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路隧道防渗漏质量控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为控制公路隧道的渗漏,结合工程实践研究了公路隧道的防渗漏问题,提出防渗漏工作应贯穿于隧道施工全过程的思路。给出施工过程中防渗漏环节的质量控制方法,重点介绍CPE防水板、排水管、纵向排水盲沟的施工要点及高抗渗耐蚀二次衬砌混凝土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公路隧道的防渗漏工作,应该向前扩展至铺设防水层之前的开挖和初期支护阶段,向后延伸至二次衬砌阶段。  相似文献   

2.
许立春  洪伟国 《科技信息》2010,(27):324-324,334
通过黄土隧道的施工管理,总结得出黄土隧道施工控制从以下方面进行控制:一、开挖及初期支护,二、防排水和二次衬砌,三、原材料的控制,四、地质超前预报及围岩量测。  相似文献   

3.
王汉清 《科技资讯》2006,(30):79-80
本文主要从隧道HDPE打扎波纹管、EVA防水板、土工布、注浆及二次衬砌施工等方面,介绍了隧道防排水设施的施工经验,并对影响隧道防排水效果的因素及在设计施工中应考虑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反映法、叠加原理及渗流力学理论构建了是否含注浆圈的两种体外排水简化计算模型,推导了隧道与体外排水洞涌水量的计算公式、隧道二次衬砌外水压力表达式,通过解析退化验证了理论模型及解析公式的正确性与适用性,根据推导公式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进一步进行了检验.结果 表明:体外排水洞与隧道涌水量均随注浆圈渗透系数的下降而非线性降低,隧道二次衬砌外水压力随注浆圈渗透系数的下降而非线性增大,但其临界值小于常规排水方式;增加初期支护的厚度可达到降低二次衬砌外水压力及隧道涌水量的目的;围岩与注浆圈、注浆圈与初期支护渗透系数合理比值分别为15与100,同时须严格控制二次衬砌渗透系数;排水洞洞径对体外排水洞涌水量影响显著,为保护地下水资源,体外排水洞洞径推荐为0.2 m.  相似文献   

5.
曾飞 《科技资讯》2011,(21):42-43
目前为止,国内外进行的黄土隧道改扩建工程较少,总体施工技术还不太成熟,本文结合陕西省212省道千阳岭隧道改扩建工程的设计、施工情况,从临时支撑、拆除原衬砌、扩挖及出渣、初期支护、仰拱、防排水、二次衬砌等七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千阳岭隧道改扩建工程的施工技术,为类似黄土隧道改扩建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渗漏水作为隧道中的一种常见病害,由于各自隧道的不同特点,其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以渗漏水情况、隧道施工情况和周边水文地质情况为基础,分析了甘肃某在建隧道进口段二衬发生渗漏水现象,认为该隧道渗漏水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水文地质因素、施工因素和防排水因素。运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渗漏水影响因素进行主次分析,得出主要影响因素有防排水系统的施工不规范和防排水系统受损,次要影响因素有二次衬砌施工质量不合格、防排水材料不合格和地表水及地下水丰富。通过分析渗漏水影响因素,为该隧道的渗漏水病害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上海-瑞丽高速公路邵怀段洞口塘隧道进行了设计.对洞口塘隧道地质条件进行了简介,并对围岩压力的计算、喷锚支护的设计、二次衬砌的验算、新奥法监控量测、隧道施工方法设计、辅助施工措施设计及隧道的防排水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隧道防水材料质量不达标、防排水施工质量控制不佳是隧道防排水工程的常见问题.该文从把好进场防水材料质量,规范隧道围岩基面处理、防水板铺设、变形缝施工缝处理、排水盲管安装和隧道底板施工等方面,提出隧道防排水工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和防控措施,保证隧道防排水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综合国力飞速提升,高速公路隧道累计数量不断攀升,然而,高速公路隧道渗水已成为隧道问题的通病,因为隧道渗水问题,将加速导致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等砼的破损速度,严重减少隧道的设计使用年限。所以,隧道防排水系统施工质量是隧道工程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之一,隧道防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高速公路隧道显得特别重要。本文主要对高速公路隧道防排水系统施工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对其处理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控制排放的隧道防排水技术的广泛应用,抗水压衬砌结构的设计问题愈发突出。本文以峨汉高速豹狸岗隧道工程为依托,基于对现场实测数据的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富水隧道二次衬砌结构的受力特性,拟合出衬砌结构及仰拱的水压力计算公式,确定了高水压下二次衬砌结构的合理设计参数。研究成果表明:①试验断面水压力呈典型的“灯泡型”分布;②基于实测数据拟合,获得二衬水压折减系数为0.31,仰拱水压折减系数为0.86;③考虑围岩荷载和水荷载共同作用时,二衬结构墙脚部位承受最大的轴力和弯矩,为结构最不利位置;④当水头高度≥50 m时,墙脚部位的安全系数小于2.0,说明原设计结构不能承受50 m及以上水头高度的水压。  相似文献   

11.
以恒山隧道为例,重点阐述了隧道二次衬砌的设计原理及施工工艺,提出了隧道二次衬砌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公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晖 《甘肃科技》2013,29(9):113-115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在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隧道数量逐年增加,隧道施工质量的控制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结合目前公路隧道建设中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相应的控制方法,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从开挖、支护与衬砌、防排水三个方面对隧道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王波 《科技信息》2012,(10):365-366
结合铁路隧道二次衬砌施工实际,笔者根据隧道施工跟班作业经验,对隧道二次衬砌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控制要点进行了归纳,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衬砌防排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是工程中的重点加难点,本文介绍在山岭隧道初期支护呈点滴、散状大面积渗水情况下,根据两种不同材料的特点有机组合应用,达到了衬砌预期防排水效果,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海霞 《甘肃科技》2003,19(7):102-103
隧道涌水、渗漏,特别是地下水有侵蚀作用时,对衬砌结构、行车安全的危害极大,为保证隧道的正常使用,必须设置防排水设施,并根据具体情况加强衬砌的防水性能,严寒地区还要防止冻胀对衬砌和轨道的危害。峡口隧道在施工中根据设计、隧道水文地质条件、防水要求和施工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防、截、排、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使防排水工程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段杰 《科技资讯》2010,(21):113-113
从进洞前完善洞口排水系统、开挖过程中涌水地段的防排水处理、洞内防排水系统施工技术等四个方面分析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某隧道二次衬砌施工实际,对客运专线二次衬砌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杨波  徐树斌  严松宏 《甘肃科技》2010,26(3):76-77,112
为保护洞顶山区的水资源和环境,近年来,隧道防排水开始尝试"以堵为主,防排结合"的原则。但是,隧道封堵地下水便会承受巨大水压力,尤其是深埋岩溶长隧道,水压力往往高达若干兆帕,使衬砌难以承受。因此,确定隧道外水压力成为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以堵为主,防排结合"中"堵"是控制流量,而"排"则是减小作用在衬砌结构上水压力的主要手段。一方面在衬砌背后设置排导系统,用以消减水压力;另一方面采用地层注浆来控制地下水排放流量。就此根据公式导出水压力、排水量与注浆圈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徐东丰 《甘肃科技》2014,(13):116-119
鉴于服役山岭隧道防排水效果达不到预想要求,以及在建山岭隧道防排水的设计与施工中还有完善的必要,首先从在建山岭隧道耐久性方面着手,完善山岭隧道防排水设计的防、排措施,其后针对隧道防排水施工易出现的问题,总结并完善隧道防排水施工控制检查要点,以期能为隧道防排水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富水区隧道排水网络体系对地下水的卸压能力,以豹狸岗隧道为研究背景,基于Flac3D软件进行三维差分建模,探讨水头高度与环向盲管间距对地下水渗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1)环向排水盲管可显著削减二次衬砌上部背后水压,但对仰拱处水压力的削减作用可忽略不计;(2)提出了平均减压系数概念,盲管间距对二次衬砌上部平均减压系数影响显著,但对仰拱处平均减压系数基本无影响;(3)保持盲管间距不变时,平均减压系数基本不受水头高度影响。分析二次衬砌平均减压系数与盲管间距关系,揭示不同盲管间距对排水网络体系的卸压效果,确定最优环向盲管间距为5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