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三辛基氧化膦的正辛烷溶液萃取硫氰酸的分配平衡和三辛基氧化膦从硫氰酸介质中对镍的萃取平衡。结果表明:TOPO与硫氰酸形成TOPO.HSCN萃合物,萃取常数lgβ=2.42,萃取镍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不同稀释剂中TBP对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等一元有机酸的萃取.探讨了被萃取物结构与萃取性能的关系及稀释剂性质和温度对萃取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萃取机理进行了研究.正辛烷中不同有机酸的萃取顺序为,①三氯乙酸>二氯乙酸>氯乙酸>乙酸,萃取平衡常数随有机酸的取代基诱导常数σ*的增大而增大,两者间遵从Taft线性关系,诱导效应是影响萃取的主要因素.②丁酸>丙酸>乙酸>甲酸,随诱导效应减弱和空间效应增大,萃取能力增强,表明空腔效应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三辛基氧化膦(TOPO)的正辛烷溶液萃取硫氰酸的分配平衡和三辛基氧化膦从硫氰酸介质中对镍(Ⅱ)的萃取平衡.结果表明:TOPO与硫氰酸形成TOPO·HSCN萃合物,萃取常数lgβ=2.42;萃取镍(Ⅱ)时形成Ni(SCN)2:·2TOPO和Ni(SCN)2·4TOPO两种萃合物,萃取平衡常数分别为lgK2=4.73和lgK2=7.12,TOPO在硫氰酸介质中对Ni(Ⅱ)有较强的萃取能力.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由钛铁矿制备高纯度盐酸钛液的工艺过程,研究了萃取纯化过程中TBP浓度,水要酸度,萑取平衡时间及钛液浓度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考究了盐酸浸取钛铁矿的条件。结果表明,TBP萃取纯化盐酸钛液十分有效,控制适当条件可得到高纯度钛液。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TBP-nC7H16-HNO3 萃取体系在25℃和1大气压下的分配平衡。萃取剂 TBP的浓度变化范围为 5%-100%(V/V)。用 Pitzer公式计算了水相硝酸的活度系数,应用诸热力学关系特别是 Gibbs-Duhem关系由实验结果导出了有机相中四个组分(溶解水、正庚烷、萃取剂和萃合物)的活度系数,从而求出了萃取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Kao六个萃取剂浓度下独立求得的平衡常数值很接近,可以写作Ka=0.26±0.03。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不同稀释剂中TBP对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等一元有机酸的萃取。探讨了被萃取物结构与萃取性能的关系及稀释剂性质和温度对萃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磷酸三丁酯萃取酚类的机理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测得磷酸三丁脂萃取苯酚和间甲酚的平衡等温线,表明TBP具有很高的萃取分配比,探讨了盐析效应,采用双对数斜率法和连续变量法分别测得TBP与苯酚,间甲酚的萃合物的组成比。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CYANEX272.HA)从硫酸介质中革取锌(11)的动力学,提出界面区域内化学反应控制机理;考察了磷酸三丁酯(TBP)对萃取的影响,观察到TBP对CYANEX272萃取锌有明显的动力学加速作用.认为TBP与CYANEX272的分子缔合物2HA·TBP直接参与动力学过程,使萃取传质受一个活化能低的相内反应控制,导致萃取过程加速,这一动力学协同过程必然伴随热力学协同萃取现象.  相似文献   

9.
双(正辛基亚磺酰)乙烷萃取铂的性能和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正辛基硫醇与1,2-二溴乙烷合成双(正辛基硫代)乙烷,继而制得双(正辛基亚磺酰)乙烷(BOSE).研究题示试剂用于溶剂萃取铂的性能和机理.实验表明,在KI存在下2~6mol/L盐酸介质,BOSE—乙酸丁酯能定量萃取铂(Ⅳ).研究萃取与反萃取的最佳条件,ICP—AES分析表明常见贱金属离子不被萃取,一定量的贵金属离子不干扰(除钯外).斜率法测得萃合物的组成为PtI2(BOSE),红外光谱指出BOSE的亚砜硫原子与Pt(Ⅱ)配位,萃合物为一混型配位络合物.提出一种铂与普通金属和贵金属(除钯外)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CYANEX272,HA)从硫酸介质中萃取锌(Ⅱ)的热力学,考察了磷酸三丁酯(TBP)对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CYANEX272与锌形成ZnA2,ZnA2·HA和ZnA2·2HA三种配合物,相应萃取热焓△H°分别为-75.53、-52.71和-29.87kJ.mol-1,依次相差约一个氢键的能量与反应中断裂氢键数目有关。TBP与CYANEX272萃取锌时生成协同配合物ZnA2·2HA·TBP,系由分子缔合物2HA·TBP与Zn(Ⅱ)直接配位产生,协同萃取反应平衡常数15.8。同时还计算得到ZHA·TBP的生成常数31.7(303K)。  相似文献   

11.
磷酸三丁酯萃取羧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在甲苯和水体系中的分配,用分配法并佐以红外光谱确立了三丁酯和甲苯体系对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的萃取机理,分别求得了分配平衡常数Kt和萃取平衡常数Kex及分配平衡和萃取平衡的焓变,发现lgKd及lgKex与羧酸的碳原子数n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5-吡唑酮(HA)单独萃取Y(Ⅲ)及其与二苯亚砜(DPSO),磷酸三丁酯(TBP)或三辛基氧膦(TOPO)协同萃取Y(Ⅲ)的行为。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分别为YA_3,YA_3·DPSO,YA_3·TBP和YA_2(NO_3)·2TOPO.算得萃取平衡常数分别为:logK_(A(HA))=-6.86,1ogK_(AB(HA+DPSO))=-3.89,logK_(AB(HA+TBP))=-2.53和logK_(AB(HA+TOPO))=5.13.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在甲苯和水体系中的分配,用分配法并佐以红外光谱确立了磷酸三丁酯和甲苯体系对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的萃取机理;分别求得了分配平衡常数Kd和萃取平衡常数Kex及分配平衡和萃取平衡的焓变,发现lgKd及lgKex与羧酸的碳原子数n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含二(1—甲基庚基)磷酸酯(DMHPA)和稀土离子萃取有机相中凝胶干燥前后的FTIR光谱变化、干凝胶扫描电镜照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水和正庚烷作为液体介质填充在凝胶网状结构的孔隙中。  相似文献   

15.
以正丁酸和正戊醇为原料,环己烷为带水剂,采用硫酸高铈作催化剂合成正丁酸正戊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硫酸高铈作为催化剂的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0.5g,正戊醇∶正丁酸=1.3∶1(摩尔比),反应时间为80min,转化率(以正丁酸计)达88.7%。  相似文献   

16.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羧酸正丁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硫酸氢钠能够代替硫酸催化酯化作用,利用一水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了甲酸正丁酯、乙酸正丁酯、丙酸正丁酯、丁酸正丁酯和戊酸正丁酯。并利用折射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进行表征。研究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四甘醇是一种新型的芳烃抽提剂。为了给以四甘醇为溶剂的芳烃抽提工艺提供设计与计算的基础数据,实验测定了对二甲苯—正庚烷—四甘醇三元系(含水或不含水)在1MPa,140℃时的液液萃取平衡数据,研究并比较了含水量对四甘醇萃取性能的影响。同时,用UNIQUAC方程对该三元系进行了理论预测,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硝酸介质中,研究了1,4的氯仿溶液对RE^3+离子的萃取平衡。用斜率法和等摩尔系列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为REBPMPBD。HBPMPBD,测定了其半萃取pH值和萃合反应的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上升液滴法研完了HEH(EHP)——正辛烷溶液从硝酸盐介质中萃取Ca(Ⅱ)的正向反应速率与机理,考察了不同萃取条件对萃取速率的影响,提出了速率方程,并对萃取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用细管驱替法测定CO_2与正辛烷、正十四烷最小混相压力的方法,研究了液相的组成和温度对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将所测定的值与前人所建立的有关关联式、关联图的预测结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细管法是可靠的,可推广应用于混相驱生产方案的制定;由实验结果发现,油相组成对注CO_2体系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很小,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最小混相压力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