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欢欢 《科技信息》2012,(15):174-174,171
把云南省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既是中国的国家战略,也是云南省的发展战略。中缅两国有2185公里的共同边界,仅云南与缅甸接壤的边界线就占中缅陆地边界的90%以上。近年来,民地武反对缅政府对其进行改编导致国内政局不稳.甚至爆发了内战,战争波及到中缅边境,对中国特别是云南桥头堡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20年1月17?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缅甸进行了一次短暂但很重要的"点穴式"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2020年的首次出访,也是中国国家主席近20年后再次访问缅甸,又恰逢中缅建交70周年,因而对中缅关系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特殊意义。从习近平主席访缅期间签署的系列合作协议、两国元首共同启动的纪念中缅建交70周年暨中缅文化旅游年活动、访问结束时发表的中缅两国联合声明内容来看,习近平访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访问,把中缅关系在千年胞波情谊的基础上推进到了新时代,两国关系从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升级为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在春节前后的愉快日子里,中国人民热情地接待了应周恩来总理邀请来中国访问的缅甸联邦总理奈温将军。中缅两国总理经过了亲切坦率的会谈,在巩固和发展两国友好关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1月28日,中缅两国之间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和中缅两国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在北京签字。这两个文件的签订反映了中缅两国人民和平友好相处的共同愿  相似文献   

4.
李晨阳 《世界知识》2014,(19):73-73
<正>在一般的中国地图上很难找到中缅边境的畹町、打洛这两个口岸,因为它们太小了。但是这两个地方曾经兴盛一时,如今却又衰败得可怜,其中缘由值得我们探究。隶属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畹町曾是我国最小的城市,全市面积不足10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只有5000多人,目前也是最小的国家级口岸。但这个与缅甸山水相连的小地方在历史上可是声名显赫。它曾是抗战生命线"滇缅公路"的入境点,1942年10万远征军从畹町出境进入缅甸作战。1956年12月15日,周恩来总理、贺龙副总理与缅  相似文献   

5.
正缅甸是中国的近邻,在东盟十国中,中缅两国的陆地边界线最长,达2100多公里。新中国成立后,缅甸是最早承认并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两国老一代领导人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指导两国乃至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等问题上,缅甸曾给予中国有力支持。过去几十年,无论国际风云和两国国内  相似文献   

6.
<正>2011年9月30日,缅甸总统登盛宣布在其任期内搁置密松电站项目。密松电站项目涉资36亿美元,是当时中国在缅最大投资项目,也是缅甸计划修建的最大规模水电站。缅方单方面宣布中止此项目,引发了中国投资者、政府和社会舆论等方面的高度关注,甚至有观点认为密松事件是中缅关系的转折性事件。有一种较普遍的看法认为,密松事件后中国对缅投资出现骤降,甚至"撤出缅甸"。事实如何,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从缅方数据看,截至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2月7日,中缅第二次外交国防2+2高级别磋商在中国昆明举行,会议由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邵元明与缅甸外交国务部长觉丁、国防军第一特战局局长吞吞南共同主持。在会上,双方积极评价中缅关系的良好发展,一致认为妥善处理缅北问题,保持中缅边境地区和平稳定,对推进新时期中缅全面战略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中方希望缅甸有关各方切实保持克制,尽快实现缅北地区停火,避免影响中缅  相似文献   

8.
缅甸是中国走向印度洋的重要通道,是中国开发西南内陆落后地区的经济纽带,是中国确保西南边境安全稳定的重要合作伙伴;为了免遭西方国家过于严厉的制裁,解决北部边境地区的民族地方武装问题,实现本国的经济繁荣,缅甸需要中国的帮助,这些是中缅特殊关系的决定因素。美国对缅甸政策的调整、缅甸均衡战略的实施和缅甸对中缅特殊关系的担忧是中缅特殊关系的制约因素。美国与缅甸的关系很难调和,均衡战略的影响是有限的,缅甸的疑虑将逐渐消解,从长远看,这些制约因素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中缅特殊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认为中印可在合作竞争中实现共赢,同时认为缅甸对中国“西进”印度洋意义重大。印度视中国为潜在敌手,重视缅甸在其抗衡中国的地缘战略价值。后冷战时期缅甸对中国在缅影响力上升的担忧逐渐加深,力图通过印度来实现力量的均衡。中印缅对彼此的不同认知使三国间的互动难以形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韩荔 《科技资讯》2009,(36):101-101
近段时间,中缅石油管运炒得沸沸扬扬,本文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突围马六甲,开辟中缅石油管运须评估的印度因素,从而为相关决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探讨藏缅语族族群的肌肉特征,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调查了藏缅语族17个族群共计14 579例(男性6 438例,女性8 141例)成人的总肌肉量等6项肌肉量指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其他族群比较.结果表明:(1)多元分析显示,在藏缅语族17个族群中,藏族的肌肉量较大;独龙族和拉祜族的肌肉量较小;景颇族、哈尼族和基诺族的肌肉量中等偏小.上肢肌肉量是反映各族群肌肉特征的最主要指标.(2)藏缅语族族群男性各项肌肉量大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藏缅语族族群的总肌肉量和躯干肌肉量减少.(3)藏缅语族族群6项肌肉量指标均与纬度、海拔呈正相关,与年平均气温呈负相关.(4)与其他族群比较,藏缅语族族群的肌肉水平处于中等偏上.藏缅语族族群的肌肉特征更接近于南方族群.  相似文献   

12.
缅甸总理吴努应我国政府的邀请,最近前来我国访问。这是在我国总理周恩来今年六月间访问缅甸后,中缅两国关系中的又一重要事件。我们表示热烈的诚恳的欢迎。中缅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同意以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国和缅甸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的中缅关系演变似乎让国人大跌眼镜。2011年3月底缅甸军政府移交国家权力给吴登盛领导的巩发党政府,不少人认为这是"换汤不换药",中缅关系不会受影响。但是2011年9月30日,吴登盛宣布在其任期内搁置密松电站,随即莱比塘铜矿等中国在缅甸重大投资项目均受到冲击,"中国丢了缅甸"的论调充斥中国媒体,许多人甚至质问"谁丢了  相似文献   

14.
2014年6月26日,在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中国广西民族大学党委书记钟海青教授和缅甸曼德勒外国语大学校长佐林教授签署合作协议,两校将在培养外语人才方面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中国驻曼德勒总领事王愚、缅甸北部高等教育局主任吴梭温等中缅双方官员参加了签字仪式。仪式上,吴梭温主任赞扬中缅两国情谊,表示两校的合作代表了两国友  相似文献   

15.
谢念亲 《世界知识》2013,(23):26-27
今年年初,缅甸政府军与克钦邦地方武装连日激战,当时中国境内与缅方克钦族同族的景颇族群众,聚集到中缅边境的那邦镇,要求缅甸双方停火。隶属于云南盈江县的那邦镇,与缅甸境内的拉咱镇只隔了一条不到10米宽的拉咱河。可以说,拉咱与那邦就是一城两国。在当今世界上,像这样同一个民族生活在若干国家,一个国家包括若干民族的现象相当普遍。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些跨境民族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却有着共同的血缘文化联系,民族同宗、文化同流、信仰大体相同,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以历年土壤动物调查的有关数据,并以眼斑缅阴虫为例记述与分析缅阴虫一些生态学特征:种群空间密度分布与林下阴暗、潮湿程度及凋落物厚度有关,种群的时间变化主要与降水量有关,雨量过大或过小都会使种群数量下降;缅阴虫对枯枝落叶的分解功能,在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过程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正>瑞丽市位于云南省西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拥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级口岸,是中国面向西南开放"前沿的前沿"。历史上,瑞丽就是"茶马古道"和"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曾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的滇缅公路和史迪威公路正是从瑞丽市的畹町镇延伸入中国的。随着1978年中国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特别是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瑞丽市在中国的周边外交和对外开放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了了解瑞丽市在中缅交往中的特殊作  相似文献   

18.
外交小灵通     
《世界知识》2013,(3):9-9
1月19日,中国政府特使、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在仰光拜会了缅句总统吴登盛.双方就进一步深化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入交换了意见.并一致同意要维护好中缅边境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9.
缅甸果敢"八·八"事件造成地区局势混乱,冲击中缅边境的安全与稳定,损害部分中国公民及法人在缅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中国对该案件的处理引申出边民和难民与东道国之间的关系及其大量涌入对边境稳定和安全产生的影响;在全球共进与局部动荡的背景下,中国海外利益的保护现状与途径选择等相关国际法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国庆佳节,在喜气洋溢的北京,具有历史意义的中缅边界条约正式签字了。这是中缅两国之间的大喜事,也是亚洲国家之间的大喜事,中缅边界条约的签订,全面地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中缅边界问题,使两国之间两千多公里的边界成为和平友好的边界,使两国人民千百年来的传统友谊发展到新的阶段。这个条约是中缅友好关系的里程碑,是亚洲各国人民和睦相处的光辉榜样,也是世界各国解决悬而未决的国际问题的良好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