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双向低频振动引起铀尾矿库滩面覆盖层控氡效果劣化是其结构设计中应加以考虑的一项问题。以铀尾砂与本地红土为原材料,制备干燥、自然和饱和三种含水状态下铀尾矿库滩面覆土层试样,基于自制激振组合氡析出试验装置,开展双向低频振动下铀尾矿库滩面覆土层氡析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含水状态的铀尾矿库滩面覆土层在低频振动条件下,均大致呈现降氡效率随覆土厚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其中当覆土厚度为5 cm时,降氡效率分别为54.14%、50.32%、60.51%;当激振频率为10 Hz左右时,干燥、自然状态覆土表面氡析出率均达到峰值,分别为0.135 Bq/(m2·s)、0.089 Bq/(m2·s),而饱和状态覆土表面氡析出率在15 Hz的低频振动条件下达到峰值0.118 Bq/(m2·s);双向低频振动对覆土层控氡效果的影响程度表现为:饱和状态>干燥状态>自然状态。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缝隙的存在对建筑结构表面氡析出的影响,采用局部静态法,以机房、客厅、实验室贴瓷砖的地面为对象,测量了瓷砖与瓷砖接缝处的一字缝和十字缝以及非接缝处即瓷砖表面的氡析出率。结果表明:1)接缝处的集氡罩内平衡氡浓度远高于瓷砖表面;2)不同瓷砖表面的氡析出率不同,客厅、机房、实验室分别是0.327 mBq/(m2·s)、0.413 mBq/(m2·s)、0.072 mBq/(m2·s);3)一字缝、十字缝及瓷砖表面的氡析出率相差很大,在机房、客厅、实验室三处地面,一字缝表面氡析出率分别是瓷砖表面的3.19倍,2.43倍,2.25倍,十字缝表面的氡析出率分别是瓷砖表面的7.95倍、11.36倍、6.25倍。  相似文献   

3.
基于在多孔射气介质中氡的渗流-扩散迁移理论,建立了圆管状多孔射气介质氡的迁移数学模型,并获得了稳态条件下氡浓度分布的解析解和氡析出率的计算公式。通过研究,获得以下结论:1)圆管管壁内靠近圆管内外表面的氡浓度和氡浓度梯度随着扩散系数的增大而减小;2)圆管内外表面的氡析出率随扩散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并逐渐趋于最大值;整个圆管的氡析出份额随扩散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并逐渐趋于1;3)圆管管壁内的氡浓度峰值的大小随着圆管内外表面压差值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氡浓度峰值最大时压差为20 Pa;氡浓度峰值最小时压差为60 Pa;4)当圆管内外表面存在压差时,高压侧的圆管表面的氡析出率随着压力梯度的增大而减小,并逐渐趋于0;低压侧的圆管表面的氡析出率随着压力梯度的增大而增大,并逐渐趋于最大值;整个圆管的氡析出份额随着压差值的增大而增大,并逐渐趋于1。  相似文献   

4.
开展伴生放射性矿的氡运移研究有利于开采过程中的氡污染治理,对矿山的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引入温度梯度函数进行地层温度模拟,通过建立对流-扩散-衰变数学模型与斜坡道三维几何模型,对地层温度场下伴生放射性矿斜坡道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探索了地层温度场和通风流场对氡累积与运移的影响。研究表明:流场特征很大程度上决定氡浓度场的空间分布特征,而温度场同样也影响各区域的氡浓度大小。采用通风降氡时,流场中气流组织更好的区域氡浓度变化更大,地层温度场对硐室氡浓度影响更为敏感,本次模拟中温度升高1 K斜坡道氡浓度增加14.7 Bq/m3,硐室增加约22.0 Bq/m3。  相似文献   

5.
选取氡同位素(222Rn)作为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力交换过程的天然示踪剂,探明不同河段多水源水力关联关系及海陵区水循环特征。对新通扬运河海陵段进行河水及附近地下水采样,定性分析河水与地下水水力联系过程,建立河道氡一维稳定流模型及流量平衡模型,定量辨识地下水入流和河水渗漏机制。结果表明,新通扬运河海陵段的地下水补给主要发生在R3~R4、R7~R9河段,支流汇入、汇出对干流影响较小。模拟的地下水入流和河水渗漏结果显示河道中存在河水和地下水相互作用。利用河道氡一维稳定流模型得到详细的河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情况,所得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一致。河道氡一维稳定流模型中,上下游流量为特别敏感参数,上下游河水内氡活度浓度为比较敏感参数。  相似文献   

6.
地-空界面上氡辐射场的分布特征,不仅可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地震预报等领域;而且可为环境放射性氡水平及其辐射环境效应的预测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处理的方法技术.文中以氡的扩散和对流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地-空界面氡浓度定解问题,进而得出了土壤中氡浓度和大气氡浓度分布的数学表达式,以及大气氡浓度与地表介质铀含量的数学表达式.理论分析表明:土壤氡析出率不仅与土壤镭含量、射气系数有关,而且还与土壤中氡的扩散系数与对流速有关;在开放空间内,大气氡浓度与土壤氡逸出率成正比,与大气对流速度成反比.室内通风,增强空气对流,可有效地降低空气中氡浓度.通过不同深度土壤氡浓度的长期观测结果表明,土壤中氡浓度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性较好.在土壤深度为1.4m处,两者相对误差为3.1%.  相似文献   

7.
非稳态条件下壤中氡浓度数理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壤中氡具有很强的运移能力,作为一种示踪元素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分析了壤中氡的运移机理,以扩散作用和对流作用为基础,建立了非稳定条件下氡及其子体在壤中运移的定解问题。求解表明,在镭-氡平衡条件下,非稳态壤中氡浓度随深度的变化可表述为2种变化规律的合成:(1)氡浓度随深度增加呈饱和指数曲线规律增长;(2)氡浓度随时间呈余弦规律振荡,其振幅为该深度氡浓度变化极差统计平均值的1/2。通过20多天壤中氡浓度连续动态监测数据拟合表明,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相关系数为0.62。  相似文献   

8.
对南昌市地铁1号线和2号线车站内氡浓度水平进行监测,初步掌握南昌市地铁重点区域的氡浓度水平,并分析其对工作人员和公众人员带来的辐射危害.采用《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检测方法》(GB/T14582—1993)中的径迹蚀刻法进行采样及测量,并根据《室内氡及其子体控制要求》(GB/T 16146—2015)中的公式进行相关人员年有效剂量评估.结果:南昌市地铁车站内氡浓度范围是8.30~23.72 Bq/m3,均值为14.45 Bq/m3,监测结果均低于400 Bq/m3的参考水平.车控室、站台、客服中心不同类型监测点氡浓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号线和2号线2条不同线路车站内氡浓度水平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铁车站内氡所致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年有效剂量均低于标准规定的限值要求.南昌市地铁车站内氡对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危害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深圳是我国土壤高氡背景区,为评价该地区公共场所内氡所致人体辐射照射水平,本文随机抽取的44个不同公共场所,使用RAD-7对所选场所室内氡浓度水平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深圳福田区公共场所室内氡浓度算术平均值:26.7依17.3 Bq/m^3,几何平均值:22.3依1.9 Bq/m^3;不同建材场所室内氡浓度差异较大,以高层建筑室内氡浓度最高;和深圳氡调查历史数据相比,只有高层建筑室内氡浓度呈上升趋势.本次调查数据对深圳市公共场所室内氡浓度的评价和防护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防氡涂料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消除氡气对人体的危害,为了更好的改进防氡涂料的效果,对稀土在防氡涂料中的作用进行了实验分析,将稀土应用到防氡涂料中,并改进防氡涂料的生产配方,提高了防氡涂料的性能,得出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从实验入手,应用高灵敏度、高精度、静态、易于重复观测的CD-1α杯测氡方法,在室内较理想条件下,研究了氡及其子体自身固有的运移规律。主要发现是:氡及其子体比重很大;但在理想空气中,它向上运移能力与向下运移能力相似,甚或超过,而远远大于横向运移能力。其规律是,氡及其子体向上运移的贡献大于45%,向下运移不及45%,扩散作用小于10%。  相似文献   

12.
长沙市一居民小区室区内外环境氡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长沙市一居民小区几十间住户室内外环境中氡及其子体浓度,给出了不同类型房屋中不同电离辐射来源的相对贡献,调查结果表明:该小区不同类型住户地下室、平房、楼房内氡的主要来源是土壤和建材中的氡析出,分别占83.77%、59.78%、51.49%.室外空气、室内用水和液化气中的氡对室内氡浓度的贡献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3.
应用灵敏的 α测氡技术 ,同时采用多套装置 ,静态、连续观测情况不同的铀矿物释放氡的现象 ,结果发现 :铀矿物释放氡 ,具有阵发性现象 ,其变化幅度与变化周期受矿物种类、矿物粒度等影响。由于铀矿物内部孔隙发育各异 ,Ra经 α衰变放出 Rn和 He,待其在矿物内部孔隙聚集到一定压力时 ,才能由铀矿物孔隙溢出 ,释放到矿物外部空间 ,这是导致铀矿物释放氡呈现阵发性的内因。据此 ,实际工作中 ,宜采用累积法测氡技术  相似文献   

14.
室内氡迁移转化规律及其防护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室内氡的迁移转化规律并用数值模拟对实例进行计算 ,还讨论了室内氡的防护措施 .  相似文献   

15.
低温控制条件下低射气介质中氡释放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验入手,应用高灵敏度、高精度、静态、低本底测量的CD-la杯测氡仪,在较理想的实验条件下,系统地进行了低温控制条件下低射气介质中氡释放规律的实验研究,获得了几点有价值的认识,为后续氡释放规律实验研究中氡测量的最佳时刻的确定、建筑材料等低射气介质对生活环境中氡浓度水平的贡献评价等问题提供了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氡及其子体运移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氡及其子体的运移规律研究是基础理论课题之一,从实验入手,通过在室内内较理想的条件下所进行的氡及其子体“自身”固有运移规律实验研究,发现氡及其子体在较理想条件下的空气中,纵向运移能力远大于横向运移能力,向上运移能力与向下运称能力相当,甚至有超过的现象。其规律是:扩散作用小,不及10%,地球引力导致是的下沉作用不及45%,氡及其子本上浮的贡献大于45%。  相似文献   

17.
闪烁室是一种常用于测量氡的探测器.介绍了闪烁室的探测原理以及闪烁室本底的各种来源、特点和相应的降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氡示踪方法在土坡滑坡预报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氡(Rn)作为一种放射性化学元素,在地震监测、探矿、资源开发等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本文讲述了关于土壤氡析出原理以及氡测量原理和方法,同时讲述了在土氡测量过程中,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干扰而引起氡异常现象,进一步说明了氡作为一种示踪剂在预报土坡滑坡的应用中有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用活性炭盒吸附方法对香港室内氡浓度的测量结果及其浓度分布规律。对室内氡浓度与建筑物表面氡析出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证实室内空气中的氡主要来源于建材中的镭,而氡浓度水平只决定于室内建筑物表面氡的析出率及通风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