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今天,大约有2700种蛇栖息于世界各地。那么,蛇是怎样起源、怎样进化的呢?这些问题生物学界争论了130多年,至今没有定论。生物学家希望通过研究蛇的化石,再与现代蛇及其亲属的身体结构进行比较。但是,蛇的骨骼纤细、脆弱,不容易石化,留存下来的蛇化石非常稀少。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探索》2011,(12):6-6
科学家近日宣布,已知最古老的南极洲“海隆”化石已被发现。这头8500万年前的蛇颈龙把这种海洋爬行动物在南极洲出现的时间推早了1500万年。化石残块表明这头蛇颈龙不属于此前在南极洲发现的任何同类,这表明当时南极洲蛇颈龙的多样性超过科学家此前的预计。通过椎骨、头骨和鳍状肢的化石残块,科学家推断这头蛇颈龙体长6-7米。  相似文献   

3.
西昆仑库地蛇绿混杂带中早古生代放射虫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周辉  李继亮  候泉林  方爱民  李红生 《科学通报》1998,43(22):2448-2451
报道了在西昆仑库地蛇绿混杂带中所发现的早古生代放射虫化石。为西昆仑库地蛇绿岩的研究提供了古生物资料。  相似文献   

4.
东昆仑布青山蛇绿混杂岩中发现奥陶纪疑源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东昆仑南缘蛇绿混杂岩带布青山段发现中、晚奥陶世疑源类化石,其组合特征为:棘刺亚类(Acanthomorphitae)约占32%,球形亚类(Sphaeromorphitae)约占63%。其中包含有Lophospha-eridium edenense,L.varum,Nothooidium sp.,?Buedingiisphaeridium sp.,Visbysphaera sp.,Strophomorpha sp.等分子;与疑源类一起保存的还有在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地层中常出现的类似具管有胚植物的碎片和与陆生植物亲缘的四分孢子体(Tetrahedraletes)以上化石证据指示含化石的地层时代为中、晚奥陶世,为本区存在奥陶纪蛇绿岩提供了古生物地层佐证,并迫使地质学者重新审视本区乃至东昆仑南缘蛇绿 混杂岩带的地层组成及本区乃至青藏高原北部大地构造格局和演化。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探索》2006,(6):4-4
一项新研究结果显示,蛇是向一种远古蜥蜴学习从而变得“恶毒”的,而当今蜥蜴家族中能够制造毒液的“恶毒者”决非只是美国西南部的大毒蜥和墨西哥须蜥。科学家比较了蜥蜴和蛇的毒液基因,发现有6种毒素在这两者的毒液中都存在。化石证据表明,蛇和蜥蜴的制毒能力都源于一种生活在  相似文献   

6.
1994年,加拿大矿工在艾伯特省发现了一具体长260厘米、保存非常完整的远古爬行类动物化石。古生物学家直到最近才证实,这是一种此前从未发现过的蛇颈龙。蛇颈龙是和恐龙同时代的一种爬行类,生活在大约2.05亿年前~6500万年前的海洋中。科学家迄今对蛇颈龙的了解仍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7.
英国皇家学会杂志《生物学通讯》最近披露,法国科学家在中国发现了一块1.2亿年的古老化石,其中有一只长着两个头颅的爬行动物幼仔。这项发现为蜥蜴、蛇和、等爬行动物中容易出现双头畸形现象提供了最古老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赣东北浅变质岩系中微体古生物化石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杨晓松 《科学通报》1997,42(4):409-412
赣东北浅变质岩系包括双桥山群、上墅群(后更名为登山群)和漆工群(现称之为蛇绿混杂岩),其时代归属于中、晚元古代。本文报道了作者最近在该区浅变质岩中所发现的早古生代微体古生物化石,并就这一发现的大地构造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冰冻蛇:爱尔兰地区有一种冰冻蛇,在寒冬季节,当地的老人常把直挺挺的冰冻蛇当成手杖来用,有的居民还把盘卧冬眠的蛇串编成门帘,用来挡风。直至春暖花开,这些“手杖”、“门帘”就悄悄地离去了。  相似文献   

10.
最近,科学家在挪威极地岛上发掘出一头远古巨型海洋爬行类动物的部分骨骼化石。根据骨骼大小推算,这头生活在1.5亿年前的“巨无霸”的牙齿竟然有黄瓜一般粗,体长达15米。据推测,这是一头上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蛇颈龙。上龙是蛇颈龙的一种,但它跟其他所有的蛇颈龙都很不相同。蛇颈龙通常头部较小,颈子长长的,鳍状肢大大的,而上龙却颈子短短的,  相似文献   

11.
在翼龙研究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研究者都推测其为卵生,直到2004年先后报道的三枚来自早白垩世含有胚胎的翼龙蛋才证实了翼龙的确为卵生。之后,在晚侏罗世燕辽生物群中发现一件悟空翼龙类的标本,在其体外腰带附近和体内共发现了两枚大小相当的翼龙蛋,据此了解到翼龙具有双侧功能性输卵管,不同于现生的大多数鸟类。在中国新疆哈密首次报道了5枚早白垩世的三维立体保存的翼龙蛋化石,对其中一枚蛋化石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证明其与现生锦蛇蛋的蛋壳结构十分相似,具有一层薄的钙质外层和一层厚的壳膜层。在今后的考察中,有望在新疆哈密地区发现三维立体保存的含胚胎的蛋化石,并在翼龙胚胎发育方面取得重要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磷酸盐化原肠胚化石在瓮安陡山沱组磷块岩中的发现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尹崇玉  岳昭  高林志 《科学通报》2001,46(12):1036-1039
通过醋酸浸泡法,从贵州瓮安陡山沱组磷块岩含化石的残渣中挑选出磷酸盐化实体化石,鉴定为磷酸盐化原肠胚化石,与大量已报道过的后生动物休眠卵和胚胎早期发育阶段的卵裂球共生。化石形态为扁球形,大小与已报道的胚胎化石相似,中间发育一向内洼陷的孔状结构,呈现由囊胚内陷向原肠胚过渡的形态特征。这一发现使目前争议较大的陡山沱期动物胚胎化石得到进一步确认,为研究相关化石的亲缘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资料。  相似文献   

13.
蛇,具有精准、警猛、尖锐、畅滑和灵巧的特征,作为冷血动物,凉意是蛇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显著标志。秋神日蓐收,左耳盘着一条蛇,收获是一年的大喜,耳朵上的蛇寓意着繁衍后代,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4.
正paleontology古生物科学家在马达加斯加岛上发现了一具7000万年前的两栖动物化石。通过对化石骨架形态的分析,考古学家认为这种史前生物是一种巨大的蛙,并称其为"恶魔角蛙"。他们推断,恶魔角蛙的体长可达0.4米,体重可达4.08千克。相比之下,现存的最大活体蛙——霸王蛙的体长比恶魔角蛙短0.1米,体重也比后者轻0.45~0.9千克。考古学家分析认为,恶魔角蛙的食物来源很多,包括鸟类、蜥蜴、蛇和小型哺乳动物等,一旦有机会,它们还会捕食小型鳄鱼甚至恐龙幼龙,  相似文献   

15.
卫青 《大自然探索》2001,(6):80-80,F003
远古时代的生物遗体或生物生活痕迹在埋入土中千万年后,被完整地挖掘出来,就成为了化石。骨骼、贝壳等坚硬部分成为化石的数量很多,此外,也有动物足迹和植物的化石。有趣的是,当矿物渗入化石之后,自然物质就“升华”成了艺术品,展现出源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化石内在美。不信,就往右看。  相似文献   

16.
远古时代的生物遗体或生物生活痕迹在埋入土中千万年后,被完整地挖掘出来,就成为了化石。骨骼、贝壳等坚硬部分成为化石的数量很多,此外,也有动物足迹和植物的化石。有趣的是,当矿物渗入化石之后,自然物质就“升华”成了艺术品,展现出源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化石内在美。不信,就往右看。 ①硅化木 (三叠纪,美国 亚利桑那州) 该化石是一株2亿多年前的树的一部分。当树木倒下后,硅液(SiO2)渗入树木,穿过细胞壁,结晶为石英,最终形成硅化木。该化石中央明亮的弧形部分主要由褐铁矿(Fe3O4)构成,其余略带紫色的部分…  相似文献   

17.
视野     
<正>敢吃鳄鱼的超级蟒蛇古生物学家最近宣布,他们在哥伦比亚北部发现的化石证据显示,一种生活在6000万年前的超级大蟒蛇——泰坦蟒,是迄今为止存在过的全球身体最长的蛇,其体长可达14米。更惊人的是,这种蟒蛇的猎物中竟然包括一种身长超过2米的远古鳄鱼近  相似文献   

18.
复仇的蛇头     
前年夏天,我、我丈夫和工程师铁人因为公事来到了大蛇岭。进山后,我们临时住在山上一家远搬他乡留下来的老房子里。刚安顿下来,山下蛇坪村的胡村长就给我们送来一篮鸡蛋,并要我们藏好,说庙里的土地神像下住着一条老蛇,可别让它偷吃了。铁人是一位老地质工程师,生性豪爽,不仅找矿经验丰富,还是一个捕蛇能手。他大笑着说,管它老蛇还是嫩蛇,只要它胆敢偷吃鸡蛋,我就把它宰了。胡村长讪笑着说,你们最好别惹它,这家伙成了精的。  相似文献   

19.
最近,科学家首次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史前森林的树桩和树叶化石,这些化石为科学家了解南极大陆在2.5亿年以前的气候状况提供了依据。通过测量这些化石树干的直径,可知这些  相似文献   

20.
送毒蛇回家     
莽山烙铁头蛇是一种巨型毒蛇,长2米多,重8.5千克,是我国已知毒蛇中最大的。现存仅300—500条,在1998年出版的《中国两栖与爬行动物专辑》中,它被列为濒危等级中的“极危”。 作者陈远辉是莽山烙铁头蛇的发现者,本刊在2000年第10期曾登载他的 《追踪神秘小青龙》一文,该文讲述了发现莽山烙铁头蛇的曲折过程。继后,作者又进行了艰苦而卓有成效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在几乎没有任何科研经费的情况下,他省吃俭用,并冒着危险将该蛇放于家中养殖,观察和研究它的各种习性。在本文,作者讲述了他如何成功地人工孵化出了莽山烙铁头蛇并将它们放归自然。作者的惟一心愿就是不要让我国的这一珍稀物种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