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述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的各种不利因素,指出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其馆藏优势,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冯蕾 《韶关学院学报》2013,34(7):159-162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为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综合国力的增强、大学生心理日趋成熟等因素,为民族精神培育提供了良好契机;另一方面,全球化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及网络的普及也为民族精神的培育带来了极大挑战。在新时期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从理论、环境、实践、网络全方位做好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民族精神的内涵以及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对大学生进行民族教育方面应发挥的作用,对高校图书馆如何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应成为目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大学生党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代表着一定的先进性,在学生中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因此,高校应首先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民族精神培育,培养大学生党员具有扎实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以此为突破口实现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应成为目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大学生党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代表着一定的先进性,在学生中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因此,高校应首先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民族精神培育,培养大学生党员具有扎实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以此为突破口实现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6.
浅议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重视提高全民精神素质的必然 ,是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创新 ,是推动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要做好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必须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发扬高校校训、校风相结合 ,弘扬民族精神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培养大学生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模范。  相似文献   

7.
大力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大学生中民族精神意识淡薄缺位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一问题,作为继承、弘扬民族精神的基地和辐射源的高校,应全力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任。高校要从历史和现实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在当代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积极探索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途径,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8.
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新时期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主要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对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出了严峻挑战,高校应当通过以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历史教育为重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让学生参与实践等各种途径,加强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精粹和核心部分,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其地位凸显,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高校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及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综合国力竞争的新态势,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这对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尤其是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