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我社地处高山区,泥炭资源丰富。去年庞山一队科技小组,在连作晚稻中进行了泥炭肥效试验,获得了13.79%的增产效果。试验田,位于海拔630公尺,沙壤土,肥力中等,供试品种台中育39,6月18日播种,7月29日移栽,每亩以20担栏肥作基肥,8月10日第一次耘田追肥,亩施泥炭250斤(每100斤燥泥炭加氨水20斤拌匀,做成圆堆,上盖稻草防雨,堆置10余天后施用),以亩施20斤氨水作对照,8月20日又各亩施肥田粉10斤,10月26日成熟。据观测,在施肥后10余天,泥炭区长势  相似文献   

2.
采用化肥、有机肥和化肥与生物有机肥混施等六种不同的处理,在2011年8月20日对棉花采样,而后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棉株中的根、茎、叶、铃器官中的N、P、K进行了测定。通过对测得的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对棉花各个器官以及整体吸收N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新陆早36号棉茎和棉铃以及整体吸收P、K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无论从对各个器官还是整个棉株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整体来说有机肥和无机化肥混施效果要好于单施有机肥或是单施无机化肥,只是混施比例还有待下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丽水县峰源公社庞山大队第一生产队科技小组,针对当地土壤缺磷的特点,于1973年进行了过磷酸钙作早稻穗肥试验,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试验田为海拔630米的坑边田,沙质壤土,肥力中上。小区面积2厘,采用随机排列,重复3次。基肥亩施草子5000斤左右,氨水30斤、钙镁磷肥25斤作耙面肥。供试品种为圭陆矮8号,3月27日播种,4月16日带土移栽,密植5×6寸。移栽后8天,亩施肥田粉10斤、过磷酸钙10斤,  相似文献   

4.
1972年秋季我们进行有机砷农药“稻脚青”在水稻上去雄作用的探讨,供试品种为大田生产用的“农红73”(6月28日播),“京引15”(7月10日播),“广陆矮4号”(7月25日播),于8月25日亩喷1.5%稻脚青溶液150~200斤(代号处理Ⅰ,小区面积0.003亩),另在9月8日和9月11日各喷射一次(代号为Ⅱ、Ⅲ),此外,还对单丛和多丛稻株喷射,并喷有1%浓度的,以作辅助试验。  相似文献   

5.
穗颈瘟仍然是晚稻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尤其在氮肥用量比较高的情况下更为突出。硅、镁肥料具有减轻稻瘟病的效果国外已有较多的研究,为了进一步明确硅、镁的防病效果及其适宜用量,于1975年进行了试验。供试品种晚粳农虎6号,6月28日播种,8月11日移栽,水育大秧。基肥每亩施草藁河泥6000斤,硫铵20斤;分蘖肥每亩施尿素20斤。硅肥用余姚铁合金厂的废料硅铁炉渣,镁肥用硫酸镁。处理共12种,小区面积3厘,重复三次,随机排列,每小区丛数、基本苗相同。其他田  相似文献   

6.
(一) 我们红旗大队位于马厂荡,是一个地多劳力少、肥料不足的淤土地区。全大队十二个生产队,三千三百八十人,六千八百五十亩土地。过去,由于施肥水平远远不能适应作物增产的要求,每年七月上中旬,粮棉争肥的矛盾非常突出。往往抓了粮食,丢了棉花;或抓了棉花,丢了粮食。广大贫下中农深有感受地说:“棉花苗期绿油油,中期缺肥花铃掉,不施当家肥,想夺高产达不到。”为了切实解决粮、棉争肥矛盾,夺取粮、棉双高产,经过广大干部和贫下中  相似文献   

7.
田水管理是水稻栽培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我县山区串灌不晒田的情况普遍存在,为摸索合理用水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我们于1975年做了早稻田水管理试验。一、试验概况:试验田面积0.5亩,对照区和处理区各为0.25亩,对照区长期串灌不烤田,处理区前期浅水灌溉,5月23日开始烤田,5月30日复水灌浆后干干湿湿,试验田为沙壤土,肥力中等,前作绿肥约亩施3000斤,生育期间亩施硫酸铵15斤,供试品种温选10号,3月23日播种,4月25  相似文献   

8.
“167"是我所以军协×京引182籼粳杂交育成的早粳新品系。作连作晚稻栽培,于7月25日播种,8月8日移栽,可在9月20日前后齐穗,11月10日成熟,全生育期不到110天。二年来在本所大田种植2.4亩和2.83亩,亩产分别为746斤和798.5斤,与施肥水平较低条件下种植的晚粳稻产量相近,较中粳、早籼稻增产显著。“167”株高85~90公分,每穗实粒数约为50粒,千粒重26克左右。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可在7月24~26日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300斤上下,秧龄期10~15天,于“立秋”  相似文献   

9.
去年,我们在历年试验的基础上,又对四十四个晚粳稻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以农垦58作对照。试验于7月1日播种,7月31日移栽,密度5×3.6寸,本田期亩施标准肥25担左右,8月30日用1200倍50%倍硫磷加1800倍稻脚青喷雾,防治稻叶蝉和纹枯病,9月4日用0.2%斤/亩1605泼浇,防治三代三化螟兼治其它纵卷叶虫。试验结果表明〔见附表〕,除58  相似文献   

10.
小麦追肥中,亩施沸石40斤(碳镇:沸石:2:1),亩增产少麦88.9斤(增产率13.90%);秋播小麦底化肥中掺入沸石200-300斤/亩,当季增产65.1-191.4斤/亩(增产率 9.70-32.99%),第二年持续增产10-26%,第三年持续增产4.0-20%,三年连续增产小麦230-490斤/亩。  相似文献   

11.
蕾期是棉花整个生育过程中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重要转折时期。高产棉株蕾期的长势长相,要求在壮苗早发的基础上,实现稳长,要处理好地下部与地上部生长以及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使这几个方面达到平衡协调。这个时期,既要根系发达,长好茎叶,增加果枝、果节,搭好丰产架子,又要生长稳健,防止徒长;既要达到蕾多、蕾壮、早开花,又要防止花蕾脱落,使棉株表现为“壮而不旺,稳而不衰”。  相似文献   

12.
油菜的施肥     
据法国试验:在冬油菜所需的全部氮肥中,秋季约占20~25%,春季返青后需50~70%,从开花至成熟需10~20%。到收获时,70%的氮素转移到籽实中(每亩约9.4~16.7斤)。试验表明:每亩施氮从13.4斤至26.7斤时,菜籽产量是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的,但其中从每亩20斤增到26.7斤时,菜籽的含油量要下降。因此,最近施氮量为每亩20斤,如果每亩施氮量大于23.4斤,就要分多次施用。  相似文献   

13.
我们四姑娘植棉组在各级党组织的关怀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一九七六年种了二亩八分万株棉试验,战胜了自然灾害,获得了亩产皮棉356.6斤的高产新纪录,比全大队棉田增产两倍多。比一九七五年一亩四分四厘万株棉试验田又增产8.8%。试验田前作是胜利油菜,供试品种,“协作一号”,四月二十二日播种,八月底采摘头朝白花,十一月十五日拔秆,出苗到吐絮为115天,各果节的结令情况是:第一果节占39%,第  相似文献   

14.
固氮菌肥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大力推广生物菌肥。研究以小麦品种晋麦47为试验材料,研究固氮菌肥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固氮菌肥拌种+喷施固氮菌肥+施用化肥;处理(2)喷施固氮菌肥+化肥配施;处理(3)固氮菌肥拌种;处理(4)喷等量清水作为空白(对照)。收获期调查株高、分蘖数、穗长、穗重、单株产量、百粒重、小区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使用菌肥后能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小麦产量。效果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菌肥对小麦生长与产量的影响以固氮菌肥拌种+喷施固氮菌肥+施用化肥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10月上旬种蒜,东西整畦,施足基肥,哇宽lin,种4行蒜,大行距30cm,小行距20cm,株&6-scm,每亩3.3-3.5万株,第H年4月下旬种美。大蒜要覆地膜,蒜头、蒜首均可提前收获(10天以上),产量可增加16%左右。美套种在蒜大行里,行距50cm,株距12-15cm,每亩8800-9500株。H者分别追肥。蒜苦在收获前15天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kg,同时用回%尿素溶液和2%-3%磷酸H氢钾喷三一2次。生姜生长期长,需肥多,在苗高25cm时就要追尿素8-10kg,有2-3个分技时,再追复合肥8-lokg,进入生长旺期,再追施4()k复合肥。生姜要留2-3个主杆,…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有机肥对水稻产质量的影响,以水稻品种锦优8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不同施肥处理,分别为T1:春果肥(有机肥)施160 kg/667 m~2; T2:厌氧堆肥(有机肥)施200 kg/667 m~2; T3:化肥施用量为(复合肥60 kg+尿素25 kg)/667 m~2; T4:不施用任何肥料,作为对照。结果表明:(1) 3种不同肥料的施用(T1、T2、T3)对锦优8号在田间农艺性状方面有着较大影响,但在碾米品质方面无较大影响;施用化学肥料(T3)在株高和分蘖上显著高于2种有机肥,但却在穗总粒数、结实率、穗长和千粒重上低于2种有机肥。(2)在产量上,施用肥春果肥(T1)和厌氧堆(T2)与化肥(T3)相比,虽然产量分别降低了3.95%和7.82%,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由于有机肥对土壤和环境的友好性,因而使用春果肥和厌氧堆肥这2种有机肥,特别是产量更高的春果肥在水稻生产中代替化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正>95年本团从农五师农科所引进辽棉10号棉种500kg,当年在本团3连742号地种植50亩,亩保苗8660株,鉴定单产206kg,实收195kg,其中霜前花175kg,占90%,良繁连试验组小区试验一个,设三个重点,随机排列,实收370公斤/亩,霜前花占91%.现将辽棉10号生长习性及栽培技术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棉区的粮食自给问题,我们在1973年试验双季棉成功的基础上,19T4年又进行了稻后棉的探索。稻后棉又叫秋棉花,即在早稻收割后移栽棉花,供试田面积0.273亩,前作早稻为二九青,实收干谷255斤,折合每亩940斤;后季实收皮棉21.56斤,折合每亩79斤。一、试验概况: 这丘试验地为水田,7月14日收割后由于连续下了三天雷阵雨,到18日翻耕整地开沟,畦面宽4.7尺,沟宽1.3尺,7月19日下午移苗。种植五个品种,分五批播种育苗,以便于观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少花蒺藜草的入侵特性,对科尔沁区辽河西人工疏林草地中少花蒺藜草种群全生育期生物学特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少花蒺藜草于5月下旬出苗;6~7月份生速最快;7月20日抽穗;7月25日开花结实,根长、叶数、根数不再增加;8月10日株高达到最大,为41.81±1.20cm;8月30日单株生物量达到最大,分别为20±1.45g(地上)、12±0.67g(地下),单株结实数为151±21个.  相似文献   

20.
1、供试药剂1.1棉盛丰常州盛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2、试验方法2.1试验说明:选取棉田1200M2,棉花品种为新陆中14号。肥力中等的沙壤型土地,试验区棉花长势一致,试验地田间管理与大田相同:每亩施复合专用肥40kg,头水前追施尿素8kg,全生育期放滴灌水8次。试验于7月中旬实施一次,从试验至10月初,用药期间最高日平均气温为31.6℃、最低12℃、平均21.8℃。2.2试验设计:试验设2个处理,重复3次。每小区面积200M2,各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取有代表性的棉株固定10株挂牌,调查药前及药后10天株高、果枝数、铃数,收获后计小区产量性状。各处理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