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中有这样的阐述:“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的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个性”是创新的基础,它体现了个体独到的观察、思维与独特的创造。生命要具有个性,作文教学应尽最大的努力树立学生“个性”的旗帜,学生的习作尽可能体现他们个性的光芒,怎样指导学生个性化写作呢?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文学”这个概念几乎是包罗万象的。它可以指涉“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等政治家口号下的文学写作;它也可以指涉“创作自由”、“人道主义”、“新启蒙”、“个性解放”、“表现自我”等知识分子与文学家们的倡导。它可以用来概括“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也可以用来概括“朦胧诗”、“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处在“新时期”。组成我们现如今的广泛的“共识”,广泛“认同”的观点,都是由“新时期”来提供的。90年代以后,往往是对80年代某些观念的强调、延续或者以此为基础的推断。“新时期文学”的最基本态度还可以用这几个概念来描述:“人道主义”、“个性主义”、“文学独立”。人道主义精神是“新时期文学”的最强音,也代表了1970年代末以来文学的最感人最健康的声音。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以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为文学资源,“新时期文学”展开了对文化大革命传统社会主义“极左”政治的全面否定和批判。“新时期文学”的人道主义旗帜上有“自由”、“博爱”,却鲜有“平等”。人道主义者更倾向于把当下的问题看成是“社会转型”中的问题,这种态度一致延续到1990年代。但是没有对平等价值的奋力追求,又何来人道主义呢?而人道主义者的现实和历史位置究竟又在哪里呢?“新时期文学”10年盛会那段时间内,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是关于“忏悔”。忏悔在当时的表述下,是对今日之我的肯定,是自我与历史的“切割”。让文学与时代、社会“切割”,让文学回到文学本身,考察“人本身的灵魂”,在这一点上,“新时期文学”与“五四”新文学有着本质的差异。后者也有所谓“忏悔意识?  相似文献   

3.
刘勰论宋齐文学,于泛泛的称扬后面,实际作出了否定性的评价,这在有关宋齐文学的论争中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事例。针对宋齐以来文风的讹变,刘勰提出“矫讹翻浅,还宗经诰”以及“斟酌乎质文之间,而概括乎雅俗之际”的指导方针,一方面是基于其“原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的文学观,同时也包含了他对文学古今之变的规律性的理解。刘勰的这一探讨不仅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也不乏指导创作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客家文学的文化特征,时贤有以“根在中原、山乡特色、雅俗互动”概括者,此应未得其旨。客家文学作为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色其实就在一个“客”字。无论是外在之“形”,还是内在之“神”,客家文学无不体现着“客家”特色。  相似文献   

5.
“原道”出自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刘勰的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原道》篇,是刘勰文学评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古今曾有不少专家、学者对之进行过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论述,本文仅从写作学这个角度,对“原道”在中国古代写作理论中的意义和影响试作探讨。《文心雕龙》体大思精,是最早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古代写作理论体系的一部巨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在关于文学艺术本质问题的探讨中,有不少同志从强调文学艺术的特殊性出发,提出文学是一个独立、自足、完整的世界,要真正科学地研究文学,就不能不专注文学,回复到文学自身。甚至有的同志还进一步提出;“不能脱离作为一种‘自为之物”的文学本身正确阐明文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修辞过程是复杂的思维过程,文学作品是文学艺术家形象思维的产物。因此在修辞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形象思维的训练,让学生不仅知道什么是修辞,而且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想象、构思、造句、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英语写作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如何改进大学英语写作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重点问题。为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写作过程的指导,加强基础教学,改进作文的评改方法。  相似文献   

9.
雅俗之辨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争议颇多的话题。宋词作为一代文学样式,在雅俗的演变上更有其特点。南宋词坛经过自北宋以来的长期探索与辨析,在词的雅化之路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内容上反对淫艳猥亵,提倡骚雅;风格上“涉谐谑”、“鄙俗”、“侧艳”则去之;在词体源头的探求上,认为诗词同源,推尊词体;语言和音律求雅,反对俚俗。姜夔、张炎、王沂孙等是南宋雅词的代表。通过南宋词学的雅俗之辨,词的创作发生了根本变化,词人的创作规范化、理性化了,人们认可了词这种文学体裁,并使词体定型,渐成为与诗比肩的一种文体。  相似文献   

10.
一位院长对许多院校学生近似文盲的现象感到惊愕,认为有必要彻底检查一下学制。可怕的事实是今天美国每一所学院和大学(加拿大亦很明显)实际上继承了中学教育质重低劣的遗风。例如,达特默思学院就是那些学院中最有选拔性的一个。该院写作病句诊疗所的指导教师证实道:“新生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写作,几乎没有不出现严重错误的(更不用说思想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11.
王娜 《科技资讯》2006,(26):181-181
写作离不开材料,正如盖房离不开砖瓦一样,材料是一篇文章的“血肉”。在写作前,材料是形成观点的基础。写作中,材料又是观点的支柱,可见,离开材料无法写作。材料怎么得来的呢?材料靠积累得来。因此,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指导,不能仅限于作文课上,要重视指导学生从生活中阅读中积累材料。  相似文献   

12.
叶紫、萧军、萧红是当时社会的三个“小奴隶”,他们在30年代特定的社会条件和文学背景下,深感环境对进步文学青年的压迫,在鲁迅的帮助指导下,巧妙地战斗,组织“奴隶社”,出版奴隶丛书,扩大了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冲破了国民党当局的森严文网,为革命文学争得了生存和发展空间,是反文化“围剿”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3.
沈翔 《科技信息》2011,(1):283-284
传统写作课教学普遍采用“背景介绍+理论阐述+作品实例”的单一教学模式,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弊端百出。学生最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事实上教师也同样遭遇了最害怕上写作指导课的窘况。本文试将近1年来教学实践的反思做梳理,整理出“新写作”教学实践的反思所得.旨在抛砖引玉,努力使初中学生写作指导教学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是三四十年代上海“孤岛”时期红极一时的女作家,她的文学创作上承“五四”的女性文学传统,同时也如“落地的麦子不死”(王尔德语)下启了几十年来多位女作家的女性写作,台湾的施叔青便是一例,两位作家的写作在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西写作技巧的共同点下显现出相同相似的特点和不同之处,各为两个时代的女性文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朱光潜认为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实是“无我之境”,而“无我之境”实是“有我之境”,其实,他们对意境内涵的理解是一致的,只是对意境分类的角度不同。叶朗认为王国维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分割裂了意境中情感和意象的关系,其实是叶朗误读了叔本华美学中的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16.
陈静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1):46-48
“陌生化”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命题,从亚里士多德起一直到当代不断有批评家以此为基点阐述自己对于文学的看法。本文立足于当代文艺批评,论述什克洛夫斯基、布莱希特、布鲁姆等人对“陌生化”的创造性阐释,并从这种差异性阐释中显现他们的文学立场和倾向性。  相似文献   

17.
女性写作终要实现它写作上的话语意义,女性写作的文化和美学价值获得保证,才有可能为妇女的特殊存在作证。对女性经验的强调,世界真正妇女经验的深广度及其获取话语的形式,可以说是衡量女性写作成熟与否的标志。林白是新时期女性文学话语真正复归的代表作家,她的《一个人的战争》可以说是一次女性话语独立的“成人礼”。  相似文献   

18.
世间万物,黑白分明者有之,但也不乏介乎黑白之间而难以界说之物。这在数学上称之为“模糊数学”,在文学上名之曰“朦胧”,而在外交上则叫做“含糊”。“含糊”,是一个常用的外交谋略。对外交官来说,这“含糊”二字,万万不可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一直备受关注,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回顾近20年来的女性文学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找回失落的女性”,“寻求女性新定位”,“建构女性内心世界”。女性文学写作方式有欲望化写作、超性别写作、个人化写作、颠覆化写作等。这些发展历程和写作方式是社会精神生活的折射、个人意识的宣泄和对社会现实的回避及个人独立自由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把”。如今,新课程改革正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去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要“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情感”起着重要作用。只有真正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兴趣得以激发,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使之更好地掌握知识,用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言行,最终达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