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关于副词能否修饰副词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词与副词之间是否存在修饰关系,这个问题至今尚无定论。吕叔湘、胡裕树、黄伯荣等先生的语法著作未涉及此问题。黎锦熙、丁声树、张静等先生的语法著作中,都认为副词可以修饰副词。当然也有的语言学家认为副词与副词之间不存在直接的修饰关系,赵元任先生就持这样的观点。可见,语法学界对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结论。副词能否修饰副词?副词与副词间究竟是什么关  相似文献   

2.
程度副词“还”可以分为三个小类:一是有明确比较对象、必须与“比”配合使用、表示同向递进关系的高量级相对程度副词;二是有明确比较对象、不必与“比”配合使用、表示反向递进关系的低量级相对程度副词;三是没有明确的比较对象、在主观倾向和用法上与“有点儿”形成互补关系的中量级绝对程度副词。其中作高量级相对程度副词的“还”与“更”在用法上易于混淆,但各有各的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3.
副词与语序的关系十分密切,将副词和语序相结合进行尝试性的研究必将拓宽语序研究和副词研究的思路,从而更好地揭示汉语语法的规律。从关联副词的位置和副词“只”、“都”、“也”等对语序变化的制约和帮助两方面简要地说明与副词有关的语序问题,是很有价值的。这对以后的探索研究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语义和语法功能相结合的原则对《儒林外史》中的时间副词进行分类考察。发现其仍保留了古代汉语时间副词的一些用法,新词出现多种语义和语法关系;而和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相比较,其搭配关系则更丰富些。同时,《儒林外史》中的时间副词还体现了汉语双音节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副词包括情态副词、语气副词、时间副词和范围副词等,其中范围副词虽然数量较少,但在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上却更为复杂。我国的汉语言专家早在19世纪末就对范围副词开展了研究工作,并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间,对其研究在方向和内容上也不断深入和细化。该文基于语义指向的理论与方法,以范围副词在语义和功能上的特点为依据,对范围副词的界定、次类划分、语法功能和语义指向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探讨,希望能够令读者对范围副词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副词是现代汉语词类中作用较为单纯的一种,它一般只修饰和限制动词、形容词。但副词对名词进行修饰和限定的现象一直存在,尤其“程度副词+名词”的结构在近年来大量出现。从“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内部关系和表达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可以初步了解该结构中名词功能的游离以及在表达效果上的利弊。  相似文献   

7.
现行古汉语语法著作一般都视“而后”“而况”“而且”“然而”为表示承接、递进、转折关系的合成连词,视“而已”为表示限止语气的合成语气词,视“既而”“俄而”为表示短暂时间的合成副词.我们认为,这是以泛时观采认识这些语法现象的.汉语的双音合成词一般  相似文献   

8.
程度副词是汉语副词中一个重要小类,叶集话的程度副词类别和用法与普通话不尽相同.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叶集话的程度副词进行爬梳和描写,试图展示其不同与普通话的方言特色.  相似文献   

9.
“只X”粘合成词的可能性看似很大但是实际数量并不多,这主要是“X”语义的抽象性与单音节特点使然.在满足“X”要求的前提下,临界频率高促使“只X”语义虚化,句法结构重新分析.语法化之后的“只X”具有连词、副词以及副词和连词兼类等不同词性.“只X”的语法化分析为探索连词和副词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日语中副词与谓语的呼应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语中的副词在句子中常常起到与后面的谓语或用言相呼应的作用。例如;与肯定、否定、疑问、假定等谓语相呼应等。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要想正确掌握好一句话的意思,就必须要了解这些副词与谓语或用言的呼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武宁话的程度副词“死”“几”“蛮”在用法上各有特点,与普通话的程度副词相比也有多方面的差异。文章在大量方言调查的基础上,对这三个程度副词在语义、语用、语法结构方面的差别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副词"就"语义丰富,用法多样,在词典释义中常有分歧,学者研究也存在诸多争论。运用虚词的"语义结构分析法",对语义结构的描写,可以找出虚词所引出的语义要素并描写要素间的关系。对副词"就"进行语义分析,可以概括出副词"就"的15个义项。  相似文献   

13.
邳州话的否定副词与普通话的否定副词同中有异。从语义特征和句法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普通话进行比较研究了邳州话中的两类否定副词:一类是普通话中没有的特色否定副词;一类为普通话中有,但在句法、语义或语用功能上有区别的否定副词。  相似文献   

14.
范围副词可表示非常复杂的语法意义和语义关系。本文以《左传》为基点,对范围副词的句法意义及其来源进行了考证,并进一步分析了它的语义指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讨论程度副词的特点、范围、分类及程度副词在第二语言中的研究现状。对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做了一定的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产品特征,情感词>关联对的缺点,讨论了情感词与否定性副词搭配的必要性,提出了关联三元组,能够更准确地表达文本中相关评论句对产品特征的情感倾向。采用两个步骤来提取关联三元组:首先,利用已训练好的最大熵模型作为分类器,结合Bootstrapping方法完成了产品特征与情感词语关联对的抽取;其次,将情感词前的否定性副词抽取出来,合成关联三元组。  相似文献   

17.
“莫”字在《史记》中共使用407例,其中其他用法43例,而对另外的364例,根据“莫”字的语法功能和所在句子是否有副词、是否有先行词,分为否定性无定指代词和否定副词两类,确定出前者为322例(占总数的88.5%),后者为42例(占总数的13.5%),二者的界限往往不太好把握,必须经过细致的分析才能确定其词性。与先秦时文献相比,“莫”字作否定性无定指代词与作否定副词的用例比略高一些,但总体的比例关系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时间副词"偶尔"是由单音节副词"偶"和词尾"尔"构成的附加式双音节副词。副词"偶尔"始萌芽于魏晋六朝时期,在魏晋时期就有了固化成词的用例,在唐宋时期,诗词中偶有出现,但"偶尔"最终大量应用还是在明清时期。汉语词双音节化是副词"偶尔"的词汇化的基本动因,"偶尔"形成早、成熟晚是与副词"偶"、"偶然"之间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一、名和实介词Prepeisition在英语中原称前置词(Pre-意为“前”,position意为“位置”、“置”),就是“放置在前面的一类词”。它们通常用在名词词组前面,表示该名词与介词前的另一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关系(所属关系、数量关系、内容关系、来源关系、主调关系、动宾关系、对象关系、还有时间、地点、方式、方面、原因、结果、目的、条件、让步、程度等关系)。介词前的这些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同介词之间往往有固定的搭配关系,如ananswrtoyourletter,carefor,beafraidof,besatisfiedwAn,farfr~here.介词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副词“马上”的产生与古代通信的发展关系密切,可能的发展过程是:马上(马背上)→马上差人+VP(差遣人员骑在马上传递信息)→马上(差人)+VP→马上+VP→马上飞递→马上(时间副词)。“马上”由方位词组演变为副词的语法化过程可以说是→个词组特性不断弱化以至最终消失的过程。同时,通过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把副词“马上”的产生时间由元代推后到清朝中后期,纠正了前人和某些大型语文工具书的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