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榆林科技》2006,(3):I0007-I0007
定边县乱井子机械林场成立于1960年,现有职工58人,有专业技术人员15人,总经营面积6192.8公顷。通过四十多年的精心造林和严格封育管护,现有林地4426公顷,宜林地1793公顷,苗圃3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71.4%。  相似文献   

2.
以科尔沁沙地北缘的天然五角枫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无封育无更新、封育无更新、封育更新3种类型的固定样地,通过调查五角枫天然种群的群落结构、幼苗更新数量、种子雨组成特征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等,探究限制其更新的种源因素,为其种群的自然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幼苗更新主要发生在人为干扰较小的封育样地,幼苗更新数量为冠下>冠缘>林窗;2)种子收集量依次为封育更新样地>无封育无更新样地>封育无更新样地,完整种子及种子千粒重为无封育无更新样地>封育更新样地>封育无更新样地;3)五角枫种子受重力及风力共同作用进行扩散,种子收集量表现为冠下>冠缘>林窗;同时种子散落受当地西北风及西风影响,其收集量东>南>北>西;4)不同样地的种子室内萌发结果显示,样地间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表现为无封育无更新样地>封育更新样地>封育无更新样地,人为干扰以及土壤含水量低可能是导致其更新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山杏的主要性状,生态习性、优良特性,介绍了山杏的造林意义及经验,详细阐述了山杏抗旱造林技术的实施要点及主要措施.同时介绍了山杏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冀东北山区的野生山杏资源丰富,发展前途大,但目前开发利用尚不合理。本文论证了山杏的经济和生态价值、经营效果、经营条件及发展前途,揭示了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广种薄收,单产低、管理落后、开发战线过长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山杏资源的开发方向、管理措施、加工要求、生产服务体系等解决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陕北黄土区林分空间点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近自然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在陕北吴起县阴坡坡向选取约5.0hm2的林地测得山杏、小叶杨以及榆树等乔木树种的树高、胸径等指标.分析林分的树高与胸径分布特征,并采用空间点格局方法分析山杏、小叶杨、榆树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种群间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山杏、小叶杨及榆树均以中树和大树为主,幼树较少;(2)山杏、小叶杨及榆树种群在0—100m空间尺度内均为聚集分布,但山杏种群在r=70m时达到最大聚集强度,小叶杨与榆树种群在r=40m时达到最大聚集强度;(3)山杏与小叶杨种群在0—20m空间尺度内关联性不显著,在20—100m内呈显著正关联性,榆树与山杏、小叶杨种群在0—100m空间尺度内均呈显著负关联性.因此,该区近自然造林时小叶杨可混交在山杏林隙内,且山杏造林规模的最大半径为70m,混交在林隙内的小叶杨造林规模的最大半径为40m.山杏与榆树不可混交.  相似文献   

6.
杜玉平 《甘肃科技》2014,30(22):155-156
自1998年10月以来,平凉市国有林场严格执行国家停止采伐天然林的政策,不断加强资源管护,加大造林封育,资源总量大幅增加,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改善全市生态环境、保障农业丰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全市国有林场在改革发展上,积累了一些经验,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路子,为今后国有林场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肃南县牧区生态建设水资源保障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平德 《甘肃科技》2006,22(2):21-22
肃南县牧区现状由于超载过牧严重,致使草地生产能力下降,草原生态恶化,水土流失加剧,扬沙和沙尘暴危害加剧。通过建设节水、高产、优质灌溉饲草料地,对大面积天然草场实行围栏封育、轮牧、休牧、禁牧等手段,实现牧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8.
休耕地管护是休耕制度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不同休耕地管护主体的利益诉求,建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协调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可以为优化休耕地管护政策献计献策.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管护方、农民之间的博弈均衡取决于休耕管护收益、机会成本、罚金等参数的大小比较;这些参数的大小受中央及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度以及管护方和农民管护意识的影响.提高休耕管护的质量应建立更加完善的休耕地管护监管制度;积极引导农民参与休耕地管护工作;建立管护方与休耕地的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9.
董百赟 《甘肃科技》2004,20(9):8-9,30
1996-1999年,经线路踏查、访问、捕捉和查阅有关资料,对子午岭林区森林害鼠进行了调查.初步查明该林区害鼠为2目4科16种。动物区系为古北界占优势,占总种数的81.25%,广布种占12.5%.东洋界占6.25%。当前,主要的森林害鼠为中华鼢鼠。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策略.坚持“三结合五同步”灭鼠法。实行“四定一包”责任制,合理运用生物、营林、器械、药物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幼林地内害鼠种群数量,保护造林封育成果。  相似文献   

10.
闽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闽西生态公益林的现状,结合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思想认识、生态环境、森林资源结构及生态公益林补偿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适当营建经济林果竹、开发生态旅游、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等方面搞好闽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阎潇倩 《科技潮》2009,(2):38-38
2008年,昌平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主要包括林业工程、农业工程及生态移民工程。其中林业工程包括人工造林6500亩、爆破造林3200亩、封山育林8万亩.农业工程包括人工种草5000亩、围栏封育2万亩等,生态移民165人。整个治理工程涉及流村、南口等10多个镇。同时,针对山区农民的居住条件.对流村镇溜石港村、瓦窑村、北照台村道路实施硬化工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不同封育时间、不同坡向的蒙古栎林主要乔木树种径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封育5年样地内,蒙古栎、糠椴和黄榆种群为增长型种群;在封育16年以后,糠椴和黄榆种群成为蒙古栎种群的伴生种群;封育24年样地中蒙古栎种群明显成为优势树种。在阳坡随封育时间延长乔木层盖度增长较快,而阴坡乔木层盖度增长较慢;糠椴和黄榆种群随封育时间延长逐步衰退的现象在阳坡比阴坡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太原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完善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存在管护经营不善、缺乏强劲后续产业等问题,提出加强退耕还林的管护及发展后续产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14年5-9月,我们对吉林省西部不同封育年限草地中昆虫群落进行了连续地系统地调查,基本明确了各类型草地昆虫群落的组成结构格局、多样性,并分析了封育时间、封育方式对昆虫组成结构及时空动态的影响。本文主要论述吉林省西部草地生态恢复过程中昆虫群落组成结构的的变化和季节动态,说明不同封育阶段对昆虫群落的组成影响。为吉林省西部草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害虫防治和昆虫物种多样性保护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管护员收入的调查研究,对管护员当前的收入水平进行合理定位,分析了影响林场管护员收入偏低的原因,提出稳定林业政策、改变现有管护模式、加强技术培训等提高管护员收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啮齿动物对山杏种子命运影响的季节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南济源王屋山地区(E 112°16′,N35°12′)选择灌丛生境,分别于春季、夏季、秋季释放600枚人工标记的山杏(Prunus armeniaca)种子,旨在了解小型啮齿动物对种子命运影响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种子释放之后,每3 d检查一次种子的命运,记录种子被啮齿动物扩散、贮藏、取食情况和相关的生境信息.通过比较山杏种子释放处被啮齿动物就地取食、存留动态、种子被搬运和贮藏的距离、位置、状态等的季节差异,确定啮齿动物对山杏种子的存活和对山杏更新的影响.采用SPS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取食山杏种子的鼠类主要是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社鼠(Niviventor confucianus)和黑线姬鼠(A.agrarius);山杏种子在释放点的消失速率在秋季最快,夏季次之,春季最慢;山杏种子原地存留率在春季最高,夏季和秋季几乎全部被啮齿动物搬离释放点,扩散后被贮藏种子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秋季(31%)夏季(20%)春季(0.83%);山杏种子被鼠类搬运的平均距离秋季最大,不同季节间种子扩散距离的差异达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7.
巫小鸿 《广东科技》2011,20(10):58-59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启动,天然林资源管护是天保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系统阐述管护任务及责任区情况、森林管护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封育时间、不同坡向的蒙古栎林主要乔木树种径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封育5年样地内,蒙古栎、糠椴和黄榆种群为增长型种群;在封育16年以后,糠椴和黄榆种群成为蒙古栎种群的伴生种群;封育24年样地中蒙古栎种群明显成为优势树种.在阳坡随封育时问延长乔木层盖度增长较快,而阴坡乔木层盖度增长较慢;糠椴和黄榆种群随封育时间延长逐步衰退的现象在阳坡比阴坡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19.
土地整治后期管护是影响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益发挥的关键,其实施效果不仅关系土地整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利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以云阳县的7个典型乡镇为研究区域,分析总结了当前云阳县土地整治后期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土地整治后期管护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地整治后期管护的影响因素中,投入保障、政府管理保障与农业产业化开发条件为首要影响因素,后期管护成本及整治后评价的实施为次要影响因素,结合后期管护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构建了由动力支持系统、大农业支持系统、服务支持系统及环境容量支持系统构成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对北京山区落叶阔叶林几种木本植物蒸腾速率进行了一个生长季的连续测定,结果表明:影响植物蒸腾速率的因子主要是气孔阻力、光照强度、叶面温度、叶室温度、大气相对湿度.根据结果分析:树种不同,因子作用大小存在差异,主要影响因子不同,如山杏蒸腾速率的影响因子主要是温度和大气相对湿度.对辽东栎、山杏、大叶白蜡和核桃楸4种北京山区落叶阔叶林优势种叶片气孔阻力和蒸腾速率相关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蒸腾速率和气孔阻力之间是一种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