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南岛石灰岩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海南岛石灰岩地区植物区系和植被的调查研究表明,海南岛石灰岩地区共有野生分布的国家及省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6种,隶属19科,24属,其中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3种,被子植物19种.并建议将84种海南岛石灰岩地区的珍稀濒危植物列入国家或省级保护植物名录.本文在分析海南岛石灰岩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组成、分布、现状评估、濒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海南岛石灰岩地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海南岛石灰岩地区植物区系和植被的调查研究表明,海南岛石灰岩地区共有野生分布的国家及省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6种,隶属19科,24属,其中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3种,被子植物19种。并建议将84种海南岛石灰岩地区的珍稀濒危植物列入国家或省级保护植物名录。本在分析海南岛石灰岩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组成、分布、现状评估、濒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海南岛石灰岩地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海南岛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南岛共有珍稀濒危植物35科49属57种,其中蕨类1科1属1种,裸子植物5科7属10种,被子植物29科41属46种。从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分析,其植物区系的特点是:(1)热带成分具明显优势,占总属数约80%;(2)珍稀濒危植物表现出一定的过渡特征,部分属具有温带性;(3)海南岛珍稀濒危植物区系与华南地区有直接的关联,且与中印半岛的植物区系也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滇西北地区裸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区系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尺度的物种分布信息,研究了滇西北地区裸子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区系组成.结果表明,滇西北地区拥有自然分布的裸子植物52种,分属于20属、8科,是中国裸子植物多样性的重要分布中心.其中包含物种较多的科主要有松科Pinaceae、柏科Cupressaceae、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和杉科Taxodiaceae;比较重要的属主要有冷杉属Abies、三尖杉属Cephalotaxus、圆柏属Sabina和松属Pinus.从空间分布范围看,滇西北地区的裸子植物主要由分布范围狭窄的狭域物种组成.滇西北地区的裸子植物区系成分构成具有明显的温带区系性质和较强的区系分化能力,这与滇西北地区的地质历史和地形格局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海南及广东沿海岛屿植物名录>为基础,结合实地考察,得出海南特有种子植物491种,隶属于85科,274属,其中裸子植物2科3属3种,双子叶植物71科218属400种,单子叶植物12科53属88种. 通过研究海南岛特有种的地理分布显示:在海南的特有种中,分布遍及全岛的种类很少,特有种的地理分布依据温度、土壤类型、地形地貌、降雨量、光照、植被类型等因素,存在显著的地区性差异,比较集中在岛南部.  相似文献   

6.
根据作者近年来实地调查研究表明,海南岛石灰岩地区共有蕨类植物181种,隶属于37科,70属.科属的地理成分以热带性质为主,主要的科是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铁角蕨科Aspleni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卷柏科Selaginellaceae、三叉蕨科Aspidi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其种类占总数的57.9%;主要的属是凤尾蕨属Pteris、卷柏属Selaginella、铁角蕨属Asplenium、毛蕨属Cyclosorus、铁线蕨属Adiantum等.种的地理成分以热带、亚热带分布种为主,共有131种,占总种数的72.4%,其中属于热带亚洲性质类型最多,共有79种,占总种数的43.6%,温带成分在海南岛石灰岩蕨类植物区系中占14.5%.可见海南岛石灰岩地区蕨类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但同时也具有一定比例的温带成分.最后,对海南岛石灰岩地区蕨类植物区系性质及其生态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裸子植物极富多样性,起源古老,孑遗、特有类群众多,对探讨区域生物多样性的结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中国中部东西中轴线上的台湾山地、武夷山、井冈山、武陵源、峨眉山、哀牢山、南迦巴瓦峰等山地的裸子植物区系为对象,分析其地理成分组成,探讨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主要结果表明:①中国西部并不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区域,大陆东部第三级阶梯的属种更富多样性;②属的地理成分,与主要的区域生态因子如海拔、降水量、热量等具有相关性;③中国特有属在东部第三级阶梯明显较多,而在西部高山种系分化明显;④台湾山地较为丰富和独特;南迦巴瓦峰的冷杉属等较其他几个地区更丰富。研究对揭示裸子植物的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研究了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裸子植物区系与地理分布及种系分化特征。结果表明:提名地有裸子植物7科20属36种,是中国乃至世界裸子植物区系的关键组成,是贵州裸子植物分布的核心,北温带区系起源的松科(Pinaceae Lindl.)和东亚区系起源的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 Neger)植物在区系构成中起关键作用。物种分布随海拔升高先增后减。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区系起源早于中生代白垩纪,中国特有属丰富,是东亚裸子植物区系的原始和现代分布中心之一;区系成分随海拔升高热带成分减少,而温带和中国特有成分增加;按裸子植物分布区亚型的分类,裸子植物亚热带性质强,具有亚热带向温带的过渡性。属的区系分化强度低反映了寡种属多,区系的古老和残遗性强,科的区系分化强度高反映了区系分化能力强;种系分化强度由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有各类珍稀濒危裸子植物27种,珍稀濒危程度高;有地方特有梵净山冷杉(Abies fanjingshanensis W.L.Huang.),新区域特有大明松(Pinus taiwanensis Hayata var.damingshanensis Cheng et L.K.Fu),西北缘分布的模式标本植物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 Cheng),有中国特有裸子植物28种,特有率高且独特。通过讨论,提名地是世界裸子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山地,是东亚成分三尖杉科和北温带成分杉科(Taxodiaceae Warming)的现代分布中心;是亚热带裸子植物区系的典型范例,特有区系成分高,位于裸子植物东亚起源和分化的核心位置;拥有最为丰富的中国特有种,植物珍稀濒危程度高。这与提名地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立的山体和古老的地质历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西藏裸子植物7科16属56种(含变种),属数占全国24.39%(含引种),种数占18.98%。为进一步了解裸子植物在西藏的分布情况,文章统计分析了不同海拔高度及地区裸子植物属种数量。分析结果显示:西藏裸子植物属种数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海拔3000米左右属的数量最多,在海拔3000-4000米之间种的数量最多。西藏裸子植物种分布数量由多到少的地区分别为林芝、日喀则、昌都、山南、那曲、阿里和拉萨,属级数量分布状况与此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0.
鹫峰地区种子植物共计712种、变种、变形,其中裸子植物4科,10属,26种、变种,占种子植物的3.65%;被子植物96科,348属,686种、变种、变形,占种子植物的96.35%.鹫峰种子植物种数占北京种子植物的34.61%,其中裸子植物种数占66.7%,被子植物种数占33.99%.鹫峰种子植物种数占中国种子植物的2.90%,其中裸子植物种数占13.47%,被子植物种数占2.81%.鹫峰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北温带特征,植物区系成分复杂,起源古老,植物资源具有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海南岛的棕榈科藤本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海南岛的棕榈科藤本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海南岛分布有3属12种棕榈科藤本植物。这些植物资源中有5种是海南岛有发展前途的人工种植的藤种;有4种是海南岛的特有种。为有效地保护和发展海南岛的棕榈科藤本植物资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深圳市围岭公园有维管植物144科388属584种,其中栽培植物13科44属79种,野生植物131科344属505种,包括蕨类植物19科、30属、50种;种子植物112科314属455种,裸子植物3科3属4种,被子植物109科311属451种.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野生种进行野外实地核实、绿化品种咨询相关专业人员、可疑种借助各种工具书进行标本鉴定或请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的有关专家帮助鉴定等方法,对麻栗坡的裸子植物进行调查.经收集、整理、调查核实,麻栗坡县有裸子植物10科(南洋杉科为国外种)、20属、49种,分别占中国现存裸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90%、63.3%和19%,并重点介绍与人类活动有特殊关系的部分植物的分布、特点、资源利用现状、开发前景等内容,同时提出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豫南野生有毒维管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豫南野生有毒维管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对这一资源的种类、特点、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开发途径进行了探讨.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有毒维管植物有59科104属131种.其中:蕨类植物有4科4属5种,裸子植物有1科1属1种,被子植物有54科99属125种,该地区大戟科、毛茛科、茄科、菊科、蝶形花科等所含有毒植物种类较丰富.  相似文献   

15.
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维管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共有维管植物约128科383属545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8属8种,裸子植物6科14属20种,被子植物114科361属517种.分析了其资源特点,并对其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查阅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和现场实地调查,基本摸清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裸子植物及蓝藻类植物的种类、分布及药用价值。结果表明:连古城自然保护区现有药用裸子植物1科1属4种,药用蓝藻类植物1科1属1种。介绍了保护区4种药用裸子植物及1种蓝藻类植物的药用价值,并就保护和利用药用裸子植物和蓝藻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沿线有种子植物612种,分别隶属于283属,66科,其中裸子植物2科4属7种;被子植物有64科279属605种(其中双子叶植物55科224属478种;单子叶植物9科55属127种).属的区系成分中温带分布成分占绝对优势,其中共183属,占总属数的79.22%,说明本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种的分布区类型中,中国特有分布最多,共有174种,占总种数的29.24%,其次是温带亚洲分布和东亚分布.  相似文献   

18.
安徽岭南自然保护区有种子植物1351种(包括种下单位),隶属于609属139科,其中裸子植物7科14属17种;双子叶植物116科487属1134种,单子叶植物16科108属200种.含有14个分布区类型和15个变型,由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组成.世界分布种218种,占总种数的16.1%,中国特有分布属20个.  相似文献   

19.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名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正> 本文是根据1945——1948年、1952——1956年、1961——1964年以及1979——1980年调查采集的资料整理而成的,共记载维管束植物191科,780属,1815种,39亚种及变种,其中蕨类植物39科,85属,269种及6变种;裸子植物7科,16属,19种;被子植物145科,679属,1527种及33亚种或变种。至于前人报道的武夷山植物,由于文献不全,一般不予列入。关于分类系统的编排,蕨类植物按秦仁昌系统,裸子植物按郑万钧系统,被子植物按恩格勒—狭罗斯系统。  相似文献   

20.
湘西地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湘西地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分布区类型和观赏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湘西地区共有野生观赏植物127科234属 323种,其中,蕨类植物21种、裸子植物11种、双子叶植物248种,单子叶植物38种.根据本地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种类、区系成分和特征、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对湘西地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