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7 毫秒
1.
由欧洲和美国宇航局于1995年12月发射的SOHO卫星(太阳和日球天文台)近日又发现了一颗新的彗星。据意大利安莎社14日报道,这是它在9年的观测过程中发现的第750颗彗星。SOHO卫星将这颗彗星的形状拍成照片,并被发表在SOHO网站上。由于拥有先进的日冕仪,SOHO卫星成为天文史上发现彗星数量最多的天文探测卫星。SOHO卫星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宇航局(ESA)开展的一个太阳联合监测计划,因此,SOHO卫星又被称为“太阳和日球天文台”。SOHO卫星发现第750颗彗星  相似文献   

2.
杨捷兴 《科学通报》1984,29(2):98-98
1983年4月25日,英国J.戴维斯在检测红外天文卫星观测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在天龙座(靠近天鹅和天琴座边界)有一颗快速移动的天体。据4月27日和5月2日的观测证明,此天体是一颗新彗星。5月3日,日本荒木和英国G.E.D.阿尔科克也先后独立发现了这颗彗星。新彗星正式编号为1983d,命名为IRAS-ARAKI-ALCOCK彗星。  相似文献   

3.
宇宙动态     
<正>彗星被太阳吞噬瞬间近日,太阳及日球层天文台拍到了克罗伊策掠日彗星与太阳"亲密接触"时被吞噬的画面。据悉,克罗伊策掠日彗星是数百年前解体的一颗大彗星的残骸,命名于德国天文学家海因里希-克罗伊策。  相似文献   

4.
今年春天,一颗新彗星在太空中光华四射,它的彗尾在最长时超过1000万公里。这就是中日两国天文爱好者共同发现的池谷一张彗星,它是我国爱好者首次发现的新彗星,也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制望远镜“摘下”来的星星。 那么,这颗春天之星是怎样被自制望远镜“摘下”来的呢?  相似文献   

5.
《科学之友》2010,(2):14-14
近日,太阳及日球层天文台拍到了克罗伊策掠日彗星与太阳“亲密接触”时被吞噬的画面。据悉,克罗伊策掠日彗星是数百年前解体的一颗大彗星的残骸,命名于德国天文学家海因里希-克罗伊策。  相似文献   

6.
1993年10月18日至22日,从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举行的世界天文学学术会议上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1994年7月18日到24日期间,至少有22块称为"休梅克——列维9"彗星的巨大碎块将与木星相撞,真乃千载难逢! 1993年3月,天文学家首次发现这颗破碎的彗星以来,一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太阳观测卫星(SMM)1987年10月观测到两颗掠过太阳运动的彗星。作为掠过太阳轨道上运动的彗星,有称为十字星(Krcuz)的一群。1965年出现的池谷、关彗星令人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8.
<正>早在我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之前,我就很好奇为什么地球上会充满生命,而火星则是一个贫瘠、多岩石的"前哨站",金星被笼罩在一片稠密的大气层中。我在某个地方读到彗星是原因所在。当一颗挥发性的富含有机质的彗星撞击岩石行星后,就会产生与地球类似的环境。两颗彗星的撞击会产生一颗金星,没有彗星撞击的结果就产生火星。当然,这个理论远过于简单,无法解释不同的内行星形成方式的差别,但是至今还没有人足够近距离地探索过彗星,从而知道彗星如何会改变一颗行星的  相似文献   

9.
1682年天空出现一颗大彗星,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发现它的轨道与1607年和1531年出现的彗星轨道相似,认为是同一颗彗星的三次出现,并预言它的再度出现。后来它果然如期而至。这是天文学史上一个惊人的成就。《哈雷及其在天文学上的贡献》一文介绍了哈雷为科学事业奋斗一生的事迹。  相似文献   

10.
宇宙飞船对哈雷彗星的近距离探测,向人们揭示了彗星的物理、化学和构造方面的详细内部情况。即使是对探测资料的初步分析结果也表明,这些宇宙飞船已顺利地完成了预定任务。最引人注目的探测结果是由苏联的两颗维伽号字宙飞船和欧洲的乔托号宇宙飞船发回的,其中乔托号飞船达到了距彗核最近的位置。它们都向科学家们揭示了位于彗星中部的“脏雪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新年伊始,有一颗较亮的彗星引起了媒体和广大天文爱好者的关注,这颗彗星的中文名字是麦克霍尔茨彗星,国际上通用的编号为C/2004Q2 Machholz,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著名的业余天文爱好者唐纳德·麦克霍尔茨在2004年8月27日用15厘米反射镜目视发现的,麦克霍尔茨是著名的"彗星猎手",这是他发现的第10颗彗星,他曾在4个月里接连发现了3颗,上一次发现是在1994年,从那时到此次发现,他已经累计观测了1457个小时.  相似文献   

12.
登陆彗星     
<正>2014年11月12日北京时间23时33分,欧洲空间局"罗塞塔"飞行器释放的"菲莱"探测器成功登陆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因而引起举世关注。那么,"罗塞塔"是怎样历经辗转抵达这颗彗星的?"菲莱"为什么要登陆彗星?彗星是一种什么样的天体?  相似文献   

13.
前沿     
正世纪彗星ISON ISON彗星,又名C/2012 S1或"光科网彗星",属于掠日彗星,于2012年9月21日由俄罗斯国际科学光学监测网(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Optical Network,简称ISON)的成员维塔利·纳瓦斯基和阿特罗姆·诺维克诺克利用0.4米口径反射望远镜发现。发现时ISON彗星距离太阳约9.4亿千米,视星等仅为18.8,彗发直径为8",轨道位于木星之外,较难通过一般的天文望远镜进行观测。科学家通过对ISON彗星轨道进行分析,发现其与1680年大彗星的轨道接近,因此推测出它们是从同一颗更大的彗星分裂出来的碎片。  相似文献   

14.
今年5月2~16日,天文爱好者可以一睹池谷一张彗星的迷人风采。这颗带尾巴的彗星5月2~8日出现在天龙星座,将与“天龙”共舞;5月8日将告别“天龙”,进入武仙星座,与“武仙”相依为伴。 在这半个月的时间内,池谷一张彗星不仅较亮,而且仰角较高,还可避开月光的影响,是观看它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5.
每年被专业或业余天文学家发现的彗星平均有十几颗,但这些彗星只有极少数能被肉眼所见。至于亮度能与大行星相媲美,又有较为壮观的彗尾的大彗星,则平均十几年才能遇到一次。正因为大彗星如此罕见,所以,每当预测有一颗光亮的大彗星即将来临时,不但在天文爱好者间掀起一阵热潮,甚至连普通市民也会希望一睹它的风采。  相似文献   

16.
天文学家虽然热衷于从降落到地面的陨石中获取星际尘粒,可许多人还梦想从另一个来源——从彗星上获得宇宙尘。由于彗星几乎不会降落到地球上(对地球来说是幸运的)所以收集足够的彗星物质就意味着要离开地球——拦截一颗彗星,而后把样品带回地球。欧洲空间机构(ESA)已经制定计划,由罗塞塔使命——21世纪初期,欧洲空间机构的“基石”使命之一——实施此项任务。罗塞塔将要寻找到一颗驶向地  相似文献   

17.
<正>最新研究显示,2019年人们在太阳系中发现的星际彗星"2I/鲍里索夫"有着不同寻常的成分构成。目前已知的这颗从另一个星系造访太阳系的彗星,为天文学家们将其与在太阳周围形成的彗星进行比较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新的数据显示,这颗彗星含有大量一氧化碳——这可能是它  相似文献   

18.
正一颗原始的彗星将在2014年10月呼啸着掠过火星以及环绕在这颗红色星球轨道上的几架探测器,那时,天文学家将获得一个研究它的绝佳"前排座位"。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正在最终确定他们的计划,以便观测这一罕有的天文事件。2 0 1 4年1 0月1 9日,一颗名为"赛丁泉"的彗星将从距离火星表面13.5万km处掠过,这一距离尚不及地月距离的一半。并且由于这是赛丁泉彗星的首次内太阳系之旅,几十亿年来冰冻在其表面的气体和尘埃最终将被加热并释放。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市喷气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10月19日,在一次罕见的宇宙亲密接触中,赛丁泉彗星以139 500 km的距离(仅为地球到月球距离的1/3)嗖地飞越了火星。大约100分钟之后,由彗星喷发的尘埃云也包围了这颗红色的星球并在之后离去,而位于火星轨道上的人造探测器"们"则安然无恙。赛丁泉彗星如今正为了完成它的终极之旅而向着太阳飞奔,来自后者的引力无情地将其从太阳系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一位美国行星学家的研究,如果太阳系不是含有木星和土星,智慧生命可能就不会在地球上产生,如果没有这两颗太阳系最大的行星,太阳系将充满致命的彗星,它们经常地撞击地球,阻碍地球上高级生命形式的发展。木星和土星的质量分别为地球质量的318倍和95倍。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这两大行星的强大引力担负了将上万亿颗彗星弹入星际空间的任务。华盛顿卡内基研究院的乔治·韦瑟里尔多年来一直用一台计算机模拟如何在围绕着新生恒星旋转的残骸圆盘上形成行星。他模拟的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