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自古以来人类就对月球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关于月球的神话传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这位邻居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入……神秘的月球背面1609年,伽利略用望远镜观测月球,指出月面上存在暗色和浅色区域,1840年,第一张月球照片被美国人德雷珀拍摄下来。但是,不管是伽利略用望远镜看到的月球,还是德雷珀用相机拍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探索》2011,(1):8-8
人们常说“银色月光”,而一项新研究揭示,2009年美国宇航局一艘撞月飞船在月面上撞出了数量多得出人意料的银和汞(也就是水银)。以前在阿波罗登月宇航员带回地球的月球岩石中也曾发现过这些金属,但它们的数量很少。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1月31日,一场精彩的"天狗吃月亮"在天宇上演。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可以观测到这次月全食的全过程。月全食最大的看点就是红月亮,有时候也被称为"血月"。虽然全食阶段月球会深入地球本影,但地球的大气层还是会把一部分太阳光折射到月面上。其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光会被散射掉,最终照到月面上的只有波长较长的红色光,因此全食阶段的月球是红铜色的。  相似文献   

4.
无限憧憬     
神话里的广寒宫虽然并不存在,未来的月面却将异彩纷呈,各种各样的新式广寒宫——月球基地将星罗棋布地出现在月面上。那么,这些基地将会是什么模样呢?  相似文献   

5.
神话里的广寒宫虽然并不存在,未来的月面却将异彩纷呈,各种各样的新式广寒宫——月球基地将星罗棋布地出现在月面上。那么,这些基地将会是什么模样呢?  相似文献   

6.
月之诱惑     
月球上有丰富的资源可以被用来建设理想的月球基地.首先,月球上具有丰富的矿物资源.月面上拥有地球上的全部化学元素,月岩中含有60多种有机化合物,其中静海石等5种矿物还是地球上所没有的.月面上覆盖着5-10米厚的浮土,浮土中含有月球基地建设和生产所需的氧、硅、铁、铝和镁等元素,其中铁、铝和镁的含量比地球上还多.这些宝贵的矿物资源对于月球基地建设和生产有着极大的意义.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出来的产品,可源源不断地供应月球基地建设和航天站所需,对于进一步开发月球基地、载人上火星和开拓太空疆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除此以外,月球上还有100万-500万吨核聚变原料3氦,这是建设核电站的重要原料.有了这些原料,建设发电、制氧、炼铁和玻璃制造等航天工业就不必担心"无米下锅"了.  相似文献   

7.
登陆月球和火星是人类的梦想。1970年11月17日,人类的第一辆“月球车”1号由苏联发射登陆月球。美国第一辆载人月球车“巡行者”1号,在1971年7月26日由“阿波罗”15号搭载到月球。宇航员斯科特和艾尔文第一个驾驶“巡行者”1号月球车在月面上巡视。美国第二代火星车“勇气”号和“机遇”号,可谓劳苦功高。  相似文献   

8.
若然 《科学24小时》2013,(6):56-56,F0003
<正>前苏联月球探测器从1958年至1976年,前苏联先后发射了24个"月球号"探测器,18个完成了探测月球的任务。其中,在1959-1968年期间发射了"月球1号"-"月球14号"探测器,它们探测了月球的背面,进行了绕月飞行,实现了在月面的着陆。此外,在1969-1976年间,前苏联发射了"月球15号"到"月球24号"探测器,还成为月球的自动科学站。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探索》2014,(6):4-4
正美国宇航局近期已把创制可供宇航员居住的建筑作为重点目标,载人火星任务和新的月球探索都在议事日程中。科学家正在对各种非常规建筑方法进行调查,其中最有希望的是3D打印,它能实现不到24小时在月面上直接建造定居点,而宇航员所做的事情不过就是按几个按钮,然后让机器人代劳。3D打印的主要原材料是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如月球土壤。科学家认为,月面定  相似文献   

10.
美国宇航局的《探月者》号字宙飞船已做好飞往月球的准备,发射日期拟定在今年9月份。这一飞船将围绕月球飞行,绘制月球的地形图。月球表面多数区域已详细绘制成图,但对科学家和其他一些人来说,月球仍然是个很大的谜。月球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月球内部有什么变化?这一耗资6300万美元的科研项目正要探索这些问回.美国宇航局希望《探月者》号能发现水,假如月球上有水的话。这一飞船将会飞过月球的北极和南极,以前拍摄到的照片曾显示这些地区有水源。《探月者】号装有中子谱仪,能寻找月球土壤中的水,哪怕水量很少也能发现。水对于未…  相似文献   

11.
在月球表面下存在着大量H对冰的新证据,将给美国和日本定于1998年初发射的两项新的非载人月球航行任务增添了重要性。这些信息有可能使利用月球资源以供人类在月面上从事新作业的计划注入新的活力。定于1997年9月24日发射的美国航空航天局“月球勘探者”专门用来查找在月球上是否有水的证据。它的资料对于帮助论证国防部“克莱门汀”航天器提供的证据是尤其重要的,该证据指出:在月球南极附近的1个深陨石坑里,可能有大量H对冰,其面积像1个小湖那么大。“月球勘探者”还将提供大量关于月球成分的新资料。这个价值6300万美元、洛克希德·…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12,(8):30-30
科学家曾经以为,地壳因地幔中的半熔融岩石搅动,至今仍在移动,但月球在很久以前就已冷却,不可能有任何的这类构造活动。例如,月面已知最约为10亿年,它们是随着月球内部冷却、收缩,月面起皱而产生的月面高地上的小型悬崖。但是,科学家在2012年2月宣布,与以往的认识不同,月球的外层——月壳直到最近都很活跃。  相似文献   

13.
就像一位忠实的朋友,月球人一直在那里随着月球绕地球转而持续不断地凝视着我们。人总是会在不经意间从周围的景物如山、云中幻想出各种奇特的形状和图案,并赋予某种意义。这种现象被叫做幻想性视错觉。有时候这种错觉会非常"真实",如像许多人都声称,自己看见月面上有一张对着我们微笑的人脸。有关月球人脸的神话可以追溯到好几千年  相似文献   

14.
2005年7月,美国航天局在太空导演了一出绚丽壮观、完美无缺的“焰火”大戏:“深度撞击”,探测器极其精确(误差仅1米)地击中了坦普尔-1彗星,成功地在太空进行了首场人工撞击“表演”。时隔一年,美国航天局在近日又公布了一项撞击月球南极的计划,定名为“积极接触月球表面”,目的是希望能成功找到月球存在水的证据。根据计划要求,2009年1月人类将上演撞击星体(月球)的第二场大戏!到时在月球南极表面会有大约1000吨月面尘埃和碎片冲向64千米的高空,在月面上撞出一个直径30米、深4.5米,有1/3个足球场大小的巨型坑,人们在地球上借助望远镜就能观…  相似文献   

15.
正月球背面(即月球暗面)之所以显得神秘,原因在于我们无法从地球上直接观测到月球背面。由于月球的天平动,月盘边缘区域有时候会露出一点点侧背。总体上,从地球上可以观测到整个月球表面的59%。迄今为止,虽然还没有航天器登陆过月球背面,但科学家仍获得了一些月球背面的探测数据。  相似文献   

16.
日与月 日食和月食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们的发生是有规律的。日食总是发生在新月朔日(农历初一),月食总是发生在满月望日(农历十五或十六)。因为在每月的朔或望日,太阳、月球和地球三者正好位于或接近同一条直线.这时月球和地球才有可能分别遮住太阳的光线,形成日食或月食。不过,由于月球和地球的轨道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有5度9分的交角,因而并不是每个月的朔、望日都会发生日食或月食。  相似文献   

17.
嫦娥一号的初步科学成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嫦娥一号卫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个月球轨道探测器,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绕”、“落”、“回”发展战略的第一步。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09年3月1日受控落月于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丰富海区域,在轨运行495天,比预期一年的工作寿命延长4个多月,一共取得了1.37TB的原始科学探测数据。通过对这些科学探测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应用研究,已经获得了包括“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等在内的一系列科学成果,为推动中国月球科学和天体化学的研究和后续月球探测工程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外星火山     
《大自然探索》2007,(9):24-25
月球火山 月球上不存在诸如夏威夷火山或圣海伦斯火山这样的山脉,但月球表面广阔的平原几乎被玄武岩一般的熔岩所覆盖.在人类宇宙航行的最初阶段,宇航员甚至一度把这些黑糊糊的阴暗区误认为是月球表面的水体,因此把它们称为"月亮海".事实上,在月球表面的这些阴暗区,表现出了与火山有关的许多特征,其中最典型的有:蜿蜒的月面沟纹,深色的风化褶皱,低矮的火山穹丘,以及圆锥形火山体等.  相似文献   

19.
视野 NEWS     
发现月球人影?视错觉!
  不久前,一段显示“月球人影”的录像在美欧视频网站上疯传。有人声称,那可能是附近一块大石头的投影;也有人说,那是月面上的一座远古外星人雕像。阴谋论者大肆鼓噪,说那个“月球人”很像是古代雕像“罗得岛巨像”(公元前226年,这个巨人的“降临”导致了一场超强地震)。但科学家随即指出,这不过是又一个幻想性视错觉案例。所谓幻想性视错觉,是指大脑在随机刺激物上“发现”了人脸或其他重要物体的错觉。美国宇航局一位月球任务负责人说,这个“月球人影”是在“阿波罗15号”或“阿波罗17号”载人登月任务期间(分别是在1971年和1972年)拍摄的,而目前的“月球勘测者轨道器”并未发现任何可造成月面图案的月球地貌。该负责人表示,这个“月球人影”很可能是尘埃、眼睫毛或录像胶卷负片划伤所致。  相似文献   

20.
<正>经过漫长的太空旅行,"嫦娥三号"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当我的私人座驾——"嫦娥三号"探测器下降到月球上空预定高度时,通过反推火箭缓冲的作用,在月面上徐徐降落,舱门打开,自动弹出斜梯。这时,月球车缓缓地驰出出舱门,滑下斜梯,便开始了激动人心的约会之旅……"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最令人瞩目的是它搭载的一部由我国自主研制的"中华牌"月球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