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晓阳 《科学之友》2006,(12):18-18
当我们正在为夏日的高温而烦恼的时候,当不少科学家正在绞尽脑汁为地球降温的时候,俄罗斯的一些科学家却发出惊人的预言:6年后地球开始降温,50年后地球进入“冷冻时期”,极地居民将被迫迁移。  相似文献   

2.
全球变冷后,冰雪覆盖区将扩大当我们正在为夏日的高温而烦恼的时候,当不少科学家正在研究为地球降温的技术绞尽脑汁的时候,俄罗斯的一些科学家却发出惊人的预言:6年后地球开始降温,50年后地球将进入“冷冻时期”,极地居民将被迫迁移。俄罗斯科学院天文观测总台的科学家们表示,近年来人们过度关注人为活动对气候的改变,而忽略了太阳本身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人们把全球气温的上升归咎于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臭氧层被破坏等环境因素,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人类的活动比起大自然自身的变迁来说简直不值一提。俄罗斯太空研究室主任哈比布洛·阿…  相似文献   

3.
动态点击     
《科学24小时》2011,(11):50-51
科学家欲用空中喷雾反射阳光给地球降温 英国科学家目前正在想方设法重新把阳光反射回太空,给地球进行人工降温,以解决全球变暖问题。英国一个科研组打算进行全球第一项地球工程实地试验,用来检测解决全球升温问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地核风暴     
当地球的邻居金星和火星正时刻遭受着来自宇宙的致命辐射的时候,地球却在地球磁场这个“大盾牌”的保护之下平安无事。但是科学家最近发现,地球内部似乎正涌动着一场巨大的风暴,这场风暴正在使地球的磁场不断弱化,也许再过1000年,地球磁场就可能消失。这对地球来说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5.
谢懿 《世界科学》2009,(5):19-21
当去年10月发现的一颗名为2008TC3小行星正迎头撞向地球豹时候,科学家们便有了第一次从头到尾研究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国际科学家组织预言,2100年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上升华氏2-11度,海平面可能上升2英尺。科学家甚至推测,其后果将造成地球自转的速度稍稍加快,正在后退的冰川也将消失。一些地区在发生大规模水灾的同时,另一些地区将遭遇严重的干旱。继后,人类将面临普遍的水源缺乏,  相似文献   

7.
新知短信     
北极偏转使极光移位科学家发现地球的北极磁极正在快速地偏转,目前,它正在从北美洲北部顺时针转向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科学家介绍说,地球极地的磁场来自地核储存的流动液态铁,如果地球按照现在这个速度继续偏转,那么北极就将转出北加拿箭头所指是位于人马星座A区域的一个巨大黑洞大,转向西伯利亚地区。这样一来,处于北美洲与西伯利亚交界处的阿拉斯加很可能将在未来50年后失去特有的景观——“极光”奇景,由西伯利亚和欧洲北部地区取代。目前,科学家还不能找到北极偏转的真正原因。但是科学家猜测,地球正常的震动会使北极再次返回到加拿大…  相似文献   

8.
“正在变暖的地球将产生严重的后果。”我们已经看到过许多媒体对此作出的大量报道,同时也有一些科学家坚持认为,有理由向人们发出这种警告。但另一些科学家却指出事实可能还有它相反的一面:地球也许正在变暖,即使如此,客观地讲地球变暖对自然环境也未必是个坏事。通过对历史气候的研究,科学家们已经指出地球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远比现在温暖的暖气候期。据俄勒冈科学与医学研究所提供的报告,公元900-1300年,当时地球的气温也升高了1.5℃。学者们将这一时期称作“中世纪最适生长期”,这也是地球史上最适合人类生存的时期之…  相似文献   

9.
为应对全球变暖严峻形势,科学家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各种地球降温方案,其中不乏颇有创意者。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一下:我能为拯救地球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0.
地球的平均温度正在慢慢升高,这已经是人们的共识了。全球变暖已经开始破坏我们的环境,带来越来越多的灾害。人们却对全球变暖没有一个有效的抵御措施。每年都会听说一两个异想天开的招数来应对全球变暖,开始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觉得匪夷所思,有点旁门左道的意思,甚至有人会说这些招数很幼稚。但是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形式,现在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认为应该严肃看待这些给地球降温的奇招,以作为应急之用了。第一招:给大海补铁为什么要给大海“补铁”?这倒不是因为大海“贫血”,而是为减缓全球变暖作贡献。鲜为人知的一个事实是,地球上约50%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日益严重,这几年来地球像发高烧一样,一些地方的气温升到历史最高点,地表板裂,缺水严重……给人类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然而,科学家们正在苦苦思索,并开出了一剂剂紧急“降温药”:在地球轨道上安装“遮阳伞”,让地球“凉快”下来;给天空“修补”云朵,让它们将更多的太阳光反射到太空中;或是在海洋中培育更多的浮游生物,让它们吸收更多的温室气体……  相似文献   

12.
庄稼枯萎,牲畜死亡.2010年中国西南的春季大旱让科学家确信:不断变化的气候是影响古代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天,由自然和人类活动综合导致的降雨和气温格局正在全球范围内发生改变,但是我们很难预判这些改变会反过来怎样影响我们:地球的气候变化本身就很复杂,当它与生物系统、人类社会活动交互作用的时候,准确的预测就会显得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3.
文澜 《科学之友》2005,(6):20-20
地球在遥远的过去发生过多次物种大灭绝,这种灭绝一次次地将地球生物推向绝境。科学家发现,物种灭绝并不是源于什么突发事件,而是有规律可循的。而目前地球正处在物种大灭绝周期。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文章,阐述了地球物种大灭绝的周期性。科学家发现当今地球正处在物种大灭绝周期——地球生物随时可能再经历一次物种大灭绝。  相似文献   

14.
地球的平均温度正在慢慢升高,这已是人们的共识了。全球变暖已经开始破坏我们的环境,带来越来越多的灾害。然而,目前人们却对全球变暖还没有一个有效的抵御措施。每年会听说有一两个异想天开的招数来应对全球变暖,开始的时候大多数人觉得有些匪夷所思,有点旁门左道的意思,甚至有人会说这些招数很幼稚。但是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形势,现在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认为应该严肃看待这些给地球降温的奇招,以作为应急之用了。第一招:给大海补铁为什么要给大海“补铁”?这倒不是因为大海“贫血”,而是为减缓全球变暖作贡献。鲜为人知的一个事实是,地球上约50…  相似文献   

15.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许多年。当我们辛勤开拓,发展农业、建造城市、发明复杂语言,甚至向其他星球发射信号的时候,环顾四周,我们很难相信这一切会有尽头。但科学家们却说,在地球上曾经出现的物种中,99%已经灭亡,轮到我们人类的时候只是个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16.
雨林将二氧化碳转换成氧气,对地球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上20%以上的氧气是在亚马孙而林中产生的,亚马孙雨林因此被誉为"地球之肺".遗憾的是,当我们开始认识到亚马孙丛林对人类的价值的时候,我们也正在逐渐失去地球上这块最大的藏宝之地.  相似文献   

17.
2012年,英国一个科学家小组宣布,根据该小组的最新计算机模拟实验结果,28亿年后,太阳将膨胀成为一颗红巨星,届时地球上所有的复杂生命都将消亡,只有微生物将继续统治地理10亿年。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们预言,数十亿年后的地球将不再是人类生存基地,它将经历一场宇宙大劫难。即使人类将采取有效对策躲避或消除那些有可能同地球碰擅的小行星,而且又侥幸经历下一期冰河期仍幸存,宇宙的其它变化也将使人类生活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甚至会使地球毁灭。地球的昼夜变长科学家们指出,地球自转速度每天减慢百万分之一秒,3.5亿年前地球的一天为22小时。地球与月亮彼此以万有引力的法则相互作用着,但月亮距地球越  相似文献   

19.
当宇航员遨游于太空时,最让他们叹为观止的便是遥望人类居住的蓝色星球。尽管白云缭绕,但宇航员们仍然会兴奋地指点着自己的家乡在哪里。要看到地球的全貌,只有在太空中才能做到。为了让一般人也能体会到宇航员肉眼观察地球时的那种激动心情,美国科学家最近合成了一幅如图所示的地球高清晰度数字照片。科学家利用地球卫星观测到的数据,在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的帮助下,制作了这幅壮观的地球图片。为了使立体感更强,科学家们在图片制作时将山脉的高度和海洋的深度夸大了50倍。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强大的飓风正在逼近北美洲西海岸,而…  相似文献   

20.
仅在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发生的10年前,圣安德烈亚斯断层(San Andreas Fault)才被发现,但这一发现改变了科学家对地震成因的看法。一个世纪之前,当安德鲁·劳森(Andrew Lawson)刚开始在这个领域进行探索的时候,当时的人们都一直认为地震只是地球生态中的偶然事件——那时的教科书将地震描述为“地球表皮不明原因的颤抖”。发现圣安德烈亚斯断层1890年,劳森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在那个时候他开始对周围的地质环境感兴趣,并立即被旧金山南面海岸山岭(CoastalRanges)的地质状态所吸引。30年前(1860年),乔赛亚·惠特尼(Josiah Whitney)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