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作为一家集创新研发、公共服务和孵化育成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广东(佛山)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广东(佛山)研究院"或"研究院")立足佛山,面向广东、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以促进区域创新发展为目标、以专业特色学科为依托、以研发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产业技术为核心,通过"纳米加工平台+研究中心+育成中心"的运营模式,大力开展产业技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共性技术研发、技术系统集成、工程化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助力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纳米技术和半导体产业发展生态圈。  相似文献   

2.
徐丰  席子祺  乔路  陈颖 《海峡科学》2023,(9):97-100
欧盟在半导体产业领域实施了长期、系统性的补贴政策。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欧盟结合了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模式,通过重点发展计划统一各国分歧,形成了较为成功的区域性发展政策体系。欧盟半导体产业补贴政策体系的建立促使欧洲各国从竞争激烈的直接补贴模式发展成为由市场化引导的协同发展模式,对长期保持欧洲半导体产业细分领域的优势十分有效,其发展经验对后进国家统筹各地半导体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半导体作为尖端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备受各国关注,已逐步发展成全球经济增长的支柱型产业。天津市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经历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成果堆叠,已形成初具规模化、系统化、多元化的产业版图,但面临的"瓶颈"和挑战也不容忽视。通过梳理天津市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产业发展方向,对于培育和发展天津市新材料领域代表性产业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第三代半导体是全球半导体技术研究前沿和新的产业竞争焦点。综述了第三代半导体发展现状、中国对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科技支持政策及当前面临的风险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探索实践,包括推动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对接国家重大项目、推动国家级公共平台和产业创新生态建设、制定团体标准并推动相关检测平台建设、通过创新创业服务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精准深度国际合作等。针对当前国际形势及中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5点建议:尽快启动国家2030重大项目,通过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形成合力,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夯实支撑产业链的公共研发与服务等基础平台;加速推动产业生态环境的完善;组织实施应用示范工程,充分发挥需求端对产业的带动作用;构建科技资本网链,实现国家信用对研发链、产业链和资本链的拉动。  相似文献   

5.
半导体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然而,随着全球竞争加剧,美国半导体业的主导地位正在遭遇新的挑战.因此,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通过了《保障美国半导体行业的长期领导地位》报告,以期加速半导体产业发展. 长期以来,半导体产业的创新一直是美国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引擎之一.2017年伊始,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发布题为《保障美国半导体行业的长期领导地位》(Ensuring Long-Term U.S.Leadership in Semiconductors)的报告,通过全新视角分析美国半导体产业现状和面临的核心挑战,提出维护和加强美国半导体产业在全球的引领地位.  相似文献   

6.
《杭州科技》2007,(2):18-18
"国内80%以上的半导体照明相关检测设备的研发和制造集中在杭州."4月6日召开的杭州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十余位来自中科院、北京大学等院校的院士、专家和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的领导,与杭州的企业家一起"听诊把脉"杭州的半导体照明产业.  相似文献   

7.
仝波 《杭州科技》2024,(1):13-14
<正>建设背景硅及先进半导体材料是发展半导体技术的基石,是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的焦点。近年来,以碳化硅、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以其优越的性能和巨大的市场前景,迅速开辟出全球半导体市场的新赛道。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速推动以碳化硅、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新材料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催生一批高速成长的新材料企业,极大促进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在我国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忠鑫 《广东科技》2013,(11):52-55
21世纪以来,半导体照明行业在全球持续蓬勃发展,LED照明以其节能、环保、安全、长寿等特有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是最具革命性的照明光源。早在2003年6月,科技部就成立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正式启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成立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大力推动LED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十年间,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规模从2003年的9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近20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35%,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已然成为全球LED  相似文献   

9.
董建忠  贾志琦  李巍 《太原科技》2011,(5):48-51,58
以发光二极管(LED)为核心的半导体照明,具有节能、长寿命、免维护、环保等优点,业内普遍认为,其替代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是大势所趋。在对山西省半导体照明相关政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推广应用等分析的基础上,从专项规划、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研发投入、平台建设、人才队伍、知识产权及创建品牌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山西省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半导体照明(亦称固态照明,solid state lighting,SSL),是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的又一次光源革命.2016年,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规模达5 126亿元,关键技术与国际水平差距逐步缩小,示范应用居于世界前列,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照明生产、消费和出口国.当前半导体照明产业面临新的形势是:国际上技术快速进步,新兴应用崛起,市场渗透加速,竞争格局调整;国内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加快扩张,海外市场拓展加速,整合并购成为主流.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了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下一步推动我国从半导体照明产业大国向产业强国转变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半导体照明产业专利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西省半导体照明产业专利技术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山西省半导体照明产业在专利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山西省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专利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半导体产业链和产业特征出发,梳理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存在的风险点,并从实现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角度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发现,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关键节点面临风险为上游原料硅晶圆全球寡头垄断、晶圆加工工艺不先进、半导体设计软件对外依赖度高、半导体加工设备仪器自给率低;风险形成的原因为起步晚并遭到发达国家技术封锁、研发投入还有待加强、忽视基础研究的创新、半导体人才严重缺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分析了半导体照明产业人力资源总量及分布,探讨了国内半导体照明企业员工的学历结构与半导体照明产业人才的缺口,进而对当今半导体照明产业人才需求进行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区域半导体照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导体照明技术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兴高技术领域之一。作为新型高效固态光源,半导体照明光源具有节能、安全、绿色环保、长寿命、色彩丰富、微型化等显著优点,将成为人类照明史上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的又一次标志性的飞跃,是世界照明工业的一次全新的革命。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长三角区域半导体照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现状与问题,分析问题的内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长三角区域半导体照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路径,勾画出长三角区域半导体照明产业集群演化关键技术创新路线图,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半导体产业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且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对于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半导体产业,本文试着分析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DII数据库的专利信息资源,采用专利分析的研究方法,对1963—2014年收录的有关半导体激光加工领域的专利进行了分析,以了解全球半导体激光加工制造领域的研发趋势、国家布局、技术热点和主要竞争机构. 分析表明,半导体激光加工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近年始终保持增长的趋势;中国申请专利数量处在全球排名第三的位置,主要的竞争对手为日本和美国;主要的竞争机构几乎被日本所垄断;主要的技术领域集中在半导体器件、焊接和利用受激发的器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国内外硅半导体材料(多晶硅、单晶硅、硅片)的产业现状,得出国内外硅半导体材料产业、市场及技术状况的基本结论,并分析了我国硅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的机遇、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一边是中国台湾的成熟晶圆代工实力,一边是中国大陆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半导体产业西进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半导体产业作为台湾“两兆双星”计划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台当局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予以重点推进,并取得了不菲业绩。本文从台湾半导体产业的现状入手,追溯其发展的历程,从而挖掘对我国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2018年6月1日成立的广州市半导体协会(以下简称半导体协会或协会),是一家专门服务广州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专业社会组织。成立以来,协会以"沟通、规划、认证、服务"为宗旨,通过组建行业专家库、打造全产业链生态、协助政府产业工作、推动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举措,有力促进了广州半导体产业发展,树立了广州半导体产业品牌。近日,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协会秘书长潘雪花女士,就协会近年推动广州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的行动举措进行了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