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虽然《刑法修正案(八)》对食品安全犯罪相关条文作出了修改、完善,但是,现行刑法关于食品安全犯罪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着理解和认定上的困难。《刑法》第143条和第144条还需要进一步界定"食品安全"的内涵,细化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罪状;对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中"其他严重情节"需要作出合理的解释,便于司法机关准确界定罪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现实中仍存在司法认定的困难,不能适应新的惩治食品安全犯罪的要求。在对刑法作出新的司法解释时,要注意严密刑事法网。另外,再次修订刑法时,应当增设生产、销售妨害食品安全器具罪等罪名,拓宽食品安全犯罪的调整对象,扩大对"掺入"罪状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我国食品安全状况虽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形势仍不容乐观,而刑法中有关食品安全犯罪的规定存在诸多弊端,如与相应行政法规定不协调、对犯罪我主观方面的范围规定较窄、刑事责任实现方式较单一等.对此,应实现与行政法良好衔接,对犯罪人主观过错方面增加重大过失的内容及规定并完善资格刑与非刑罚处罚方式.  相似文献   

3.
一个时期以来,食品安全事件密集频发,而且似乎还没有止步的迹象。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扰乱了生产秩序,更危及着每一位公民的生命安全。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今年3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犯罪的刑罚力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迎来了经济、政治、生态、技术、化学等诸多风险,德国学者贝克将这种由科技文明带来的反映现代化的反身性认识的社会称为风险社会。在风险社会影响下,食品安全问题也凸显出不同以往的新特点,即发展变化性、经济性、社会性。在此背景下,应当对我国食品安全刑法规范进行反思,在风险社会理念下对我国食品安全的刑法保护进行合理性完善,如适当增加过失型、不作为型食品安全犯罪类型。  相似文献   

5.
谷芳卿  周敏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11):140-143
我国近期揭露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表明,传统法人犯罪控制策略面临风险社会的严峻挑战:一是对"重刑主义"刑罚观的挑战,二是对法人犯罪中责任主体与责任分配原则的挑战。因此需要引导公众认同法律规范价值,加强行业监督与监管层级,划定法人责任与雇佣责任的范围,正视风险社会的结构品质,在风险社会的结构性困境中完善归责体系,以期取得法人良性发展与社会安全的双重收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与发达国家废弃食用油脂监管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1年给消费者带来最震撼的食品安全事件莫过于"地沟油"事件.在公安部统一指挥部署下,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破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件,共摧毁了涉及14个省的"地沟油"犯罪网络,捣毁生产销售"黑工厂"黑  相似文献   

7.
我国《食品召回管理规定》和《食品安全法》的颁布,为刑法调控拒不履行食品召回义务行为奠定了法制基础。该种行为纳入刑法规范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必要性在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市场经济秩序,可行性源于我国已经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与域外立法借鉴。刑法调控拒不履行食品召回义务行为的方式是增设"拒不召回不安全食品罪",其直接目的是从根源上防范此类行为,理论依据是不作为犯罪和四要件的犯罪构成模式。  相似文献   

8.
食品安全应与国家安全并重,公众对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否已十分关注。描述了食品安全检测的基本特征,探讨了食品安全检测的发展趋势、对计量的需求和检测中的问题,进而说明:计量贯穿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全过程,食品安全检测从本质上说是一个计量问题。计量的基础性、服务性和食品安全检测的基本特征决定了计量是食品安全检测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
通说认为犯罪是违反刑法、严重危害社会的和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并认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但这个犯罪概念将犯罪的形式概念和实质概念统一在一起是虚幻的.从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的角度得出的形式的犯罪概念和实质的犯罪概念,由于其理论基础存在争议,都不可能揭示犯罪的本质.二元的犯罪概念在方法论上存在弊端;在实践论上会导致犯罪概念的四分五裂、支离破碎.对犯罪概念的理解,要顾及实然的犯罪与应然的犯罪,过去的犯罪与现在的犯罪以及将来的犯罪,从经验和直觉的角度,犯罪是应当受刑罚惩罚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所谓犯罪成因 ,一般是指犯罪原因及犯罪原因和其他因素、条件在犯罪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引起的结果。有关犯罪成因方面的研究 ,专家和学者们多有论述 ,但个体犯罪的成因与群体犯罪的成因有何联系和区别 ,所见论述较少。故本文从犯罪群体的形成、犯罪的心理、动机和行为特征试析个体犯罪和群体犯罪在犯罪成因上的联系和区别。  一、个体犯罪与群体犯罪的含义  作为犯罪学上的概念 ,犯罪是指违反统治阶级利益 ,为统治阶级法律所规定应被惩罚的 ,从剥削意识或不良意识出发对社会和个人的侵害行为。其中 ,个体犯罪是指单个人所进行的犯罪…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消费者和政府关注的焦点,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是通过承保食品安全风险以保护消费者及食品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障食品生产秩序和食品安全的一类保险。现在国家也在逐步试点强制性的执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本文通过分析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性质以及强制的必要性,来阐述对这一险种的认识,为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体系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未成年犯罪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犯罪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被列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我国未成年犯罪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存在着:犯罪动机单纯、偶然性、激情性犯罪突出,共同犯罪、团伙作案多,犯罪种类复杂、严重犯罪多、作案手段野蛮、凶残,犯罪低龄化明显、独生子女犯罪比例上升、闲散未成年犯罪严重,以及再犯罪率高等特点。未成年犯罪有其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等方面的原因,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预防未成年犯罪应以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及犯罪原因为根据,坚持“教育为本,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的原则,提高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思想认识,加大家庭、学校、社会、司法部门教育与预防力度,实现未成年人自我教育与预防,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最终达到控制和减少未成年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犯罪是一个多学科的概念,毫无疑问,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最为重要。刑法学对于犯罪概念的争论由来已久,但是时至今日也未能达成统一的认识。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对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的理解,可以真正认清什么是犯罪,犯罪的本质和基本属性是什么,进而加深对刑法学中犯罪概念的全面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4.
核材料犯罪是伴随着核物质的开发利用而产生的一类犯罪,因其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有巨大的危害性而引起社会的关注。我国关于核材料犯罪的立法规定体现了我国惩治核材料犯罪的精神和原则,但与国外核材料犯罪立法相比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本文在分析我国核材料犯罪立法背景和立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与国外核材料犯罪立法的比较,指出我国核材料犯罪立法的缺陷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5.
对涉众型犯罪,学界和实务界均未作出较为确切的界定。目前,对涉众型犯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涉众型经济犯罪上。对涉众型犯罪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涉众型犯罪具有社会危害的严重性、犯罪主体的有组织性和涉案主体的广泛性、产生原因的多面性、案件性质的复杂性、犯罪手段的多样性和隐蔽性等特点。涉众型犯罪与其他类型犯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尤其与危害公共安全罪、聚众型犯罪和共同犯罪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6.
明娟  周振中 《科技信息》2010,(27):I0135-I0135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食品安全形势很不乐观。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特殊群体——武警部队,也面临着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广大武警官兵的身心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到部队的安全稳定和战斗力的巩固与提高。因此,加强和完善武警部队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7.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犯罪已经成为我国犯罪现象的重要部分,而且也已经成为犯罪的一种独立的类型。有学者专家将其同经济犯罪、青少年犯罪并列中国刑事犯罪前三名。本文通过对当前女性犯罪原因的研究分析论述,提出了一些关于预防和控制女性犯罪的想法、对策和措施,阐述了提醒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减少女性犯罪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治理技术及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角度,分析了政府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的有效边界和稳定的均衡条件。需求和供给分析表明,食品安全监管的供给和需求存在一个合理的度,也就是说当食品安全监管供给边界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大于食品安全监管需求边界曲线的斜率绝对值时,食品安全监管便达到动态稳定均衡。  相似文献   

19.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爱芳  关炳峰  王法云 《河南科学》2012,30(9):1375-1378
结合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现状,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现状和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主客观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目前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约70%是主观人为添加非法添加物.因此,提出了实施农业标准化、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职能部门监管盲区的监管、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加快推进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重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防机制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是《食品安全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组建了风险评估机构,加强风险评估制度建设,开展了30余项优先和应急风险评估项目,为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监管及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加强风险评估的基础性研究,保障了《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风险评估制度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