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同时存在3种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市场上,网络零售商通过两种模式——普通网购模式和网络团购模式向消费者出售产品。通过制定最优团购阈值,影响战略消费者行为,获取最大化利润。考虑战略消费者的跨期购买能力,战略消费者通过估测团购成功率,对比不同购买模式和不同购买时机,实现效用最大化。研究表明:战略消费者行为对网络零售商的利润产生负面影响;网商的利润会随着价格的增大而提高,但是团购阈值随着普通网购价格的增大而提高,随着网络团购价格的增大而降低。效用折扣因子越大,等待成本越低,则消费者效用值越高,社会福利相应地增大。  相似文献   

2.
研究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建立存在质量不确定与检查错误下的报童模型,比较分析全检、抽检、分批抽检以及组合策略在分散式与集中式供应链中对零售商订购决策与质量控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次品率的增加会降低零售商订购产品的动因,但会增加组合策略下零售商的订购量与利润,同时对集中式供应链中全检策略下的零售商有利;比较策略可知,在分散式供应链中,若次品率较低,则分批抽检策略最优,而随着次品率的提高,组合策略会更优,而在集中式供应链中,全检策略最优;此外零售商质量控制策略的选择受到检查精度、责任成本、次品率阈值、抽检数量以及分批次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最优策略不尽相同,但不会改变零售商利润随次品率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分析零售商在库存转运策略下如何决策顾客预付款和初始订货量的问题.研究发现,若顾客预付款为外生变量,两个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此消彼长,且当转运价格提高时,零售商会增加订货量,而当零售商提高顾客的预付款金额时,另一零售商则减少订货量;若初始订货量确定而顾客预付款为内生变量,那么,当转入产品的价格增加时,零售商提高最优预付金额,但会随对方零售商库存量的增加而减少预付金额;若顾客预付款和初始订货量都为决策变量,如果转运后购买产品的顾客比例不低于转运产品的销售损失与销售收益的比值,纯策略纳什均衡解存在,并当产品转入价格增加时,均衡的预付订金和初始订货量不会出现同时递减的情形.数值仿真进一步验证了这些结论.  相似文献   

4.
从渠道选择和消费者行为角度,研究消费者退货情形下线上零售商最优定价决策与线下体验渠道选择问题,建立了单渠道策略与O2O渠道策略下的供应链博弈模型,通过比较两种渠道策略下的消费者剩余、供应链成员最优定价决策及其利润来考察O2O渠道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消费者退货成本较低时,退款保证会使线上零售商提高产品销售价格,消费者需要为退款保证服务支付一定的溢价;线上零售商实施O2O渠道策略存在可行条件,仅当产品符合消费者需求概率较大时,才能有效提升制造商利润水平和消费者剩余;在O2O渠道策略下,产品需求总是增加,但却不一定对供应链系统有利.  相似文献   

5.
针对零售商竞争型供应链结构中网络零售商的线下市场进入策略及产品定价问题,构建由单个制造商、单个传统零售商和单个网络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博弈模型,通过比较网络零售商是否开通线下渠道两种渠道策略下的最优定价和成员利润,分析了网络零售商开通线下渠道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网络零售商开通线下渠道情形下,随着网络零售商线下市场份额占比的增加,传统零售商利润减少,制造商利润增加,而网络零售商利润先增再减,存在极大值点.网络零售商、制造商和供应链的利润都会因为网络零售商线下渠道的开设而得到优化,当网络零售商线下市场份额占比低于特定阈值时,网络零售商新增线下渠道也将使得传统零售商获利更大,此时供应链中所有成员的利润都将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拟开展全渠道业务的双渠道零售商的退货路径管理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引入退货服务水平、退货物流成本、消费者对退货物流成本敏感度等因素,构建消费者效用和零售商利润函数,讨论了"线上购买,线下取货"策略(简称BOPS)和"线上购买,线下取货和退货"策略(简称BOPRS)两种退货策略对零售商市场需求和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扩大市场方面,BOPS和BOPRS既会侵占纯线上或线下渠道的市场份额,也能带来新的市场需求,且BOPRS比BOPS效果更好。(2)在增加收入方面,BOPS和BOPRS均在一定参数范围内增加零售商总利润,但与BOPS相比,BOPRS的有效范围更小,利润增长量更低。(3)BOPS和BOPRS的消费者麻烦成本结构对策略有效性有关键性影响,且当全渠道策略模式中线下流程中的麻烦成本逐渐增加时,BOPS和BOPRS策略在扩大市场方面会相继失效。退货服务水平和退货物流成本都会影响BOPS和BOPRS的有效性,但退货物流成本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在线零售商能够方便地提供历史价格和未来价格预期以供消费者参考,但这种为消费者提供的便利同时给零售商的动 态定价带来困难,聪明的消费者会根据未来产品的价格以及历史参考价格做出购买与否的判断,给零售商的利润带来很大的 影响. 论文将消费者的策略性行为和参考价格效应结合,准确地描述消费者在历史和预期价格影响下零售商的动态定价策略,建立了多阶段动态定价策略模型,并针对两阶段简化为正常价和清仓价的模型,给出两种不同的价格策略以及实施的前提条件,讨论了两阶段最优价格和期望最大利润跟消费者效用折扣因子、策略性消费者所占比例、消费者对历史价格的依赖程度的关系,结论表明忽视消费者策略行为以及价格参考效应会给零售商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电子商务零售商与传统零售商的价格竞争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为考虑电子商务实施程度对零售商价格竞争行为的影响,论文采用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分两种情形对电子商务零售商与传统零售商的价格竞争行为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电子商务零售商和传统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均衡利润,以及电子商务消费者和传统消费者的分布情况.同时,论文得出了几个相关命题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讨论.论文分析指出:在电子商务消费者临界价值评价不低于传统消费者临界价值评价的情形下,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随着电子商务实施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商务零售商和传统零售商的最优定价会不断降低;在电子商务消费者临界价值评价小于传统消费者临界价值评价的情形下,当电子商务实施程度超过一临界值时,电子商务零售商获取的利润将高于传统零售商获取的利润.  相似文献   

9.
基于Shapley值和相同利润增长率的供应链协调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构成的两级供应链系统,在非线性市场需求下,通过非合作博弈和联舍定价两种决策方法,给出了两种不同的定价策略,得出联合定价不仅可使系统达到最优,而且消费者也从中受益.针对联合定价策略,分别运用Shapley值法和相同利润增长率两种形式对合作带来的系统增益进行了分配,并首次对两种分配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当制造商为核心企业时,若非合作时制造商的利润小于零售商,则采用Shapley值法进行分配对制造商更有利;相反,若非合作时制造商的利润大于零售商,则采用相同的利润增长率进行协调对制造商更有利.最后,对协调策略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并通过实例进一步对各种情形下的定价和利润分配策略进行了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10.
针对考虑交叉网络外部效应的多边配送平台,本文讨论了该类平台增值服务投资与定价策略.首先构建了以平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优化模型,然后求解得到最优增值服务投资和定价策略,最后通过数值分析探究了增值服务投资系数、边际增值服务投资成本、基础投资和交叉网络外部效应对最优定价策略、最优增值服务投资策略和平台最优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1)若增值服务投资系数较大,则平台应加大增值服务投资,同时提高交易费、广告费和配送费;2)若平台的基础投资较大,则平台应减少增值服务投资;3)若消费者对配送人员的网络外部性强度增加,则平台应提高广告费,加大增值服务投资,同时降低交易费和配送费,甚至对消费者进行补贴;4)若消费者对广告商的网络外部性强度增加,则平台应提高广告费和配送费,降低交易费,同时加大增值服务投资;5)若广告商对消费者的网络外部性强度增加,则平台应大幅度提高广告费和交易费,减少配送费,同时降低增值服务投资.该研究成果为多边配送平台的运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考虑消费者到达过程和时间偏好,建立时尚类易逝品有、无预售策略下零售商的时间决策模型,通过比较两种策略下零售商的最优销售利润和销售时长,探讨预售策略的适用条件以及该策略下两阶段的销售时长.结果表明,零售商是否采用预售策略,取决于单位时间内选择现售阶段进入市场的消费者比例和销售成本的相对大小.零售商采用预售策略时,若单位时间内选择现售阶段进入市场的消费者比例较小,预售阶段的时长大于现售阶段,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2.
在需求为导向的市场环境下,切实从消费者行为特性角度制定营销策略是双渠道供应链长足发展的关键.本文将消费者策略行为考虑到双渠道供应链中,在理清消费者渠道选择及购买时机选择的基础上,分别构建分散与集中决策下短视型与策略型消费者并存的双渠道动态定价模型,探讨双渠道最优响应策略,并对模型进行数值验算.研究发现:存在两阶段最优定价策略实现供应链利润优化;分散决策全价期定价小于集中决策,但优惠期定价大于集中决策,集中决策下两阶段供应链利润均大于分散决策,有效缓解渠道冲突和双重边际效应;随短视型消费者数量比例的增大,分散决策下的实体与网络渠道价格战越激烈,此时制造商在竞争中占优,而供应链成员合谋行为使实体和网络渠道定到高价,此时零售商在竞争中占优.双方均倾向于提供更大优惠促使消费者尽早作出购买决定.研究结果可为双渠道供应链动态定价提供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考虑包含1个制造商和2个零售商的二级供应链系统,分别在有无需求突变两种情形下,研究零售商团购的供应链协调契约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给出了协调契约参数的解析形式,利用算例分析了需求突变对于供应链的影响,比较了单独购买与团购策略时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利润,反映出团购策略对于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是否存在需求突变,数量折扣契约能够协调具有团购的供应链系统;与单独购买策略相比,应用团购策略将会提高制造商的利润,降低零售商的利润。  相似文献   

14.
在对称信息框架下,基于博弈理论构建了制造商分别通过双渠道模式与店中店模式销售两种替代性产品的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和比较了双渠道模式与店中店模式对供应链成员最优定价策略、需求和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1)无论在哪种销售模式下,尽管服务能有效增加产品需求,但当服务水平超过某个阈值时,制造商和零售商都不再有动机来提升服务水平;(2)"客流量"效应对两主体的定价策略、需求和利润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供应链渠道销售模式选择。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产品替代性的增加并不一定始终导致零售商和渠道总需求下降;当制造商服务水平介于某两个阈值之间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均喜欢店中店销售模式;否则,供应链将采用双渠道销售模式。  相似文献   

15.
全渠道是近年来涌现的新型零售模式,考虑优惠券投放的全渠道价格调控及渠道整合问题备受关注.本文针对同时开通线下、纯线上和BOPS (buy online,pick-up in-store)渠道并在线上渠道投放优惠券的全渠道系统,基于消费者效用分析不同渠道组合的形成条件及市场划分,通过数学模型的构建探讨零售企业全渠道整合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零售商定价与优惠券面值正相关,而当BOPS渠道旅行成本或购买溢出较高时,BOPS渠道定价与优惠券面值负相关.若零售商在BOPS渠道投放大面值优惠券,线下渠道获得利好,总需求增大,利润增大.零售商应在纯线上渠道以低价吸引旅行成本较高的消费者,在BOPS渠道投放大面值优惠券吸引购买溢出或产品体验价值较大的消费者.不同系统参数阈值范围的零售商利润演变规律不同,零售商应根据消费者行为特性设计价格-优惠券组合及渠道组合策略提升收益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针对网上零售的产品和物流服务存在分割报价和捆绑报价的价格形式,考虑消费者的策略行为,研究两种报价的适用条件和影响机制。研究结论表明:1消费者承担退货责任需支付的费用存在上界值和下界值,使之虽然存在投机的退货行为,但购买总需求不为零。2捆绑报价适合在试用期内不易获得价值的产品或试用期较短的产品,反之则适合分割报价。3若消费者对捆绑报价的偏好程度同分割报价无差异,捆绑报价会无利可图;同时,当该偏好程度小于给定的阈值,捆绑报价的利润小于分割报价的利润,反之,前者高于后者。4分割报价条件下,如果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产品描述一致性,可适当调低产品价格和物流服务价格,以促进订货量和购买量的快速增长,实现销售利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考虑由制造商、零售商和具有低碳环保意识的消费者组成的供应链,其中零售商主导供应链,并在纯实体渠道、纯网络渠道和双渠道三种策略中进行选择.本文建立考虑渠道间碳排放差异和销售成本差异的供应链决策模型,研究零售商的最优渠道选择策略.研究发现:实体渠道与网络渠道的单位碳排放差异是影响零售商渠道选择策略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地,给定其他因素,随着实体渠道相对于网络渠道的单位碳排放水平增加,零售商应依次选择纯实体渠道、双渠道、纯网络渠道.而渠道间碳排放差异对零售商渠道选择策略的影响也会受到渠道间销售成本差异的调节.进一步分析零售商最优定价决策发现:当零售商选择双渠道策略时,随着实体渠道相对于网络渠道单位碳排放水平的增加,零售商应降低实体渠道销售价格,而最优网络渠道销售价格依赖于渠道间碳排放差异的大小.同时,零售商可通过开通新渠道来影响制造商的最优批发价格,从而增加零售商自身的利润.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渠道模式的兴起,研讨电子优惠券投放的全渠道促销问题备受关注。考虑同时开通线上、线下及BOPS(buy-on-line, pickup-in-store)渠道全渠道零售系统,引入消费者渠道偏好与电子优惠券,构建品牌商自建或联合零售商合力搭建的BOPS渠道下相同面值、不同面值优惠券4种决策模型,分析不同模式下的渠道最优定价策略——产品定价与优惠券面值。结果表明:相较于品牌商自建模式,联合零售商搭建模式下的产品定价及优惠券面值更高;相较于相同面值策略,不同面值策略下品牌商可以获取更高的利润,而零售商与之相反;当且仅当品牌商给予零售商的补贴小于一定阈值时,联合零售商搭建BOPS渠道才能获取更大收益;结合BOPS渠道购买溢出制定产品价格-优惠券组合策略,但优惠券面值需要控制在阈值内。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同时存在短视型和策略型消费者且策略型消费者具有失望厌恶时,零售商在两时期销售单一产品的库存决策问题.分别分析了失望厌恶水平和策略型消费者比例对零售商的库存决策和利润的影响.此外,还考虑了零售商在清货期提高清货价的情形.结果表明:对于高利润产品,只有当失望厌恶水平高于临界值时,失望厌恶才能抑制消费者的策略性购买行为,提高零售商的库存和利润.对于低利润产品,只要策略型消费者具有失望厌恶,失望厌恶总是能够缓解消费者的策略性购买行为,提高零售商的库存和利润.此外,当失望厌恶水平较低且策略型消费者比例较高时,零售商提高清货价能够增加利润;当失望厌恶水平较高时,零售商提高清货价总是遭受着利润损失.算例分析发现,当失望厌恶水平为1.7至2.1时,分别对于高低利润产品,当策略型消费者比例为0.2时,零售商的利润提高百分比最高可分别达到12.5%和10.6%,而当策略型消费者比例为0.8时,零售商的利润提高百分比最高可分别达到200%和61.8%.  相似文献   

20.
将消费者信息安全敏感度、BDA效率和网络价值融入可穿戴产品价值体系,构建消费者感知效用模型,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消费者信息安全敏感程度、BDA效率差异和网络外部性强度对制造商和网络零售商均衡决策的影响,并将网络零售商的最优零售模式作为分析的落脚点。通过模型拓展,使模型更贴近现实背景,进一步验证了基本结论的普适性,给出了在不同的消费者特点和BDA竞争优势情形下,针对制造商和网络零售商提高利润水平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