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4月,春满山城.重庆的春天,不像北京的春天那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她不以阳光明媚争胜,不以春风扑面取宠;她默默徘徊在山巅水涯,缠绵在黄桶树上,呵护在姑娘脸颊.白天是她的端庄,夜雨是她的深情,撒满山水间的熠熠灯火,则是她对远方客人的殷勤期待.1995年4月17日,是国家科委继部门之后召开全国省市贯彻《科学技术保密规定》会议的报到日,代表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了,往日宁静的华渝宾馆此时充满了笑语欢声.科技保密战线上的朋友们已经五六年没有聚齐了,这次终于盼到新朋老友会聚一堂,四十几个省、区、市的朋友们将共襄盛举!  相似文献   

2.
<寂静的春天>是一部美国文艺生态著作,作者卡逊用她的环境伦理意识无可辩驳地分析了人类的利己活动,破坏自然环境导致了生态失衡,水土流失,大气及水污染.她成功的将一本论述春天如何走向寂静,人类何以走向死亡的书变成了一本生命的颂歌.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人们才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1983年春天,玛格丽特·帕崔克走进“东南老人疗养中心”,开始了她的物理治疗的疗养生活。米莉·麦格修是中心一位细心的员工,当她向玛格丽特介绍疗养中心基本情况的时候,注意  相似文献   

4.
找春天     
春天来了, 我想找她玩。 可是, 她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要和我玩捉迷藏。  相似文献   

5.
一粒树种被埋在瓦罐下已有些时日了,在错错沉沉中,她忽然听到一声轻微的爆裂声,她一下子被同类的这种声音鼓舞了,开始日夜地试着冲出黑暗的种种方法。她努力没有白费,在这个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她终于咬破了瓦罐的一丝缝隙,顶出了一处嫩黄的叶子。好不容易探出头来的她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寻找先她破土的那粒种子  相似文献   

6.
一、所系结合全院办学 1970年的春天,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安徽省合肥市,迎来了一位美丽的"女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她的家乡在美丽、繁荣的北京.1958年9月20日她就降临在这座城市,她的诞生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7.
詹想 《科学世界》2014,(5):100-101
<正>进入5月,北半球的春天越来越暖和,晚上也不那么冷了,很适宜观星。天一黑,著名的大熊座便高悬天际了。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美丽的仙女,名叫卡利斯托,狩猎技术十分高明,是月神兼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的侍从。大神宙斯爱上了她,与她结合。这件事被月神知道了,认为她玷污了仙女的圣洁,于是将她赶走。卡利斯托从此流落四方,还生下了儿子阿卡斯。这件事当然逃不过天后赫拉  相似文献   

8.
唐云江 《科学世界》2005,(4):F005-F005
这几天赶做杂志,没在意春天竟悄悄地来了。下班走在路上,脑子里还想着稿子,一抬头猛然发现,路边的枝头已一片翠绿,好像是一夜之间的事情,让人突然感到神清气爽。舂的萌动令人欣喜,无怪乎人们创造了许多美好的词藻来描绘她。的确,春天象征着生机,代表着活力。  相似文献   

9.
一句永远不能再对你说出的话,成了一粒种子,在我心中长成了一株春天,愿你的生命永驻春光。芷青不记得什么时候初见修民的了,总之是很久以前的事吧。细想起来两个人不过同窗半年,这对大人们来说实在是眨眼间的事,然而对于孩子们却漫长到快要一个世纪。修民是初三下学期才转到芷青班里的借读生,他不是那种高大的男生,所以一来就被安排在芷青前面的空位上。这让芷青很不习惯,毕竟她过惯了“一览无余”的日子。然而她很快就适应了,因为修民实在很安静,安静到仿佛不存在。芷青对他的印象只是他走路很轻,几乎没有声音却能带动一缕清新的风和他颈上…  相似文献   

10.
看云     
小时候,我就喜欢躺在草丛里、趴在草丛里、坐在草丛里.干什么呢?看云。后来自然课的老师告诉我们,云就是水蒸气。可在我心里,不愿意相信。云是一个调皮的孩子。春天,她偶尔会出来和你游戏。当你看见明净的天空中的云朵,会想起平静的海面上的风帆。有时,辽阔的蓝天上只飘着一朵孤寂的云,恰似嵌在碧湖里的一朵白莲。夏天,是云最活泼的时候,无论你何时抬头,总看见她还没有回家。秋天,你就看不到云,抬头只能看见万里无云的天空。但你不要以为云只留下了孤独的蓝天,这不,云唤来了风筝和孩子们那欢快的笑声。冬天,云总喜欢和雾捉迷藏,让你分不清到底哪是云哪是雾。云不总是无忧无虑,她也有难过的时候。你看,她正低垂着脸伤心呢!也许是做错了事被妈妈骂了吧?可云毕竟是个孩子。当看见满街的花伞把大地装扮得如此美丽,她又开心地笑了——雨过天晴。  相似文献   

11.
记忆里,还是一片茫茫大雪,而转眼间,却是另一番景象展现在眼前:春姑娘穿着漂亮的花裙、花衣,手挎着竹篮,拨撤着春天的种子。她走到哪儿,哪儿就有春天的生机。  相似文献   

12.
正人们常用浊流宛转、波涛澎湃来形容她。人们也亲切地称呼她"母亲河"。她便是黄河。春天的黄河两岸是那么欣欣向荣、充满活力。当春日的第一束阳光投向大地,当第一株小草钻出地面,当第一只小鸟开始欢歌,黄河"醒"了。经历了白雪皑皑的冬天,她多么想看一看树枝轻舞、听一听燕子呢喃!黄河水欢快地流淌着,时而湍急,时而缓慢,哗哗的流水  相似文献   

13.
    
我叫蒋好雨。为什么叫好雨呢?因为我出生在美丽的春天,晚上下了一场蒙蒙细雨,第二天早晨我便来到人间。起名时,妈妈想起了杜甫的一首诗《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希望我像春天的小雨一样,默默地滋润万物,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14.
<正>发挥联想和想象强强第三次写院子,是在冬天。他有些不明白,春天写过了,为什么冬天爷爷又让写院子?爷爷看出了强强的心思,对他说:"一个地方,春天有春天的特点,冬天有冬天的特点,一年四季各有特点。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你  相似文献   

15.
伦敦的春天很美,虽然3、4月的天气还冷得让人沮丧,出门时却又满心欢喜,因为满街的樱花在细密的雨中盛开着。天气好的时候,鲜花四处盛开。我想她简直就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城市。其实也不是,因为我爱上的是一座“不确定的城市”。  相似文献   

16.
<正>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学校里的梧桐树上一串串梧桐花也吹起了"小喇叭"。一阵风吹过,"小喇叭"随风飘落,地上仿佛铺了一层淡紫色的地毯。妈妈最喜欢梧桐花了,我决定放学后捡几串最漂亮的送给她。  相似文献   

17.
杜丽娘是汤显祖《牡丹亭》一剧中的女主人公。她是中国文学中极为独特的一位女子形象。她一直生活在极度封闭的家庭和时代,因偶然一次到自家后花园而开始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她接触春天后青春觉醒了。党醒后的杜丽娘集中体现出了汤显祖的“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社会追求和“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人生追求。突出了“情”与“理”、“法”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体现了汤显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的一种超越性思考。在他的思考中既体现了他的先进性也体现了他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杜丽娘是汤显祖《牡丹亭》一剧中的女主人公。她是中国文学中极为独特的一位女子形象。她一直生活在极度封闭的家庭和时代,因偶然一次到自家后花园而开始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她接触春天后青春觉醒了。觉醒后的杜丽娘集中体现出了汤显祖的“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社会追求和“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人生追求。突出了“情”与“理”、“法”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体现了汤显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的一种超越性思考。在他的思考中既体现了他的先进性也体现了他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春天的宣言     
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在2004年这个绿色渐浓的春日,一条曾短暂“封冻”的生命,重又睁开了她那渴望求索的双眸。因种种原因,《湖南安全与防灾》停刊了三个月,给渴望一睹她芳容的读者留下几许失落,几许疑惑。作为编者,我们谨在此向各位致以深深的歉意。经过严格的报刊整顿,《湖南安全与防灾》得以保留,是一大幸事。而她的新生,又将是一大盛事。首先是湖南省安委会、湖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首长们  相似文献   

20.
有一天,女孩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年轻的语文老师。这个发现使她自己都吓了一跳。但是,这个念头就像春天树上茁壮成长的芽苞,一旦长出就遏止不住地伸展腿脚。女孩去向语文老师借书,她看见很多言情小说的主人公都这么办。她借的是一本《唐诗三百首》,在还书时,她把自己写的一首言情诗制作成一个漂亮的书签,夹在书里,把它变成了唐诗第三百零一首。然后,开始了焦急的等待。他会看见吗?他看到会怎么想?脸上会是什么表情?明天见到我时一定有故事发生……可惜第二天并没有发生女孩想象中惊心动魄的故事,老师和平常一样。女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