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只蚂蚁找到食物以后,不久会有很多蚂蚁陆续围拢过来;蜜蜂结群迁徙,途中被天敌冲散后很快又会聚集起来.这些没有语言的昆虫靠什么建立起彼此间的联系?生物学家的研究表明,它们是靠体内分泌的一种外激素--飞乐蒙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2.
蚤蝇拥有将蚂蚁斩首的本领,它们是蚂蚁世界的犯罪成员。此科系的苍蝇会将卯产在一蚂蚁体内.当卯孵化成幼虫之后,他们会以蚂蚁的头部为食,最终导致蚂蚁的头部掉落。  相似文献   

3.
蚂蚁与网络     
蚂蚁在搬运物体时,靠什么来辨别方位,保证每一次发现食物后,总是能够迅速找到最合理的搬运路线?蚂蚁已经在地球上存活了约5000万年~9000万年,它们能以弱小的身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存活下来,必有自己独特的本领。人们发现,这种本领源于蚂蚁们的"集体智慧"。当蚁群在搬运食物的路线上发现障碍物时,它们会以一种类似军队行进过程中传递信息的"接力"式方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人生的记忆里,都有童儿童来说,蚂蚁是最容易观察到的模式千姿百态,会上演各种有趣的年时蹲在地上观看蚂蚁的场景。对一种昆虫。蚂蚁往往成群结队,行为故事。在我的童年记忆中,  相似文献   

5.
植物和蚂蚁的互相利用是生态学和生物协同进化研究中的热点,很久以来一直引起人们的兴趣.蚂蚁对许多种子植物的种了散布、传粉和对植物自身的保护均有密切的关系.为人们熟知的例子是热带雨林中许多榕树的种子土要靠蚂蚁传播.当5~6月份,多种榕树的果实还未完全成熟,蚂蚁就会抢先钻进隐果中,饱馋之后随身将种子带往各处.  相似文献   

6.
绿蚂蚁 在澳大利亚的北昆士兰,那里的原住民把绿蚂蚁捣碎在水里制成一种口味类似柠檬水的饮料。 红树蚁 生活在红树林树洞中的红树蚁靠把有氧呼吸转换成无氧呼吸来躲过洪灾。因为它们体内能把硫磺或硝酸盐转换成氧气,所以当巢穴被水淹没的时候,它们便停止有氧呼吸,转而利用水中的化学物质进行氧气转换呼吸。  相似文献   

7.
许多蚂蚁和白蚁能把有益的植物吃掉,最贪吃的要数Atta族中的食叶蚂蚁,它长着剪刀般的锐利的顎,能迅速地把大量树叶咬成碎块。蚂蚁把被咬掉的部分树叶拖到靠蚂蚁培育特殊真菌的地下洞穴,作为食物储存起来。然后蚂蚁靠固有的酶消化这些植物纤维素。世界许多地区都能找到这种食叶蚂蚁的洞穴。但是,不久前蚁类学家发现,这种贪吃的蚂蚁总是躲避某些植物(例如,哥斯达黎加森林里的热带树Hymenaca courbaril),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S. Hubbel, D. Weimar, A. Adejare研究了上述植物的叶子后确认,这种植物含有环氧石竹烯,  相似文献   

8.
一只哥斯达黎加伪蚁咬断了缠绕着金合欢树树枝的藤蔓。如果让这藤蔓生长,它会挂满枝头,掩蔽金合欢树,甚至可能缠死金合欢树。在西部非洲,一只举尾蚁正在啃食树叶上的蝴蝶卵。如果不吃掉这些卵,孵化后的毛虫就会啃光这棵树的叶子,毁掉蚂蚁的家园。蝴蝶和蚂蚁都像日夜辛勤劳作的园丁,不同的是蝴蝶随时都准备安放摧毁植物的“定时炸弹”,而蚂蚁却时刻都在清除这些危险。对蚂蚁来说,除了树,它们无家可归。蚂蚁和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多种离奇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有些是互惠的,有些却是有害的。这里,热带森林的喜蚁植物给我们展…  相似文献   

9.
畅行的"交通线"蚁群已形成了自己行之有效的"交通网络",它们几乎是"盲目"地遵循这一路线,不存一丝怀疑。蚂蚁总是能够为它们的货物运输找到最为经济的路线,即使在道路被意外阻断以后也能够迅速找到另一条最合适的线路。蚂蚁的集体生活靠特殊的"化学语言"保持联系。人们把蚂蚁的"化学语言"称为激寨,蚂蚁在觅食时,把激素散布在来回的路上,同伴根据激素的气味,就知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06,(4):77-77
蚂蚁王国是一个具有严密的社会分工、充满神奇色彩的小王国。在一个蚂蚁王国里往往居住着5000万个成员。尽管“蚁”口众多,蚂蚁却能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王国。蚂蚁女王(蚁后)随时都知晓食物的贮存情况。如果蚁后发现食物丰富,它就多生育;一旦发现食物缺少,它就停止产卵。在蚂蚁王国中还有一个怪现象:一个没有蚁后的部落会整个地死去。因此,很多蚂蚁王国都有接纳其他蚁后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在一些寓言中,辛勤的蚂蚁被描述成被那些狡猾的寄生虫奴役、欺骗的对象。昆虫学家最近证实,这种描述的确没错。例如,在丹麦部分地区,阿尔肯蓝蝶将卵产在蚂蚁巢穴附近。幼虫孵化后,其表皮看上去和蚂蚁表皮几乎没有区别。蚂蚁原本是靠掠食蓝蝶幼虫为生的,这下子却误将蓝蝶幼虫当成自己的后代带回巢中细心照料,就像是照料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2.
昆虫学家近期在科考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巴西雨林地面上散落着许多被菌类感染的“僵尸蚂蚁”的尸体,但几乎没有出现“僵尸蚂蚁”菌类的子实体。这一现象让研究团队迷惑不解,这些幸运的蚂蚁是如何逃脱“僵尸蚂蚁”菌类的控制的?最终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蚂蚁还有一群并不知情的盟友——一种可以抑制“僵尸蚂蚁”菌类传播的菌类。  相似文献   

13.
蚂蚁的文明     
蚂蚁和蜜蜂、白蚁一样,是昆虫中为数不多的社会型昆虫。蚂蚁不但种类多,而且数量惊人,一个蚂蚁群体中个数可多达50万头以上,曾有人估计,整个蚂蚁的数量可能会超过其他全部昆虫的总量。 微型文明 分工紧密 蚂蚁社会主要由不生育的母蚁组成,其中个体较大、发育稍好的母蚁便成了兵蚁,担任蚂蚁杜会的警戒、保卫及战斗任务,个体小的蚂蚁  相似文献   

14.
它们为什么不恋手足之情?它们为什么同胞相残?动物界的这种同胞相残的奇异现象,一直困扰着众多科学家。目前,科学家们正对此寻求种种科学的解释,以期揭开其中之迷。几千年来,谦卑的蚂蚁常被人类奉为学习的楷模所罗门国王常常告诫他的臣民:“去看看蚂蚁吧.思考一下他们的行为,你们会变得聪明起来。”所罗门国王赞赏蚂蚁的辛勤劳动.是因为蚂蚁总是忙碌地为越夏和越冬的仓库储藏粮食。蚂蚁最受人推崇的是它们的无私奉献。蚂蚁中的工蚁常被描绘成长有6只脚的“特丽莎母亲”,她从不知疲劳,总是忙碌地为蚁丘中的其他蚂蚁服务。工蚁虽…  相似文献   

15.
多情的蚂蚁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蚁是一种生性好斗的蚂蚁,奇怪的是这种沙蚁和人类一样,会为战死沙场的"将士"送葬。它们排成长长的"送葬"队伍,将战死者送往它们固定的墓地,用沙子掩埋尸体,并时常带上几棵有根的小草栽在墓前,以作纪念。凶猛的蚂蚁在非洲北部的丛林里,生活着一种比狮子还要凶猛的蚂蚁。这种蚂蚁比一般蚂蚁要大几十倍,身上长着黑绒绒的长毛,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探索》2009,(9):7-7
科学家最近对蚂蚁搬家又有了一些新的发现。研究表明,当蚂蚁需要搬家时,它们会派出侦察兵先行一步去侦察各方面的情况,而目它们选择新家的眼光挑剔,标准很高。科学家做了这样的实验:他们故意破坏了一个蚂蚁家族的巢穴,然后在其附近放置一个质量较差的巢穴,又在很远的地方放置一个质量较好的巢穴。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最近发现,蚂蚁也像驾驶员一样害怕“堵车”,并且它们也会利用其他途径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当它们在路上拥挤的时候,这种勤劳的小昆虫便会相互推挤着避免“堵车”,或是让一些蚂蚁去寻找从食物源返回巢穴的其他路径。法国生物学家文森特·范尚说:“当蚂蚁在路上遇到交通堵塞时,它们能够找到解决办法。”范尚等研究人员做了一项有关蚂蚁集体行为的实验,他们用一套数学模型解释了蚂蚁单个行为是如何影响它们的群体行为的。去寻找食物的蚂蚁更喜欢扛着食物行进在标有气味的路上。在实验中,这些昆虫必须通过一个钻石状的桥,这个桥横跨在…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探索》2005,(7):6-6
对生活在亚马孙雨林树冠层的蚂蚁来说,生存可能是充满危机的。尽管在高层筑巢有助于它们免遭地面掠食者的捕杀,但是不时刮起的狂风却可能把一只只蚂蚁吹落到森林地面上。一旦落到地面,这些蚂蚁就必死无疑,因为雨林地面上有太多的残骸,还没等蚂蚁重新爬上树,它们就肯定会落入地面掠食者的“虎口”。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探索》2014,(6):5-5
正当瓢泼大雨来袭时,生活在瑞士泛滥平原上的蚂蚁会建造"筏子",以逃离洪水。通过实验室观察,科学家发现,当水位上升时,蚂蚁们会抓住任何它们可以抓到的幼蚁和蚁蛹来组建"筏子",然后将蚁后移到"筏子"中央。蚂蚁为什么要这样做?科学家最初大惑不解——要知道,位于"筏子"底部的蚂蚁更可能被鱼吃掉,或被湍急的水流冲走。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最近发现,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热带雨林巾的一种蛔虫,竟然能使其宿主——蚂蚁变得看起来就像是已经熟透、鲜美多汁的红莓果子。据推测,蚂蚁外形的这种改变能让前来觅食的鸟儿误把蚂蚁当成美味的浆果吞下去。于是,寄生的蛔虫经过鸟儿的肠道,最终完好无损地被排出鸟儿体外,从而完成蛔虫的传播。科学家注意到,一些蚂蚁的腹部鼓鼓地向上翘起,呈亮红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