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居住区建设如火如茶,数量巨大且质量明显提高,充分展示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建筑业的繁荣,这也是广大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标志。人们过去最关心的是住宅使用面积的增加。随后转向关注室内环境,现在普遍重视居住区的室外环境和景观。房地产商千方百计地运用居住区的景观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住区的景观设计已成为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2.
依据沈阳铁西区工业迁出地域34个新建居住区的用地结构、容积率、人口数量、景观特征、服务设施的调查数据,分析2002—2010年期间建设用地类型转化、居住区用地结构,结论是:住宅、道路和绿地成为工业迁出地域主要的景观类型;景观斑块破碎化程度降低,形状更加规则;工业建筑向住宅更新是城市景观的主要转化,绿地景观以草地为主;住宅向垂直方向扩张,低层建筑减少;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密度大;停车位严重不足,道路出行不畅,居住区用地结构需要优化.最后,提出了居住区土地利用优化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3.
张忻 《工程与建设》2009,23(5):639-641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做为城市景观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类型,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文章根据现代城市新建居住小区的特点,提出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充分考虑人的主体因素,并注重小区空间、绿化景观设计,探讨了城市居住小区绿地景观环境设计的原则,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理念所创造出来的景观生态模式,能够完善城市居民住宅及城市生态系统。提高城市居住区环境的质量。美丽宜人的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亦能够提升城市的区域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5.
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宅区环境设计经历了一个破坏一认识一重塑的过程。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人们对居住区环境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住区景观的营造。应当符合生态原则、经济原则和文化艺术原则。本文就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发展历史与存在问题,居住区园林绿化和水景景观设计的特征与要求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王峰  李成胜 《科技信息》2008,(33):156-156
近年来居住区景观环境倍受房地产开发商和居民的重视,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将通过景观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调研的方式来研究居住区景观设计如何与建筑协调发展,并使景观设计成为建筑设计的延续。  相似文献   

7.
郭珩 《科技资讯》2010,(21):159-159
文章从植物配置、景观建筑、景观小品、环境设施、环境色彩和材料质感等方面分析了居住区主题景观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综合分析了当前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的特性以及使用人群的行为特征与景观安全性设计的关系,探讨了景观设计对于改善区域安全性所起的重要作用,简要概述了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时需要考虑的有关安全性保障的交通、道路、儿童游戏空间及临近建筑的活动空间等,认为景观设计师应担负其所设计区域安全性保障的社会责任,具有人文关怀的景观设计是未来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刘今  贾鑫 《科技资讯》2010,(26):144-144
居住区景观环境应该与建筑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中,按照景观设计的要求,采用多种规划手法才能提高居住区的整体环境,这样环境才能成为优美的环境,家园才能成为人性化的家园。  相似文献   

10.
陆和峰 《工程与建设》2011,25(5):615-617
结合居住区规模的不断加大,浅谈住宅区环境、空间的营造以及住宅区内配套工程的配置。从住宅建筑的不断发展,对住宅区环境空间的重新思考,以为人们创造舒适健康的建筑环境,从而使城市环境空间质量更符合人类生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景观设计自90年代初期被引入我国规划建筑界以来,主要分为景观设计和夜景观设计两大部分。景观设计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中档次上水平的一个重要标签。景观设计大到城市的总体形象设计,具体到城市节点如城市广场、城市公园、滨河路、街区景观、街头绿地、居住区环境设计等等,几乎涵盖室外造型艺术的一切。尤其随着社会精神、物质文明的日益提高,夜景观更是形象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与城市夜景观的概念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城市夜景观概念是对城市景观概念的补充,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天安门广场、兰州滨河40公里风景线)。由此可见在未来城市建设中应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文化及生态环境将是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密集高度发展的时代,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住宅设计应该在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环境和室内环境设计的综合创新营造,只有不断深化“以人为本”创造文明居住环境的设计理念,创新营造出居住区及住宅建筑的时代精品。  相似文献   

13.
孙世传 《科技资讯》2007,(18):136-137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使城市居住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外延的扩大和内涵的丰富上.特别是居住区景观设计思想的确立,使居住区环境演化出现了新的趋势:从小区绿化模式走向景观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居住区的整体景观环境成为继建筑质量后的第二选择标准。园林景观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包含在城市的发展中,并随着城市的变化和需求不断提高。在未来,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综合考虑居民生活和绿色城市的需求。设计多元化和以自然为中心的环境设计理念,使得城市生活更加美好。本文分析了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时代,人性化、生态化、个性化的居住区景观设计是一种本质性的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法。通过对中山雅居乐英伦花园景观设计的案例分析,体现出如何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实现人性化、生态化、个性化的设计理念,以满足居住区景观发展的本质需求。  相似文献   

16.
汪东海 《科技资讯》2007,(20):178-178
在现代建筑中,开放式居住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开放式居住区景观是开放式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起到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开放式居住区景观设计在21世纪开始以后有其快速发展的趋势,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通过对开放式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提出其所要遵循的原则,希望对建筑设计中涉及开放式居住区景观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伟 《科技资讯》2006,(17):40-41
本文将“自然”性的理念融会到景观设计中,阐述中从多方面充分体现居住区景观环境的自然性;展示景观环境的个性;突出景观环境的时代性和适应性等,让园林绿化在城市居住区内实现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现有建筑景观的改造和规划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深刻了解建筑景观与人的精神需求的关系,将更加有利于景观设计的发展.理解建筑景观的功能和隐喻性的特征,结合建筑景观的背景环境,运用其设计与分析的基本原则对改造建筑景观、城市建设和改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用AHP建立居住区景观设计适宜性评价模型,促进景观设计质量的提高。要素层由模拟景观、水景、设施、照明、建筑、场所、植物等7个指标构成,指标层由协调、逼真、水质、水量、形态、设施数量、类型、舒适、安全、景观、节能、功能、造型、建筑数量、面积、空间、人性、艺术、生态、乡土等20个指标组成。结果表明:设施、场所和植物对居住区景观设计有较大的影响,各要素层下的指标对要素层的贡献也各有不同。景观设计师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胡慧 《工程与建设》2002,(1):22-23,21
高层建筑出现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中叶得到迅速发展,逐渐遍及到世界各国.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小高层住宅建筑成为一些大中城市建筑活动的重要内容.这种以小高层住宅建筑为主体的居住区,在社区环境的设计上颇具特色,套型及公共部位的设计灵活多变,其安全问题及结构体系设计,也与以往的多层住宅建筑有许多不同的方面.下面就此作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