较2003年上升0.42个百分点.GDP总值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洛阳市均居第二位,GDP总值中第一产业洛阳市居第八位.  相似文献   

4.
我们可以从表1:2004年河南省十八个省辖城市GDP总值及占全省的比重中看出:2004年洛阳市GDP总值在河南省十八个省辖城市中位居第二,占全省的比重达10.2%,较2003年上升0.42个百分点。GDP总值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洛阳市均居第二位,GDP总值中第一产业洛阳市居第八位。河南省总人口较2003年增加了461万人,升幅4.98%,全省各城市GDP总值较2003年均有较大增长,而全省十八个省辖城市GDP总值较2003年增加18769340万元,上升26.7%,这说明全省各城市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5.
2003年初,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随后,全国各地相继展开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试点工作.2006年6月1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也下达了《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选择经济发展较快、工业比重较大、财政保障能力较强、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鹤壁、济源、巩义、义马、舞钢、偃师、新郑等7个城市为试点.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地处我国中部,2000年河南省房地产开发投资77.8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55%.而据河南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河南省2007年完成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为837.11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58%.可见,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已对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任务,文章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和模型,对海南岛18个市县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测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呈现地级市发展水平较高,其他市县发展水平低的两极分化特点.2)区域城乡一体化水平总体上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3)城乡一体化水平呈现出由沿海至内陆梯度递减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正>河南省地处我国中部,2000年河南省房地产开发投资77.8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55%。而据河南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河南省2007年完成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为837.11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58%。可见,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已对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近两年我国的房地  相似文献   

9.
一、河南省发展循环型服务业的必要性 目前来看,河南省产业结构中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服务业总量偏小,现代和新兴服务业相对较弱.2005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9个百分点.因此,河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壮大第三产业,大力提高服务业的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效降低全省单位GDP能耗,降低"三废"排放.  相似文献   

10.
<正>一、河南省发展循环型服务业的必要性目前来看,河南省产业结构中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服务业总量偏小,现代和新兴服务业相对较弱。2005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  相似文献   

11.
在对河池市金城江区城镇用地扩张态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对金城江区建成区面积与人口和经济指标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表明:人口指标中总人口、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城镇化水平、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对金城江区城镇用地变化产生显著影响;经济指标中第一产业总产值、第二产业总产值、第三产业总产值、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公路里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金城江区城镇用地变化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蚌埠市2006—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STIRPAT模型对蚌埠市碳排放的驱动因子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建成区面积、城市人口数量、人均GDP和重工业比重是影响蚌埠市碳排放量增加的驱动因子,其中城镇建成区面积是首要诱因;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是制约碳排放量增加的因子,其中能源强度的制约作用远远大于能源结构.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控制城乡居民直接碳排放的持续增长,基于LMDI模型,探究了1995—2012年家庭人均收入、家庭规模和家庭户数三个家庭相关因素以及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和碳排放系数对山西省城乡居民直接碳排放的影响,并比较分析城镇和农村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1城镇和农村居民直接碳排放均增长显著,但城镇部分增长速度更快;2家庭人均收入效应为城镇和农村居民直接碳排放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家庭户数效应显著增加了城镇居民直接碳排放,但对农村居民直接碳排放的促进作用微小;能源强度效应和家庭规模效应对城乡居民直接碳排放的抑制分列第一、二位;能源结构效应对农村居民直接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更大;碳排放系数效应对城乡居民直接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均比较微弱。最后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扩张是城市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特征.以成都市中心城区及近郊区为研究区,应用空间分析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区1985年、1995年、2005年、2010年四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尤其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分布及变化规律,从空间发展角度探讨了成都市的扩张过程和特点.结果表明:1985—2010年成都市的城镇用地从152.5km2增加到441.1km2,年增长速度为11.5km2.成都市城市空间扩张方式从沿主城区呈环状向外扩张到点轴式的扩张方式,再到以新城区为主要扩张方式演变;近25年来,成都市城市扩张主要占用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占城市扩张面积的64.43%,其次占用较多的是农村居民点,占城市扩张面积的35%.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经济基础、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愚公移山精神和体制机制优势等方面深入分析,得出济源具备了争当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的条件,提出了打造中原经济区“四区三基地”的发展思路和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和支撑作用;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夯实“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大力推进“十大幸福工程”,促进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大力推进改革创新,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上海市单位面积人口密度和服务设施网点数的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其人口分布呈现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圈层式空间分布格局,且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超市网点的分布与人口分布具有较为一致的空间分布特征,银行网点分布则表现出明显的中心"高—高"集聚.另外,灰熵关联度分析结果也表明,在微观尺度上上海人口分布与服务设施布局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甘肃省城镇体系发展现状,针对城镇体系首位度高,规模等级失衡,职能分工不明确的特点,以点-轴开发理论为主要依据,提出了构建"一心一轴两翼"的省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并就此提出了构建兰州都市圈,"以特大城市兰州为中心,大、中城市为骨干,小城市和县城、重点建制镇为基础,以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为主轴,规模结构整合有序、功能定位优势互补、空间布局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战略,最后就省域城镇体系的构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城乡一体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要充分认识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坚持用工业理念经营农业,切实做到以工补农、以工促农,加快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步伐,努力推动城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程度是反映区域人类活动对土地自然状态改变的综合指标,文章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聊城市2010年变更数据,对其土地利用程度及县乡尺度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聊城市土地利用程度指数为305.70.各县市区土地利用程度介于296.97-311.57之间,县级土地利用程度与农村居民点用地、水工用地和农村人口的相关性显著;乡镇级土地利用程度变化于280.20 358.58之间,与城镇用地、林地、耕地、水工用地、水域、农村居民点用地、其他土地、交通运输用地相关性显著.县乡尺度土地利用程度的联系表现为土地利用程度高的乡镇分布于县城、重点(中心)镇、交通干线沿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