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对一组自制Ni^2+-交换蒙脱石样品中是锋物种的存在形式及焙温度影响进行了TRP和XRD考察。  相似文献   

2.
对一组自制Ni2+-交换蒙脱石样品中是镍物种的存在形式及焙烧温度影响进行了TPR和XRD考察.结果表明,样品中镍负载量等于或小于Ni2+的交换量时,镍主要以难还原的可交换阳离子Ni(OH)q+x一种形式存在,如果样品中镍负载量超过Ni2+的交换量时,镍则以难还原的可交换性阳离子Ni(OH)q+x和易还原的自由态镍Ni(OH)2或NiO两种形式存在,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样品中的各镍物种均可迁入蒙脱石骨架结构内,只是迁入难度不尽相同:可交换性镍<柱羟基镍<自由态镍.Ni2+-交换蒙脱石中自由态镍的存在,可能是造成其催化活性在高温时明显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密闭循环反应器中,于290℃下研究了CO存在下催化剂MTPP-CeOx-SiO2(M=Co^2+,Ni^2+,Cu^2+)催化还原NO或N2O的反应。催化NO还原的活性顺序是NiTPP>CoTTP>CuTPP,而N2O还原和NO深度还原为N2的顺序是NiTPP>CuTPP>CoTPP.NOx还原的催化特性和MTPP的电化学氧化机理有关(取决于中心金属或卟啉环被氧化的次序)。CO不仅还原NOx而且  相似文献   

4.
金属离子与伴刀豆球蛋白A刺激细胞作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H-TDR掺入法,研究了过渡金属离子Cd^2+、Ni^2+、Cu^2+和Zn^2+取代Con-A中Mn^2+之后,对人淋巴细胞刺激分裂作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金属离子取代后的Con-A刺激活性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用循环伏安法对我们新设计,合成的氧化还原型胺羧络合剂--二茂铁甲基亚胺基二乙酸钠进行电化学研究,包括温度,溶剂的影响及对Zn^2+,Co^2+,Cu^2+,Ni^2+,Ca^2+等金属离子的电化学响应,为这类新型胺羧络合剂的应用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废水中偏二甲肼的催化氧化脱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了一组金属离子插入交换的蒙脱石催化剂,并在氧化脱除水相中偏二甲肼过程中评价了它们的催化活性,考察了影响这种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和这种催化活性在实际含偏二甲肼废水处理中的寿命。实验结果表明,同现有几种催化氧化治理含偏二甲肼废水方案中的催化剂体系相比,Mn2+-蒙脱石是一种更为有效和实用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通过计算α-LiIO3:Ni^2+晶体零场分裂D和g因子,研究了掺杂Ni^2+的α-LiIO3晶体中Ni^2+_Vu三角中心的局域结构,估算出Ni2+离子应向Li^+空位位移,以及Vu附近的氧离子应位移△x≈0.149A。  相似文献   

8.
用电沉积法制备Mo-W-Ni-Pb-Ca多元活性阴极,研究了在0.5mol/L H2SO4中的析氢反应,结果表明,多元阴极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其析氢过电位比软钢阴极降低305mV,i0提高三个数量级,且有较好的稳定性,并用光电子能谱研究了表面组成和结构。证实表面有:Ni,NiO,MoO2,MoO^2-4,WO3,PbO2,PbO,Ca^++等物质。  相似文献   

9.
用β-环糊精与马来酸酐保成了双(6-氧-丁烯二酸单酯)-β-CD,用氯乙酸对E1进行加成反应合成了双「6-氧(3-脱氧柠檬酸酯)」-β-CD,E分别与Ni^2+、Zn^2+、Mg^2+形成金属配合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这3种配合物对脲酶水解尿素的抑制作用,其中E2.Ni^2+使脲酶的活性降低了96.1%。  相似文献   

10.
镍对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污染特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量子化学中的从头计算法,研究了金属镍对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污染特性,建立了镍对烃分子发生脱氢反应的量子化学计算模型,确定了反应的速控步骤,并着重研究了镍价态变化(Ni^0,Ni^+,Ni^2+对烃分子脱氢反应活性的影响规律。通过计算得出Ni^0,Ni^+,Ni^2+在脱氢反应速控步骤的活化能分别为215.085kJ/mol,320.005kJ/mol和650.502kJ/mol,显示出低价镍脱氢活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将Fe3+交换的大孔阳离子树脂用于苯液相一步健代氧化合成苯酚,并对反应温度、H2O2浓度、原料料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苯酚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考察,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以加碳焙烧法改性的膨润土作载体,用溶胶O凝胶法制备的新型TiO2OAg 复合催化剂。研究了该催化剂在阳光下对水样中苯酚的催化氧化降解条件、影响因素和降解率。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有较高的催化氧化活性,在通入空气的条件下,对pH = 4. 0 ,浓度为5 mg/ L 的苯酚水样处理3 h ,其苯酚去除率可达98 %左右。该催化剂性能稳定,易于沉降分离,回收后经高温活化,可反复多次使用,为高效、经济地利用日光催化氧化含酚废水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Fe3+交换的阳离子树脂催化剂不仅能成功地固定活性组分,而且在苯液相催化氧化合成苯酚的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对不同类型的树脂的影响作了考察,并对Fe3+交换大孔型阳离子树脂催化剂的抗氧化性能,表面结构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钛硅沸石的制备及其选择氧化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热晶化法和气固相同晶取代法成功地合成了Ti-ZSM-5和Ti-ZSM-11型分子筛;应用苯酚羟基化,苯乙烯氧化和丙烯环氧化反应为探针,详细考察了不同方法合成的钛硅沸石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
摘要:本论文以高锰酸钾和硫酸锰为原料,修饰蒙脱石为载体,通过水热法制备介孔-MnO2和介孔-MnO2-蒙脱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比表面(BET)等方法对制备材料进行表征.以介孔-MnO2和介孔-MnO2-蒙脱石复合材料为催化剂,以初始浓度为100mg/L的罗丹明B为模拟废水,研究了罗丹明B的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介孔-MnO2-蒙脱石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是介孔-MnO2的2倍.并且三次重复实验后,-MnO2-蒙脱石复合材料的催化性基本没有损失,说明-MnO2-蒙脱石复合材料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联合煅烧法合成了一种蒙脱石负载S掺杂赤铁矿的高效新型非均相芬顿催化剂(S-α-Fe2 O3/Mnt).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子顺磁共振(EPR)以及捕获测试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深入研究了催化性能及其增强机理.结果表明:S-α-Fe2 O3/Mnt的可见光芬顿催化性能良好,且...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引入铁氧化物并煅烧处理对蒙脱石进行优化设计,成功合成了铁柱撑蒙脱石复合催化剂(FPMt).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N2吸附-脱附(BET)等分析方法对FPMt样品结构与表面性质进行表征,以邻硝基苯酚(2-NP,22 μmol/L)作为代表性污染物研究FPMt的还原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与蒙脱石相比,FPMt表面电子传输活性得到明显提高,原因是引入赤铁矿的FPMt吸附位点增多同时酸位减少,从而显著增强材料表面的还原催化活性. 除溶液pH和Fe(Ⅱ)浓度外,催化剂的结构完整性、赤铁矿的结晶度等均为影响催化剂还原活性的重要因素. 最后提出了FPMt表面络合态Fe(Ⅱ)的还原催化活性显著提高的介导机制.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热法合成出不同硅锆摩尔比的Zr - MCM - 41介孔分子筛,采用XRD、N2吸附-脱附、TEM等方法进行表征.将Zr - MCM -41介孔分子筛用H2SO4溶液修饰得到SO2-/Zr - MCM -41,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具有典型的MCM -41六方介孔结构,随着硅锆摩尔比的减小,样品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减小,硅锆摩尔比为5时,介孔骨架趋向混乱,MCM - 41介孔结构难以生成;SO24-/Zr - MCM - 41对苯酚与叔丁醇的烷基化反应有较高的催化活性,随反应温度升高,对4-TBP的选择性增加,而对2,4 - DTBP的选择性降低.叔丁醇与苯酚摩尔比为2、空速为2h-1、反应时间为2h、反应温度为140℃时,苯酚转化率达到8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