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功的蚂蚁     
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之一,这种个体弱小的动物在1.3亿年的漫长岁月里,竟然进化成了地球上最成功的社会性昆虫。如今,它们庞大的个体总数超过了其他所有动物个体数的总和,它们的总重量甚至和人类的总重量旗鼓相当。那么,小小蚂蚁是如何成为昆虫世界的强者的呢?  相似文献   

2.
超级合作     
正世界充满激烈竞争,但人们仍然需要配合、协作和互相帮助。物种的合作精神似乎与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理论相悖。直到最近,科学家的研究才开始揭示其中的奥秘。在群居的社会性动物中,一些个体为了种族的生存和基因的延续甘愿牺牲自己,如像蚁群里的工蚁,它们自己并不生育,却悉心照料它们母亲的后代。人类也是这样——尽管人类拥有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但在某种程度  相似文献   

3.
<正>生物膜是无数微生物的家,以此破坏细菌间的交互或能研发更高效的抗生素。白蚁蚁后安坐于满是尘埃的宝座上,身躯因卵囊充盈而臃肿,许多无生育能力的白蚁臣服于她。蚁群中每个成员都专精于各自的职责:工蚁觅食和筑巢,兵蚁捍卫领地免受入侵。社会性昆虫群落的分工机制有助于蚁后的基因高效传递下去。同时,在它们周围的土壤中,正上演着一种相似的情景,而主角则是一种全然不同的生命形态。  相似文献   

4.
草原犬鼠在与食肉动物的较量中逐渐进化出了许多自卫本领,比如"吠叫报警"。草原犬鼠是一种社会性动物,而且天敌众多,郊狼、狐狸、獾、金雕、红尾鹰、鹞、雪貂、家狗、家猫和蛇都常以它们为食,因此,"语言"对于草原犬鼠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自然灾害为例,分析了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发生的突发性,处置的高难度性,广泛的社会性影响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正并不是所有的蜜蜂都是社会性昆虫,蜜蜂家族里还有很多独居者。它们中有手艺精湛的"瓦匠",有勤勤恳恳的"矿工",有鬼鬼祟祟的"小偷",也有比"小偷"更聪明的"守护者"。蜜蜂(Apoidea)是个大家族,成员众多,分布广泛,随处可见。我们在公园、社区花园、树林、乡村甚至自家阳台的花盆边,都能见到蜜蜂的身影。它们大多长得毛茸茸的,像个小毛球。在后足或者腹部上经常会长出很多长毛,用来采集和携带花粉。我  相似文献   

7.
生物钟调节分子、生理和行为水平的节律,以适应环境因子的昼夜交替周期。生物钟与外界环境时钟失同步化会产生节律紊乱,从而对健康和认知造成不利影响。跨时区旅行以及夜班、轮班等社会性因素都会造成时差,导致主生物钟和外周生物钟失同步化,内在节律与环境出现失调。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历时差或需要轮班工作的人们越来越多,节律紊乱问题及其对生理、代谢、免疫健康和行为的影响应引起重视。随着分子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时差产生的机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一些物理、药物治疗方法以及饮食、睡眠和作息管理等措施被用以缓解或治疗节律紊乱及相关症状。文章对生物钟的调节机制,时差和社会性时差对健康、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目前的治疗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棕背伯劳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一种常见的小鸟。它们全长仅有25厘米,属于雀形目、伯劳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呜禽。可它们却是呜禽中名副其实的猛禽。它们性情凶猛,以捕食蛙、蜥蜴、老鼠、鸟类、昆虫为食,甚至能袭击或捕杀大过自己的鸟,如鹧鸪、斑鸠之类,就连体型较小的鹰也常被它们追逐。它们的外形非常威猛,头大,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谈到动物的社会性时,你可能会想到狼、猴子,甚至蚂蚁,但你大概不会想到蛇。确实,孤独的,具攻击性的,危险的——这就是大多数人对蛇这种致命爬行类动物的认识。但是,现在科学家正在揭示蛇的社会性一面。  相似文献   

10.
卓然 《科学之友》2009,(12):54-56
它们是地球上数最最多的生物,总重量超过了人类;它们是进化的精灵,早在5000万年前便创造了自己的农业文明;它们有两个胃,一个为自己消化食物,另一个为集体贮荐食物;它们执著顽强、勤劳无畏,视种群的利益胜过自己的生命;然而,它们却是自然界最微不足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袁建平 《大自然探索》1999,18(2):125-127
本文通过对黄河历史变迁考察,引发黄河社会性的思考,具体就黄河河势社会性表现,黄河社会性的实质及黄河社会性与自然特性的关系作了相应的分析,揭示了黄河社会性的特定内涵。  相似文献   

12.
利用动物排雷,是古今军队使用动物士兵的一种较为常用的做法,战绩也特别突出。如二战中,苏军六万多条军犬参战,它们除负责情报传递、运送弹药、救助伤费外,还荡除了303座城镇的地雷;为清除德军在诺曼底海滩埋设的地雷,法国人把羊群赶过沙滩;1942年瑞典人秘密试验让海豹清扫水雷,还让它们带水雷去炸德国的潜艇。近些年来,美、俄、日等国海军还专门训练海鲸、海豹、海狮、海豚等海洋动物,不仅让它们参与军事导航、侦察、排雷等活动,还让它们携载炸药、水雷,甚至让它们充当自杀性“敢死队员”……  相似文献   

13.
正不久前,在巴西圣保罗市以西约400千米的一个城镇,人们发现数不清的蜘蛛在高高的电话线桩之间织网,在网上爬上爬下。从电话线桩旁边的居民区看去,就好像天空中下起了蜘蛛雨。有关视频上传到互联网后,人们对此感到惊奇。但生物学家指出,这种现象并非异常。这类蜘蛛的社会性很强。它们通常白天在树上,傍晚和初晨编织一张张巨大的网来捕捉昆虫。科学家已经描述了全球范围内的大约4万种蜘蛛,但其中仅  相似文献   

14.
348年的历史使它们具有任何生物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们不仅进化出了360度的视觉,而且还可以迂回、躲避、盘旋,瞬间就能改变飞行的方向。就灵活性而言,人类制造出的所有飞行器部无法与它们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5.
鳄鱼往往被认为是湿地中的霸主,它们吞食水中的鱼类,捕杀河马、水獭等水生哺乳动物,更为可怕的是,它们还捕食到水边喝水的大型哺乳动物,人也常常受到它们的攻击。一些恐怖片甚至用鳄鱼来渲染气氛。然而,这种可怕的动物并非坚不可摧,人类是它们的头号敌人,蟒蛇和猎豹也敢与它们搏斗,甚至连癞蛤蟆也不怕它们。  相似文献   

16.
它们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物,它们的总重量超过了人类。它们是进化的精灵,早在5000万年前它们便创造了自己的农业文明。它们有两个胃,一个为自己消化食物;另一个为集体储存食物。它们执著顽强,勤劳无畏,视种群的利益胜过自己的生命。然而,它们却是自然界最微不足道的小生命。  相似文献   

17.
如果有一种昆虫能让人类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那可能非蚊子莫属了——每到夏天,它们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烦恼。它们在我们的耳边营营嗡嗡,扰人清梦;它们死缠烂打,锲而不舍地叮咬我们,让我们奇痒难忍;它们飞来飞去传播病毒,给我们带来疟疾、登革热、黄热病、西尼罗河热等致命疾病。世界上每年有5亿人感染疟疾,其中大约200万人因此丧命。  相似文献   

18.
靳晓敏 《科学之友》2008,(11):108-109
作为《西游记》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孙悟空野性十足,观音菩萨积佛性、母性于一身。孙悟空走上正道,离不开观音菩萨的人性化教育,而孙悟空对观音也有着先天的母性依赖。这种特殊的关系成为孙悟空由自然性走向社会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观音菩萨对孙悟空的母爱象征了华夏儿女对母性的依赖。这正符合华夏人民的心理,同时也是这两个人物形象备受欢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小院里的构树被砍了几棵,因为它们太贱,没什么名贵身份,还老是抢占他人的阳光和养分。因此,对它们的杀戮也就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了。尽管树贫贱,但它们还是选择了站立,而不是趴下。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往往令人惊叹不已。别以为砍了构树,它们就会让出一片天地来。这不,还不到一个月光景,它们又一个个地从老树蔸处欢欢喜喜地生长出来。  相似文献   

20.
植物刺激我们的感官,我们感知它们的气息、颜色、质地,乃至于它们被风吹动时发出的声音。然而,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思考过它们在如何地感知着这个世界。对于我们来说。这仿佛是个荒唐的问题,然而对于植物,这完全不足为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