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将大型浮码头简化为梁模型,考虑规则波和非规则波,研究了其动力响应及可靠性指标计算方法。计算了长700m浮码头的动力响应及可靠性指标,得到了浮码头长度方向规则波作用下弯曲应力的幅值分布,以及非规则波作用下浮码头底板的可靠性指标。计算表明,本方法可用于大型浮码头动力响应预报及极限强度分析。  相似文献   

2.
施卫卫 《科技资讯》2014,(36):53-53
在我国内河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码头形式就是浮码头,它的升降可以结合水位自动进行,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在定位方面包括诸多的形式,如锚链定位、撑墩加撑杆定位等。传统的钢导桩定位结构需要占用较大空间,花费较多的资金,并且两侧浮泵,同时定位也无法有效实现,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将先进的单桩多箍式定位结构应用过来。该文简要分析了浮码头设计中单桩多箍式定位结构的应用,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运用EFDC模型在拟建的福建东山华浮码头进行模型构建,通过东山大澳渔港的3个站位实测潮位潮流数据验证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模拟结果可信;进一步模拟福建东山华浮码头建设前后,码头所在海域及周边海域的潮流流向和流速的变化情况,模拟结果显示,福建东山华浮码头的建设对所在海域水动力环境的影响较小,也体现了该模型对东山湾海域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一种由浮筒、竖直板、横向连接板组合而成的HDPE材质的新型浮式防波堤结构在海洋动力下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该结构透射系数及锚链拉力受波浪周期的影响较大,均随波浪周期的增大而增大;锚链刚性越大,对模型的约束越强,所受到的锚链拉力越大;波高的改变对透射系数影响不大,但锚链拉力随波高的增大而增大,且周期越大,锚链拉力随波高增长的速率越快。  相似文献   

5.
袁培银  赵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3):14366-14371
为提高海事部门在滑坡涌浪灾害下的应急应变能力,减少伤亡和损失,研究库区滑坡涌浪作用下船舶系泊系统的动力特性分析,具有极高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以三峡库区岩体滑坡为研究对象,结合试验条件,模型比尺为1:70,考虑弯曲河道涌浪的传播形态,以系泊位置、锚链布置等为变量,开展库区滑坡涌浪的物理模型试验,分析船舶系泊系统的动力特性。研究表明,滑坡涌浪对船艏锚链的作用大于对船艉锚链的作用,采用多点系泊方式可以降低锚链设计时的强度要求,船舶在远离滑坡点时所受到的影响越小,同时,锚链拉力的大小变化趋势和滑坡涌浪衰减的变化趋势一致,研究成果可以为三峡库区船舶通航安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渔船锚泊时的锚链动力负荷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考虑风、浪、流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锚链动力变形方程,着重分析了二阶波浪力导致的相当高的系泊张力.针对钢丝绳及有档电焊锚链,分别计算了其在特定海况下的最大拉力,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风浪冲击下锚泊渔船的锚链动力负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渔船锚泊时的锚链动力负荷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考虑风,浪,流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锚链动力变形方程,着重分析了二阶波浪力导致的相当高的系泊张力,针对钢丝绳及有档电焊锚链,分别计算了其在特定海况下的最大拉力,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浮码头能够较好的适应水位变化,在水位变化较大、较频繁的河流中应用较多。其结构主要由趸船及其系留设施、活动钢引桥,升降架、固定引桥和作业平台等组成。其中趸船系留设施的选用与计算是浮码头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混凝土定位墩下部布置的斜桩抵抗浮码头受到的水平力,减小码头位移,降低造价,适用于存在较厚软弱土层的码头。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浮船坞锚泊系统响应分析的数值计算模型,运动方程在时域内求解.三维混合积分方程法用于计算浮船坞在频域内的水动力系数和波浪扰动力,并消除了不规则频率的影响.假想作用力法用于模拟锚泊线的作用,考虑了锚泊线的弹性和流力作用.计算和实验证明,在锚链中设置块重能减小浮船坞的最大运动幅值及锚链张力峰值.由于波频运动的影响,交叉锚泊系统其锚链所受的张力幅值比开式锚泊系统大,从而使得交叉锚泊系统锚链的疲劳寿命比开式系统短.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锚链编环机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主要介绍了锚链编环机的生产工艺,控制方式及PLC型号及功能模块的确定,PLC控制回路的设计以及PLC梯形图程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证浮式栈桥能够在波浪中正常使用,基于三维势流软件Sesam对系泊浮式栈桥的运动响应与缆绳张力进行非线性时域耦合数值预报。分析了桥节间有无缆绳连接、浪向角等因素对浮式栈桥运动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浮式栈桥的运动响应与缆绳张力受缆绳连接与浪向的影响很大。在有义波高为1.25m谱峰周期为6s时,有缆绳连接的桥节间相对纵荡最大幅值是无缆绳连接时的0.54倍;当浪向为90°时,浮式栈桥横荡方向与垂荡方向运动幅值范围最大;当浪向为105°时,桥节间相对纵荡运动幅值最大。综上所述,桥节间有缆绳连接可以大幅度减少其相对运动幅值,在布置浮式栈桥时,建议选取浪向角为150°~180°。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S形曲线梁桥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及抗震性能,设计并制作一座相似比为1/20的S形曲线梁桥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S形曲线梁桥的梁体未有明显损伤,桥墩出现裂缝,支座破坏严重;在墩底屈服之前,墩梁已发生较大相对位移,桥梁极易发生落梁破坏现象;桥墩在大震作用下的扭转耗能作用十分明显。在振动台试验基础上,对S形曲线梁桥提出一种“梁体漂浮抗震设计”的概念设计方法,为该类桥梁的抗震设计理论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柱式桥墩横向抗震性能及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日本阪神大地震中单柱式桥墩的倒塌引起了对此类桥墩结构抗震性能的怀疑,为了认清这种现象,从延性,地震荷载,动力响应等方面对单柱式桥墩 双柱式桥墩的抗震性能作了具体的分析,为梁桥的抗震设计概念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4.
墩身高阶振型对高墩地震反应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增量动力分析的方法,全面讨论了墩身高阶振型对桥梁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首先分析了现有规范中的桥梁抗震设计方法应用于高墩的局限性;随后采用了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在考虑墩身高阶振型效应的情况下,对高墩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墩身高阶振型贡献,高墩在强震作用下可能沿墩身产生多个塑性区域;墩顶位移与墩底曲率不再同步变化,高墩墩顶极限位移不能采用规范中的方法进行计算;高墩墩身的地震剪力及弯矩需求也会由于墩身高阶振型的显著影响而变得十分复杂.最后提出了针对高墩抗震设计的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文中描述了内浮顶罐的特点和作用,讨论了拱顶罐改造为内浮顶罐的结构设计,并探讨了设计中的一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日本阪神地震前后日本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有关桥墩抗震设计的修订点,并简要介绍了桥墩的抗震设计方法,旨在为桥梁设计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高墩设计与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收集大量已建桥梁主墩的设计类型、截面参数和系梁的设置;利用有限单元法,对典型桥梁主墩在不同的设计参数下的内力和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将其结果进行比较,归纳出高墩大跨径刚构桥主墩类型(独墩或双肢墩)、主墩截面设计参数顺桥向宽度b的确定、在主梁悬臂施工中产生的不平衡弯矩所需双薄壁墩的间距H和系梁个数与结构稳定性的规律。结果表明:主墩长细比是稳定性的敏感参数;大跨径时,主墩设置为双肢空心薄壁墩,双肢间距大多在8m以上;高墩可设置1~2道横系梁,增加更多横系梁对桥梁稳定性无益,要综合内力分析来确定系梁个数。  相似文献   

18.
码头结构布局优化及其离散复合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码头结构的合理布局(指纵、横梁及桩的数目和布置)对其经济性有很大影响,可通过布局优化设计为码头结构的初步设计提供最优布局方案。研究了以最小造价为目标,以纵横梁及桩数为布局变量的全直桩梁板码头结构布局的优化设计,给出约束非线性混合离散变量优化模型,采用离散复合形法直接求其离散最优解。算例表明,本文为这种码头优化布局方案的确定提供了一个快捷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过渡墩、辅助墩墩顶设置平衡重是斜拉桥一种常见设计方式,此设计的特点是墩顶所受质量大、但重力小,由此导致过渡墩、辅助墩在地震作用下受到的地震力大、而轴压力小,进而引发过渡墩、辅助墩的动轴拉力、支座动反拉力以及支座剪力过大等抗震问题。以某斜拉桥为背景,针对其过渡墩、辅助墩墩高小的特点,以及纵向+竖向地震作用下,竖向地震作用使辅助墩墩顶支座以及墩底截面产生较大动反拉力和动轴拉力的现象,提出过渡墩以墙式墩取代门式框架墩、辅助墩墩顶支座改为双向滑动支座、过渡墩墩梁之间横向设置速度型动力锁定装置的比选方案。分析表明,此比选方案可有效解决墩中的动轴拉力、支座动反拉力以及支座剪力过大的问题。但是,由于锁定力需求较大,速度型动力锁定装置的选取需根据进一步的经济比选决定。  相似文献   

20.
GFRP管-混凝土组合桥墩的概念及其抗震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应用于强震区桥梁结构体系中的GFRP管-混凝土组合桥墩的概念及其抗震设计,这种新型组合桥墩可改善抗侧力混凝土桥墩传统做法中的难题.通过拟静力和地震模拟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这一新型组合桥墩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GFRP管-混凝土组合桥墩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可以克服普通混凝土桥墩所具有的地震易损性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