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麻纤维化学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针对亚麻及胡麻的特性,提出一种麻成分的分析方法.通过对亚麻及胡麻各项性能的测试对比分析发现:胡麻纤维的木质素的质量分数比亚麻纤维高,纤维素的质量分数比亚麻低;果胶的质量分数大大高于亚麻纤维;胡麻的聚合度很高,而亚麻纤维的聚合度则较低.  相似文献   

2.
亚麻(油用及油纤兼用亚麻俗称胡麻)是世界性的油料作物、纤维作物和经济作物,因此介绍亚麻综合开发利用途径,了解生产和加工对新品种的要求,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促进亚麻生产、加工、销售和亚麻产业化发展,是甘肃中部干旱贫固地区亚麻生产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荔枝蛀蒂虫(Conopomorpha Bradley),鳞翅目、细蛾科,又名爻纹细蛾。主要分布在两广、闵、台湾省,内地主要在四川盆地。赤水地处四川盆地的边缘,有悠久的荔枝、龙眼栽培历史,种植面积386.7hm^2。近年来,该虫已经成为我市荔枝、龙眼的主要害虫之一,发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0-30%,荔枝受害程度比龙眼的受害程度要大,虫果率一般在20%-30%,严重时虫果率高达80%,不仅影响了产量,而且严重影响了果品的质量和商品性。  相似文献   

4.
记述了卷蛾亚科锤瓣卷蛾属(Transita)、丽翅卷蛾属(Trophocosta)、地卷蛾属(Dicelletis)、狭云卷蛾属(Stenopteron)、巨云卷蛾属(Xerocnephasia)和副卷蛾属(Paramesia)6个中国新记录属,及灰锤瓣卷蛾(Transita exaesia)、篮丽翅卷蛾(Trophocosta cyanoxantha)、细齿云卷蛾(Cnephasia sedana)、黑头地卷蛾(Dicelletis nigritula)、细狭云卷蛾(Stenopteron stenopterum)、齿巨云卷蛾(Xerocnephasia rigana)、茎突褐带卷蛾(Adoxophyes acrocindina)、直褐带卷蛾(Adoxophyes dubia)、细爪壶卷蛾(Ancyroclepsis nakhasathieni)、腹刺双斜卷蛾(Clepsis monticolana)、宽瓣双斜卷蛾(Clepsis praeclarana)、普丛卷蛾(Gnorismoneura prochyta)、疆褐卷蛾(Pandemis cerasana)和古副卷蛾(Paramesia gnomana)14个中国新记录种,并给出了所有种的分布地.研究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不同抗旱品种胡麻苗中脯氨酸累积的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干旱胁迫下,胡麻旱地品种811151和水地品种86Ⅲ23累积较多的脯氨酸,分别比对照增加6倍和4倍.旱地品种的累积量为水地品种的2倍,达8.073mg·g-1(DW),二者在干旱胁迫下脯氨酸累积量差异t检验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作者用电子显微镜法、X 射线衍射法、密度法和光学双折射法等,研究了山西胡麻和东北亚麻的组织形态结构、大分子聚集态结构和结晶结构,并进行了纤维物理机械性能的测试。分析结果证明两种纤维的组织形态结构略有差异。单纤维根、中、梢不同部位的平均支数,胡麻为3.28dtex(3046支),亚麻为3.29dtex(3042支)。胡麻纤维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模量分别为61.08 cN/tex(6.92g/d)、3.62%和1835.63 cN/tex(207.98 g/d)。该值与亚麻纤维的对比测试值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对胡麻游离脯氨酸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PEG-6000高渗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胡麻累积游离脯氨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内,干旱胁迫强度越大累积游离脯氨酸量越多;在胁迫强度相同条件下的一定范围内,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累积游离脯氨酸量越来越多;最多累积量为对照的11.5倍这一结果与前人在小麦、水稻、高粱等作物上所得结果一致,证明游离脯氨酸是胡麻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累积游离脯氨酸是胡麻幼苗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利用无机盐沉淀法从胡麻磷脂中提取的卵磷脂进行了初步的质量分析。采用薄层色谱法及化学反应对胡麻卵磷脂进行了定性鉴别,鉴别结果表明胡麻卵磷脂主要成分是磷脂酰胆碱(PC);对胡麻卵磷脂进行了酸值、碘值、丙酮不溶物、乙醇可溶物四项质量指标的检查,检查结果表明达到国家标准;采用磷钼蓝比色法(GB5537-85)对胡麻卵磷脂进行了含磷量的测定,测得胡麻卵磷脂的含磷量为2.94%,超过国家标准(P≥2.70%)。  相似文献   

9.
稀土对胡麻种子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稀土元素对胡麻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转化的影响,试验表明,用稀土溶液浸种处理对胡麻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的分解以及游离脂肪酸进一步转化成可溶性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根蛆是乐都紫皮大蒜的主要害虫,具有繁殖快、危害重等特点,为明确其取食特性,本文在室内将根蛆幼虫接于大蒜、白菜的根部,记录根蛆幼虫在各作物上的死虫数,并采用浸蒜法进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评定22.4%螺虫乙酯悬浮剂(Suspension concentrate, SC)和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Wettable powder, WP)2种杀虫剂对根蛆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大蒜根蛆完成1个世代需要46 d,各虫态历期卵3 d、幼虫17 d、蛹20 d、成虫6 d,在温湿度系数为1.44~3.14(平均温度16~21℃,相对湿度30.3%~52.4%)时,根蛆存活率达到95%~100%;根蛆主要取食大蒜和白菜的根部及大蒜的鳞茎,且均能在大蒜和白菜上完成整个世代;22.4%螺虫乙酯SC和25%呋虫胺WP浸渍大蒜后,3 h时根蛆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综上可知,根蛆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既会取食大蒜,也会取食白菜,22.4%螺虫乙酯SC和25%呋虫胺WP对大蒜根蛆均有较好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1.
对苹褐带卷蛾Adoxophyes orana成虫触角和喙感器的形态、数量及分布特征进行超微观察,为研究该虫的嗅觉感器功能、寄主选择机制及利用性诱剂监测和防治苹褐带卷蛾提供形态学依据。应用扫描电镜对苹褐带卷蛾成虫触角和喙感器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苹褐带卷蛾成虫触角上存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Ⅰ型和Ⅱ型)、锥形感器、耳形感器(Ⅰ型和Ⅱ型)、鳞形感器、芽形感器及B?hm氏鬃毛等8种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存在的数量最多,锥形感器仅在触角鞭节各亚节腹面远端有分布,鳞形感器和芽形感器分别存在于雌虫触角和雄虫触角中,其它类型感器均可在雌雄虫触角的腹背两侧观察到。此外,通过对苹褐带卷蛾成虫喙的形态结构观察显示,其共存在3种感器,即毛形感器、Ⅱ型耳形感器和Ⅱ型腔锥形感器,其中以毛形感器分布数量居多,仅存在少量Ⅱ型耳形感器和Ⅱ型腔锥形感器。苹褐带卷蛾触角感器种类丰富,多数具有嗅觉功能,其具体执行后嗅觉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胡麻是我国五大油料作物之一,是古老的韧皮纤维作物和油料作物.胡麻适宜在凉爽、湿润的气候下种植.胡麻原起源于中东、地中海沿岸.后传到中国进行种植,在中国的主要分布区为甘肃、新疆、黑龙江、吉林等省.本文以我国胡麻的研究文献为对象,对文献的年期、作者地区(省市)、作者人数、是否有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年龄、第一作者单位、基金来源、页数、研究类型、作者合作率、合作度、论文数居前10位的机构等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本论文将为相关研究人员把握胡麻研究现状和为今后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江苏沿海(包括连云港、南通、盐城三市)陆生等生足目共6个种:海蟑螂(LigiaexoticaRoux)、普通卷甲虫(Armadillidiumvulgare(Latreille))、具粉腊鼠妇(Porcellionidespruinosus(Brandt))、光滑鼠妇(PorcelliolaevisLatreille)、快捷气管虫(Trachelipusrathkei)(Brandt))和方鼻卷甲虫(ArmadillidiumnasatumBuddeLund)并将其分类性状、生活习性及地理分布分别予以记述,其中快捷气管虫和方鼻卷甲虫为我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4.
《甘肃科技》2010,(6):I0001-I0001
由甘肃省农科院培育出的世界首个杂交胡麻杂交种“陇亚杂1号”和陇亚杂2号”日前正式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这标志着世界首例胡麻杂交种在甘肃省正式诞生。  相似文献   

15.
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a kom.)种实害虫的优势种是云杉球果小卷蛾(Rseudotomides strobilellus),严重的害区平均虫果率达81.6%,是化学防治的主要对象。试验分别对面积较大、郁闭度高、树林高大的林分,面积小、郁闭度低,树体较矮的母树林或种子园及虫害程度中等或轻微的稀疏、低矮林分进行了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掌握松皮小卷蛾(Laspeyresia grunertiana(Rtzb))在西宁市的生活史及习性,为防治提供参考,于2015—2016年对松皮小卷蛾进行了定点定期观察和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西宁市为害云杉、油松等苗木,西宁地区1a发生1代,以5~6龄幼虫在韧皮部浅层越冬。3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4月下旬陆续在虫粪堆中化蛹,5月下旬进入成虫羽化盛期,6月初羽化结束,7月上旬幼虫陆续孵化,7月下旬幼虫开始取食并向外排出虫粪堆,10月下旬幼虫停止取食进入越冬态。药剂防治试验表明1.2%烟碱·苦参碱乳油1 000X、3%高渗苯氧威乳油1 000X喷干防治松皮小卷蛾幼虫可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利用普通车床加工大型滚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厂生产的联合梳麻机(LS-460型)是属亚麻纺织机械的专用产品.其主要功能是:对亚麻、胡麻、二粗等亚麻短纤维进行梳理除杂,并自动调匀整形成麻条,供后序纺织机械使用.其具有先进的电子控制系统,生产效率高、使用安全、性能可靠等特点.是新建亚麻纺织厂家的首选产品.  相似文献   

18.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里 《宜宾科技》2010,(2):23-25
<正>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又名冬方蛀果蛾、桃拆心虫、梨小蛀果蛾。卷蛾科(Tortricdac),小卷蛾亚科(Olethrcntinac)中的世界性果树害虫。(1)危害杨梅、桃、核桃、杏、李、枇杷、海棠等果树的新梢,被害枝萎焉、枯干、下垂;(2)危害梨、苹、桃、枇杷、李、杏、山楂、木瓜、柿等果实,受害果常腐烂,不勘食用,李小果被害易脱落;(3)危害枇杷枝干韧皮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查明淮南地区致病性刺蛾的种类和发生规律及其与疾病的关系,采取定点调查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淮南地区常见致病性刺蛾幼虫进行了研究。结果该地区致病性刺蛾常见的有5种,即桑褐刺蛾(Setorapostornata)、丽绿刺蛾(Parasalepida)、黄刺蛾(Cnidocampaflauescens)、褐缘绿刺蛾(Parasaconsocia)和扁刺蛾(Thoseasinenois)。同时基本查明了上述刺蛾幼虫的地理分布、寄主植物、季节动态、种群密度、生活习性、幼虫天敌和其致病物质等。结论为上述刺蛾幼虫均具致病性,刺蛾幼虫皮炎的发生与刺蛾幼虫的季节动态基本一致,刺蛾幼虫为刺蛾幼虫皮炎的病原虫。  相似文献   

20.
朱世杰《四元玉鉴》是中国传统数学的杰作之一。清代数学家沈钦裴、罗士琳(1789-1853年)、戴煦(1805-1860年)分别为之补演细草。其中,罗士琳《四元玉鉴细草》三卷(1835年)影响最大。文章依据罗草逐题演算,指出《四元玉鉴》原文尚有十一题存在失校、误校及存疑等问题,同时参考沈草、戴草予以校改和说明,并对卷下之六的五个题目的校改,提出新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