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加州大学近日宣称,他们的科学家正在将生物技术与纳米技术结合起来,首次研制出“身上长有肌肉”、高度不到1毫米的超微型机器人。据悉,科学家为这种超微型机器人安装了“肌肉”和“骨骼”。然后,再通过纳米级的物质表面化学特性,给肌细胞发出移动信号,肌细胞收到信号后就会做出动作,而且是像真的肌肉和骨骼那样的动作与“生物机能”。由于这些机器人的结构上使用了铰链,可以前后移动并弯曲,并可接收无线电信号,作出与真的肌肉一样的动作与反应。科学家在试验中使用的肌细胞取自心脏组织,因而这些细胞会生长、繁殖并自我结合。并非幻想的…  相似文献   

2.
要想让微型机器人自己移动,就必须有与它们适配、足够小的致动器(如一条能弯曲的腿).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由铂金薄层制成的致动器,适配新型微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的背后有四个连接至太阳能电池组的致动器.当激光照射太阳能电池时,机器人的腿部会弯曲,推动机身向前移动.当激光按照一定顺序照射太阳能电池,机器人会按照相应方式移动.  相似文献   

3.
日本千叶大学的刘浩教授最近开发出一种蜂鸟机器人,这种微型机器人全长约10厘米,有4枚塑料膜薄翼,通过遥控器可以拍打翅膀上下翻飞,左右盘旋。  相似文献   

4.
科技短讯     
可在地震中承担救人重任的爬行机器人 日本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可在废墟中爬行的小机器人,它们的任务是营救被困于地震废墟中的幸存者。 这种机器人可以像毛虫一样沿着地面爬行,而且爬行时一收一缩节奏感较强。它只有几厘米宽,遥控人员可以利用磁场原理推动机器人在细小的墙壁裂缝中穿行。机器人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从折纸术中获取灵感,创造出用于机器人的价格低廉的"人工肌肉"。加持了这种"人工肌肉"的机器人,能举起比自己重1000倍的物体。这种"肌肉"称为促动器(actuator),被安装在金属线圈或塑料板材的架构上。每条"肌肉"的制造成本约为1美元。而骨架可以是弹簧、像折纸般折叠的结构,也可以是任何装有铰链或有弹性空隙  相似文献   

6.
近来,日本研究人员成功发明了一种帮助人们从事体力劳动的特殊服装。穿上这种由电子机械设备组装而成的"衣服",人在劳动时就像被附上了一个机器人,多了个得力帮手。  相似文献   

7.
当人起跳后,其在跳跃最高点及附近的停留时间远超过起跳或落地过程的时间.跳得越高,越会在视觉上留下"悬浮"空中的感觉. 篮球选手通过伸展身体,做出一系列连贯动作,收腿等会让我们在视觉上觉得他们可以在空中真正地"停留". 但事实上,"滞空"只与弹跳高度有关,与其它无关.跳得越高,滞空时间就会越长;身体柔韧性或核心力量越好,能在空中做的动作越多,滞空视觉感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点点滴滴     
功能各异的 新型机器人 飞行机器人 世界上第一台飞行机器人最近在一次国际飞行机器人竞赛中首次实现了真正的飞行,它在空中停留3分钟,并抓起一套金属盘。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由国际无人驾驶交通工具联合会组织的飞行机器人竞赛已经有5年的历史。这台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成的飞行机器人利用了全球定位系统,其飞行高度及位置的误差只有几厘米。 飞行机器人因其活动自由,可广泛应用于救火、火山考察、辐射测定等危险环境中。未来的飞行机器人还将安装雷达、超声波探测器等先进手段,使其功能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9.
视点     
《科学之友》2013,(7):12-13
蜜蜂机器人这种只有80 mg重的小型装置被称为"蜜蜂机器人",它由美国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设计,有一对飞行时嗡嗡作响的翅膀,每秒钟拍打120次。蜜蜂机器人拥有极薄的翅膀和由压电致动器制成的"飞行肌肉"。每个翅膀都被固定在线腿上方一个细长的碳纤维躯干的顶部。和真正的苍蝇一样,这些翅膀可独立活动、旋转和拍打。拍打翅膀时产生向下的气流,使蜜蜂机器人升到空中。它向前和向后飞行都是靠倾斜身体来完成的。将来它的潜在用途包括搜索与营救、监视、环境监测,甚至引领真正的蜜蜂给农作物授粉等。  相似文献   

10.
液晶布英国一家公司研制出一种液晶布,其原理是把液晶材料封闭于凝胶物质制成的微囊中,再把微囊分散在液态树脂粘合剂中,制成印染专用油墨,用它涂敷在纤维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继而,将纤维纺织成布料,布料就会在28摄氏度到33摄氏度的范围内由红变蓝,由于人体各部分的体表温度不同,穿这种布料的时装,便会产生不同的颜色。  相似文献   

11.
《世界科学》2012,(8):F0003-F0003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7月29日于东京郊外千叶县举行的Wonder Festiva!节上,日本水道桥重工公司展出了一款名为"Kuratas"的超级机器人—未来派色彩武器系统—身高13英尺(<4米),重4吨,4条腿装有轮子,最高时速  相似文献   

12.
马文会 《科学之友》2003,(11):11-11
会看门的“番龙”从事机器人研究开发的Tmsuk公司和三洋合作开发了新款家用安全机器人,型号为番龙T73S(Banryu,“番龙”意即会看门的恐龙),该机器人的外形尺寸为100厘米×80厘米×70厘米,体重约40千克,用4只脚行走,外形酷似小型恐龙。番龙T73S内置了相机,可以360°旋转,该机器人通过体内装备的50个各种传感器,可以识别声音、味道和气候。探测火灾发生之前的“烧焦气味”的“气味传感器”,可以提前觉察到发  相似文献   

13.
幻想与发明     
一般的暖瓶灌上开水后,常常由于暖瓶里的蒸汽压力太大,把瓶塞顶得弹跳起来,盖不严瓶口,使暖瓶不能保温,有时还会把瓶塞顶得掉在地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反复试验制出了这种新的防跳暖瓶塞。这种暖瓶塞的构造是:先将软木塞上的铝盖取下来,在木塞的中部钻一个上大下小的锥形孔,在孔里放一个大小合适的玻璃球,使玻璃球与孔壁能够严密地堵住锥形孔,然后在铝盖上钻几个小孔,再复盖在软木塞上,防跳暖壶塞就制成了。用这种瓶塞,当瓶内蒸气压力较大时,蒸汽会顶开玻璃球,从铝盖上的小孔排出,使瓶内的蒸气压力减小,玻璃球就会自动落下,盖严锥形孔,使暖瓶不再漏气,起到保温作用。制作时要注意以下几问题:1、锥形孔内壁必须光滑;2、玻璃球必须与孔紧密配合;3、玻璃球的质量要适当。王军  相似文献   

14.
奇妙的衣服     
气温骤暖乍寒,人们如不及时增减衣服,就很容易患感冒。目前美国农业部的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特殊织物,穿上这种织物制成的衣服,就有意想不到的功能。当你感到冷时,它会立刻使你暖和;而当你刚刚觉得太热时,它又会使你顿觉凉爽.  相似文献   

15.
鲜花机器人     
《科学之友》2008,(10):160-160
韩国国立全南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研制出了一种外形模仿普通开化植物的新型机器人。这种“鲜花机器人”的特别之处在于,它能够自动分析室内空气的质量,在必要时还会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释放氧气,甚至还能产生香味。另外“鲜花机器人”也能够生长和开花。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机器人的外形模仿了传统的观赏植物,其高度为130cm,最大直径40cm。从结构上说,“鲜花机器人”主要由花盆、5朵“鲜花”和其他一些技术构件组成。  相似文献   

16.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与一家桥梁企业川田工业合作,开发出一种可以做家务和病患护理的机器人。这种型号为“HR-4”的机器人身高151厘米,体重39千克。除双足步行,取放物品外,其独特之处还在于它可以通过声音、容貌认识人,  相似文献   

17.
碧雪 《科学之友》2005,(4):23-23
科学家们已经研制出了一种会像孩子那样“学习”走路的机器人,它可以在每走一步的时候不断改进和调整它的步调和平衡。这种步行机器人看起来更像个会走路的插件玩具而不像个人,但是它确确实实有着像到处闲逛的人的那种步态。它用呈弧形的脚和电动机驱动的脚踝来带动着它的腿向前走,它的胳膊也随着脚步同时摆动着以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18.
机器人冲一杯热腾腾的咖啡,并端到你的身边来,这在科幻影视中是最平常不过的场景,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机器人要做到这一点十分不容易。德国研究人员花费了数年时间,才让机器人学会冲咖啡。有关专家表示,这是家用机器人领域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9.
动态点击     
新式人工手能模仿真手掌英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灵巧的“人工手”,它上面安装了数个马达,能够模仿真正的手掌,完成许多复杂的动作。这种新式“人工手”内部装有小型的马达和电池,从而可以通过马达来控制手指完成指定的动作。假如再装上一种能够读取信号的芯片,将“人工手”与肌肉相连,就可以利用手臂肌肉的微小动作控制手腕的活动。南安普敦大学的医学家保罗·坎普尔介绍,他研究的“人工手”安装了6套马达及其附件设备,能让5个手指分开活动。这只“人工手”可以抓住圆球一样的物体;可以使用拇指和食指夹紧一个物体,像用钥匙开门一样;可以…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东京国际医学技术展览会上推出一种名为Muu Socia单眼球机器人,这种新型机器人用聚合物制成柔软外壳以便在照顾病人时减轻孤独患者的痛苦,能拍摄5兆比特的录像。它会笨拙地移动,执行几种声音指令,并能自言自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