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恒温恒湿条件下对素混凝土徐变柱在不同加载龄期下进行短期持荷试验,得到了混凝土圆柱体早期收缩徐变规律,对比了不同加载龄期下混凝土圆柱体早期徐变性能差异性.试验表明:混凝土早期收缩应变随时间逐步增大,收缩应变率变化较小,早期体外收缩应变较体内收缩应变要大,体内外收缩应变差值随着时间有增大趋势;混凝土早期徐变系数随持荷时间而增大,徐变增长速率逐步减小,混凝土圆柱体体内实测徐变系数较体外实测徐变系数偏小;在持荷初期阶段,加载龄期越大,徐变系数越小,徐变系数增长速率越快.  相似文献   

2.
在恒温恒湿的实验室内进行混凝土受压柱的徐变试验.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徐变应变随时间发展的曲线对配筋混凝土与素混凝土的徐变应变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普通钢筋能有效地抑制混凝土徐变.基于实测徐变应变数据提出了较精确的混凝土徐变系数预测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获得了普通钢筋对混凝土构件徐变影响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13根外加剂的密闭混凝土试件的徐变试验研究,其中9根为徐变试件,4根为收缩试件.试验结果与ACI-209R的计算结果对比表明,二者规律吻合较好,ACI-209R模型基本可用于有外加剂的密闭混凝土的徐变的预测.利用回归分析,对ACI-209R的模型进行了修正,可得出更精确的计算结果.同时,对不同应力强度比对相同试件的影响进行了观察,提出了考虑应力强度比影响的徐变公式.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13根外加剂的密闭混凝土试件的徐变试验研究, 其中9根为徐变试件, 4根为收缩试件. 试验结果与ACI-209R的计算结果对比表明, 二者规律吻合较好, ACI-209R模型基本可用于有外加剂的密闭混凝土的徐变的预测. 利用回归分析, 对ACI-209R的模型进行了修正, 可得出更精确的计算结果. 同时, 对不同应力强度比对相同试件的影响进行了观察, 提出了考虑应力强度比影响的徐变公式.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我国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模型、MC2010模型、ACI209模型、B3模型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公式,计算分析了上述模型对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收缩徐变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上述模型对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基本徐变预测精度较高,但对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收缩预测与实验数据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已有文献数据,提出了考虑骨料含水率影响的MC2010修正模型.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表明,修正模型对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收缩变形的预测精度更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低模量合成纤维对混凝土基本徐变的影响,进行了3种不同掺量低模量合成纤维混凝土徐变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相关预测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低模量合成纤维的掺入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影响较小,但会增大混凝土的基本徐变。相对于未掺纤维的混凝土试样,0.8 kg/m3、1.2 kg/m3和1.6 kg/m3掺量的混凝土试样的徐变度分别增加了7.9%、10.1%和10.0%,徐变系数分别增加了15.3%、17.2%和1.9%,单位应力下的总压缩应变分别增加了1.1%、2.3%和8.9%。混凝土徐变度实测结果与ACI 209R模型的吻合度最高,与CEB FIP模型的吻合度次之,但两者均无法直接用于低模量纤维混凝土基本徐变的预测,公式相关参数需要依靠短期测试进行回归,GL 2000模型的误差较大,不适用于低模量合成纤维混凝土徐变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设计不同掺量的粉煤灰单掺和粉煤灰加矿粉复掺(比例按1∶1)两种系列共10组试件,研究其对再生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量的粉煤灰单掺能有效地抑制再生混凝土徐变的发展,当掺量分别为40%和30%时,对再生混凝土的总徐变和基本徐变抑制效果最优;粉煤灰加矿粉复掺与粉煤灰单掺相比具有相似的规律,且对再生混凝土徐变的抑制效果更佳.以ACI209R徐变预测模型为基础,考虑再生粗骨料、粉煤灰单掺和粉煤灰与矿粉复掺掺量的影响,提出再生混凝土的徐变预测修正模型.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预测模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前预见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对结构物使用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CEB-FIP模型、ACI模型、BP模型和GL—2000模型等方法对混凝土的收缩、徐变进行计算分析,且对相同条件下各种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混凝土收缩应变对构件理论厚度比较敏感,而徐变系数对构件理论厚度敏感度较小,混凝土徐变效应随着加荷龄期的增加而减小;当加荷龄期由3d增加到28d时,混凝土的的徐变效应终值减小80%左右;收缩徐变效应对环境平均相对湿度比较敏感,当环境平均相对湿度从50%升至80%时,徐变系数减小近30%,而收缩应变减小达50%,比较而言,环境相对湿度变化对混凝土收缩效应较徐变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9.
ACI 209R-92和CEB-FIP MC90是钢管混凝土拱桥徐变效应计算时常用的两种徐变系数模型.通过对比ACI 209R-92和CEB-FIP MC90两种徐变模型的差异与共同点,运用有限元软件计算钢管混凝土拱桥实桥在这两种徐变模型下的徐变效应.对11座钢管混凝土拱桥从空钢管合龙至成桥10年后的计算分析表明,两种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异基本小于5%.CEB-FIP MC90模型为工程人员所熟悉,推荐国家规范《钢管混凝土拱桥技术规范》采用.  相似文献   

10.
钢骨混凝土柱结构已被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结构中,但是,关于这类柱结构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由于混凝土的徐变和收缩引起的与时间相关的力学特性的研究还很少.开展了钢骨混凝土短柱在长期轴向荷载作用下相关特性的试验研究,获得了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导致的长期轴向变形曲线.基于该实测曲线的分析表明,采用ACI 209的收缩模型和CEB-FIP90的徐变模型,利用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可以较好地模拟钢骨混凝土柱在长期轴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准确预测侵蚀环境下在役钢筋混凝土梁的长期变形规律是保障其结构长期性能与耐久性能的重要方面。通过不同荷载水平与氯盐腐蚀环境耦合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长期变形试验,研究了腐蚀环境下梁长期挠度增长的规律,采用ACI209R预测模型分析梁试件的长期挠度,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荷载-氯盐腐蚀环境下,试验梁的挠度持续增长。初期增长较快,10d后增长速率变慢,150d后进一步变缓,300d后由于腐蚀程度增大,挠度发展又出现增长加快趋势,耦合作用效果明显。荷载水平对腐蚀环境下混凝土构件的挠度变形影响明显,干湿交替环境使挠度发展出现波动趋势。由于ACI209R预测模型未考虑钢筋锈蚀的影响,其计算结果并不能与试验结果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2.
针对混凝土桥梁剪切徐变问题,提出基于两点加载梁的剪切徐变测试方法。阐述了剪切徐变的测试原理,并推导剪切徐变系数的计算公式。采用数据补偿对温度及收缩的影响进行物理排除,对传感器的布置方案及数据误差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三组不同加载等级的试验梁为例,测试了混凝土梁的剪切徐变特性并给出规范系数的修正值。试验结果表明,我国现行规范对于轴向受力混凝土的徐变系数规定是可行的,剪切徐变系数则需乘以2.5~3倍的放大系数;三系数徐变公式修正法可为相关实验和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水灰比为参数对水泥浆的力学性能和徐变特性进行了基础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浆的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均随水灰比的增加而降低,外界环境(温度和湿度)对水泥浆的徐变影响不大.在此试验基础上,通过研究水灰比和水泥浆徐变函数(单位应力作用下弹性变形与徐变应变之和)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水泥浆和砂浆徐变函数的预测模型.对配合比为m(水泥)∶m(水)∶m(细骨料)=0.5∶1∶1.49的砂浆徐变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砂浆徐变函数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砂浆的徐变发展过程.模型再生混凝土的徐变试验证明,老砂浆的存在是再生混凝土徐变增加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大跨径混凝土梁桥在长期变形分析时剪切徐变的影响,针对剪切徐变系数的取值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扭转的剪切徐变试验装置和测试方法,并开展三组混凝土试件的剪切徐变试验研究;获取375 d的徐变系数曲线,利用现行规范模型的参数修正,对剪切徐变的发展规律进行分析,并通过有限元对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扭转的剪切徐变试验装置可对构件进行有效加载;通过扭转剪切得到的徐变系数计算公式可用于试验数据分析;C30混凝土试验剪切徐变终极值为规范轴压徐变终极值的2.26~2.63倍,剪切徐变在受荷早期的发展低于轴压徐变,但后期逐步加速;受扭构件等剪切影响显著的结构徐变计算应考虑剪切徐变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为准确计算混凝土收缩变形在受到内、外部约束情况下产生的拉应力,评估混凝土收缩开裂风险、提高结构物耐久性,该文基于浇筑后混凝土的约束应力及应变试验,研究了混凝土约束状态下的拉伸徐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约束状态下的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流动徐变变形,建立在压缩徐变试验基础上的传统徐变模型不能够精确预测约束状态下混凝土的应力发展。研究根据混凝土实测约束应力-应变数据对传统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更能代表实际工程情况、能够用于混凝土约束应力计算的徐变及松弛模型。  相似文献   

16.
人工砂制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石粉,这些石粉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试验研究了7种石粉含量(12%、15%、18%、20%、22%、25%、28%)的人工砂混凝土的收缩性能,根据试验结果评估了目前4种常用的混凝土收缩预测模型,即中国建科院模型(1986)、CEBFIP模型(1990)、GZ 1993模型以及GL 2000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GZ 1993和GL 2000收缩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在此基础上,引入石粉影响系数分别对GZ 1993和GL 2000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高石粉含量人工砂混凝土的收缩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7.
采用硫铝酸盐自应力水泥配制的膨胀混凝土代替普通混凝土浇筑于钢管中形成了钢管自应力混凝土结构,对7根钢管自应力混凝土短柱试件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考虑了自应力的初始约束效应,基于ACI209委员会推荐的混凝土徐变系数,采用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对试件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曲线进行了计算,试验...  相似文献   

18.
结合北京地铁13号线八达岭高架桥中预应力混凝土高架桥连续箱梁的实桥变形观测试验,以试验数据回归分析了基于综合时效的梁体后期变形.分析结果表明:统计回归所得的时效变形系数,其早期值比按我国铁路规范及ACI(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规范修正式计算所得的徐变系数略偏大,终极系数却偏小,同类轻轨高架桥梁结构后期变形按规范设计有足够的安全保证,但应严格控制早期时效变形.所提出的回归分析方法可为轻轨桥梁后期变形的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体外预应力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徐变性能,制作了2根模型梁,通过205 d的持续静态观测,得到其徐变应变和徐变变形的变化规律;采用徐变率法,结合不同的混凝土规范进行了徐变效应的分析,理论结果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并针对徐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相对普通混凝土箱梁而言,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能有效减小长期徐变引起的反拱.  相似文献   

20.
新老混凝土组合梁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预应力作用下新老混凝土组合梁混凝土收缩徐变的试验研究,包括组合梁的挠度-时间曲线、混凝土应变-时间曲线及预应力损失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在预应力作用下组合梁的挠度、混凝土应变、新老混凝土界面间的应变差、截面曲率随时间的增长明显增加.虽然界面间的混凝土应变差值在逐渐增加,但是滑移值较小,界面间的粘结可靠.预应力前期的损失较大,随着时间的增长,损失逐渐减小.采用规范给定的混凝土收缩徐变模型分析了预应力损失.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随时间变化的换算弹性模量建立了新老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有限单元法,为了验证建立的有限单元法的正确性,对试验梁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有限单元法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