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徐斌 《科技信息》2009,(29):255-256,261
欣赏英语原版电影,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手段。本文通过对美国影片《变人》中台词的举例和分析,结合高职英语教学,探讨了电影欣赏结合课堂教学的特点。原版电影有助于巩固学生的语言知识,深化对语法规则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学习兴趣;学生可以更深入理解英美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同时,观赏电影可以提高学生对西方人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电影片名是一部电影的浓缩和灵魂所在。好的片名翻译,除了要符合语言的规范性,体现原片名的语言特色,达到与影片内容的完美统一,还要兼顾观众欣赏层次的多样性。电影片名翻译既要忠实于原片内容,又要富于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翻译策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听说教学模式显得有些陈旧,不利于学生的听说能力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将英语电影用于听说教学的优势,从影片的选择、影片的课堂播放俩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利用英语电影进行视听教学。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将多媒体电影教学与传统英语教学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将电影教学引入传统英语课堂教学当中能给学生创造更佳的语言学习环境,使课堂教学内容生动、直观、具体,使学生在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提高用英语思维学习语言的能力。文章结合作者的课堂教学实践着重讨论了将电影教学与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结合的方式和方法,包括教学电影的选择、电影课堂教学的设计及师生互动的模式等。  相似文献   

5.
如何将电影应用于英语视听说课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影视欣赏能力成为从事视听说教学工作者所探索的课题.本文结合影视作片的特点,探讨了如何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加工影片并组织课堂教学;并从实际的教学实践出发,试探性地总结该课程的一些教学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王小梅  肖君 《科技资讯》2010,(25):182-182,184
将英文原版电影应用到高职英语教学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既提高了学生的视听能力,又加强了文化教学。文章主要探讨了英文原版电影在高职英语视听教学中的优势、影片选择应遵循的原则,并以电影《狮子王》赏析教学为例,具体阐述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7.
新年伊始,很多同学一定都欣赏了电影大片《英雄》和《哈利波特》了吧,当你被影片中的故事情节所感动,被精湛的画面所吸引,因美妙的音乐而陶醉时,是否意识到你正在观看一部数字电影呢?  相似文献   

8.
陈果 《科技资讯》2012,(16):180-180
《祝福》是鲁迅的一篇经典小说。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既能体现重点,又能够让课堂教学活跃起来,就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本文把电影《祝福》引入教学,让学生在欣赏影片中去思考分析、辩论探究中去学习。  相似文献   

9.
英文原声电影以其声像并茂的立体化表现形式成为英语自主学习最有效的学习资源之一,在语言学习、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潜在教学优势.然而要在自主学习中有效地发挥其优势,还需要对这些电影资源和配套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本文提出了由原声影片欣赏、观后语言实践强化、论坛交流三个模块构成的英文电影自主学习模式,并详细探...  相似文献   

10.
吴昊昱 《科技信息》2009,(33):265-265
英语电影教学由于其自身的特色优势在现代英语教学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学步骤不够细致、深入,使得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本文从英语影片的挑选开始,细致详尽的阐述了整个英语电影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步骤和方法.使得英语电影教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期最大的提高英语电影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伟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1):149-149,159
针对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作为理论依据,重点分析了英文电影欣赏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同时也提出了在教学实践中要克服的一些问题,从而使英文电影教学模式发挥最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浅谈英文电影欣赏对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 《科技信息》2008,(13):267-267
英文电影作为一种艺术作品,反映了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生活习俗以及价值观等方方面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欣赏英文电影,可以使学生摆脱学习英语时的枯燥、单调,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本文从英文电影的优势、英文电影的选择以及如何欣赏英文电影等方面探讨了英文电影欣赏对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节奏”在各种艺术中的内涵的分析,并探讨了以往电影理论中对“节奏”分析的失误,提出并探讨了“叙述性节奏”和“表现性节奏”的概念、内涵及在电影中的具体表现,由此揭示了它们的电影创作及欣赏中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接受美学,把读者接受作为文学演进中一个基本环节与内在动力看待,认为应以作品被读者接受后形成的审美对象为基础,作品价值与作家地位是创作意识与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作者将它引入电影研究领域,提出,在电影研究中,既要对作品进行“历时性”的考察和“共时性”的研究,还应联系观众的“期待视界”去挖掘电影响的“深层涵义”,电影的欣赏是影片与观众的融合,电影的意义则是两者相互作用,推动的结果,理想的电影观众应该是既受历史的局限,又超越历史,并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群体,研究电影时,还应着重关注电影作品各场景之间的空域以及观影中不断的否定,并探索其双重否定性。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普遍滞后,利用英美原版电影进行教学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影片,并具体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6.
陈元惠 《科技信息》2008,(33):191-191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原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后被借用过来,引申用在电影上就是剪辑和组合,表示镜头的组接。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凭借蒙太奇的作用,电影享有时空的极大自由,从而影响影片的节奏。本文从蒙太奇的诞生及发展、蒙太奇的功用、蒙太奇的分类、蒙太奇理论探讨等方面简析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为视听语言教学做点滴贡献。  相似文献   

17.
赵季平先生是我国当代首屈一指的音乐家之一,尤其在影视音乐方面成就颇高。本文将从赵季平先生本人创作的第一部融合京剧艺术、民族乐器和西方交响乐的作品---电影《霸王别姬》的配乐入手,通过对其影片配乐精妙的设计及主题音乐、旋律创作和民族管弦配器技巧的研究,从中窥探作曲家影视配乐中的创作技巧,探求赵季平先生电影配乐中戏曲元素的运用方式和手法,为今后的影视音乐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刘桂仿 《科技资讯》2006,(36):74-74
本文论述了电影课程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包括:让电影内容成为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生动教材;利用电影课程,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利用电影课程,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利用电影课程,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这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19.
电影呼唤精品金章才当前中国电影不甚景气,甚至面临低谷。说到底是电影市场精品太少的缘故。这几年,虽然也出现过一些优秀影片,但毕竟无法在电影市场上形成强烈的冲击波。或问:是不是当今人们不喜欢看电影了?其实不然。君不见,1995年引进十大巨片,不是曾一度使...  相似文献   

20.
英文电影是一种丰富的教学资源,它向我们展示了真实的生活语言。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英语电影的作用,有效调动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借助于英语电影来自主学习英语,整体提升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通过欣赏英文电影,学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对中西方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了文化意识,提高了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