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3,(1):F0003-F0003
本项目属于环境保护领域,主要针对中小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和有机固废堆肥过程存在大量无序排放甲烷而造成温室效应显著和有机肥力流失等问题展开研究。项目以微生物长效缓释抑制和高效生物氧化为主要技术手段,实现了有机固体废物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甲烷的源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1):24-24
1在稻田养分投入优化和综合阻控技术方面 2006年通过前期实地详细调查,确定了稻田氮肥减量优化技术和稻田生态系统消纳环境氮素的生态功能强化技术研究方案,在江苏宜兴市大浦镇建立了稻田养分投入优化和综合阻控技术野外研究工作站。2007~2009年进行了连续3年的田间试验,在田块规模上系统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和施肥时期稻田植稻季和旱季氮素来源和去向途径及其通量、不同轮作制度对氮磷减量和污染减排的作用,研究了利用氮高效水稻品种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氮素污染排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我国制药工业的发展及其特色,确定了我国"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体系;在收集、分析国内外技术资料,对典型制药企业水污染防治技术现状水平、污染物排放情况广泛调研及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别制药企业的水污染物排放特征,分别确定了控制指标、排放限值,研究制定的6项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于2008年6月由环境保护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实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NOx生成机理的基础上,以一台550MW的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采取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空气分级配风方式对NOx排放浓度的影响。试验采用现场取样分析的方法,分别在负荷520MW、270MW和190MW条件下,保持其它条件基本不变,改变各层二次风的风门开度。实现空气配风方式,使用烟气分析仪进行NOx排放的测试。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3,(15):20-22
本课题回顾分析松花江水环境历史变化趋势,研究松花江污染源排放特征和水环境污染特征,通过全面系统研究松花江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水环境状况,开展流域环境背景值及水质演变过程研究,分析松花江流域湿地污染特征,提出松花江水污染控制总体技术方案。围绕课题研究目标,设置了五方面研究任务:①松花江污染源排放特征研究;②松花江水环境污染特征研究;③松花江水环境背景值与水质演变过程研究;④松花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及恢复技术方案研究;⑤松花江水污染控制总体方案研究。  相似文献   

6.
环境标准是国家或地方政府环境法规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技术依据。污水排放标准是环境标准的一个分支,自1973年中国发布第一个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以来,历经35年,期间经数次补充、修改和调整,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排放标准系列。  相似文献   

7.
汞是煤中的痕量重金属元素之一,统计表明,我国煤中汞元素浓度范围为0.308~15.9毫克/千克,平均汞含量为0.22毫克/千克。由于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煤炭消耗量巨大,汞经由燃煤过程的迁移、转化已成为它在生物圈内循环的一个重要途径,另外汞易在生物圈中蓄积且难于消除,因此燃煤汞排放作为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其造成的汞污染对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危害。目前国内外有关燃煤过程中汞的形态转化和控制方法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有效吸附剂的筛选及治汞机理方面的研究也还很薄弱。因此,  相似文献   

8.
GJC4/100型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是以高性能单片机为核心,以载体催化元件和热导元件为敏感元件来检测甲烷浓度的高精度、低功耗、高可靠性、智能型甲烷传感器,该传感器既可检测0~4%的低浓甲烷,又可检测4%~100%的高浓甲烷。已通过国家煤矿防爆产品安全质量检测检验中心进行的性能检验和防爆检验,取得了矿用安全标志准用证(MA认证),并在全国多家矿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家制浆遣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修订历程,剖析了原排放标准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重点解读了GB3544—2008的特点及主要考虑,针对性地提出了标准实施的建议,为相关各方深刻理解和实施标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德国警方表示,德国中部小镇拉斯道夫的一家农场的奶牛牛舍,因冬季通风不良导致空气中牛屁带来的甲烷含量过高而引发爆炸,数头奶牛受伤。报道说,90头奶牛每日在这座牛棚中打嗝、放屁,排放出了  相似文献   

11.
在广泛调查了全国和四川省稀土采矿及冶炼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污染物的处置和排放情况的基础上,经过实验数据分析和理论计算,提出了稀土矿开发利用中的污染物排放限值。对于保障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环境的保护具有重大的意义。该成果获2011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核设施气载流出物排放的优化控制方法,以确定核设施气载流出物排放的优化管理目标值。通过最优化方法的分析比对,采用工程判断和多属性效应函数分析方法,综合考虑了关键居民组个人有效剂量、公众集体有效剂量、职工人员的个人剂量、废气治理费用和公众反应等因素的影响,搭建了初步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3.
温室气体在石油开采中资源化利用的科学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工业和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日益增加,由此导致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正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温室气体中CO2气体占65%以上,控制CO2排放已经成为国际行动。实行CO2高效利用与地质埋存相结合的技术思路是缓解环境污染压力、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有效途径。在分析温室气体排放和资源化利用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我国大多数油田非均质性强、渗透率低、原油粘度和含蜡量高、原油与CO2的混相压力高等对CO2提高石油采收率具有挑战性的理论和技术难点,提出了温室气体在石油开采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中的几个关键科学问题:(1)适合中国地质特点的CO2埋存及利用评价体系问题;(2)适合中国地质特点的CO2埋存的基本地质理论问题;(3)注CO2混相采油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理论问题;(4)注CO2驱动过程中的渗流力学问题;(5)CO2分离、运输与防腐的相关科学问题。本文对每个问题所包含的内容作了分析,并指出了在研究问题过程中需遵循的思路、对策与途径,为温室气体提高石油采收率与地质埋存一体化技术思路体系的研究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11,(9):23-24
该课题旨在对作为NOx和VOCs的重要排放源,且尚未开展污染控制的有机溶剂使用行业和非道路发动机,进行排放控制策略和排放标准研究,以削减NOx和VOCs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实现国家环境保护目标提供具体的技术支持和执法依据,及时满足了环境管理的迫切需求,同时促进相关行业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巴黎协议提出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较工业化前2℃之内,并力争限制在1.5℃。因此,准确理解刻画增暖1.5℃下东亚气候系统响应机理及其精细结构,提高中国气候和极端事件预估的可靠性,设计优化增温1.5℃目标下我国碳减排方案,已成为全球变化及应对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紧迫全新挑战之一。面对紧迫需求,项目拟围绕"全球增暖1.5℃下东亚气候系统的区域响应机制和精细结构、未来预估及其对我国碳减排放方案的影响"这一核心主题开展多学科交叉集成研究,并提出了4大重点研究内容,它们是:全球增暖1.5℃下年代际变化机理、预测及碳排放路径试验,东亚季风系统对全球增暖的响应及其机理,基于动力降尺度的东亚气候响应的精细结构及高敏感区,增暖1.5℃下中国气候和极端事件的集成预估及碳排放路径优化。  相似文献   

16.
论爱因斯坦的纲领实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以下三个方面,集中论述了爱因斯坦的纲领实在论思想。1.物理实在观:双重实在(本体实在和理论帝在);2.物理学中的实在是一种纲领;3.纲领实在论余墨。  相似文献   

17.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朴世龙  方精云  黄耀 《中国基础科学》2010,12(2):20-22,F0003
中国是全球CO2排放总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因此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平衡受到科学界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本项研究利用3种相互独立的方法,即地面清查结合遥感数据、生物地球化学模型和大气反演模型,定量描述了中国的碳收支及其变化机理。上述3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十分相近,对中国碳汇大小的估计在0.19—0.24PgC/yr之间。这表明中国的陆地生态系统在20世纪80—90年代吸收了我国同期化石燃料碳排放的28%—37%。同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空间分布并不均匀,主要位于中国南部。研究显示,我国人工林的增加、区域气候变化以及植被恢复尤其是灌丛的恢复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工业行业的"三废"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的综合分析,设计合理的分类标准区间,初步划分了山东省高污染、中等污染和低污染行业类型,结合山东省"十一五"期间的重大发展战略,探讨在确保工业"三废"排放减量化控制目标下,未来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科技人员的职业声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方敏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20(4):29-35,46
本文着重于测量分析中国科技人员的社会声望,采用了不同于国内以往职业声望研究的受访者样本和职业样本,并对其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1.我国城市间的职业声望评价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1983-1995年中间科技人员的职业声望排序属上层之一,但在上层职业中,其声望排序相对下降;3.在职业声望评价上,直接采用大学生样本是可行的,它同一般居民样本一样具有代表性,同时比后者可节省较多的投入;4.本文提出  相似文献   

20.
验证污染减排成效,摸清污染物减排与环境质量变化关系,针对性地分析主要污染物减排与环境质量之间复杂的交互关系,研究二者之间的作用响应机制,对于加强环境管理、削减污染物排放、治理污染、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