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牛顿粘滞定律中粘滞系数两种推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气体处于非平衡态时,输运过程中的牛顿粘滞定律、粘滞系数及其物理意义,着重从微观角度给出粘滞系数两种较简便推导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晶 《科技信息》2010,(25):I0174-I0174,I0179
采用落球法研究了蓖麻油的粘滞系数与温度的关系。通过测量小球在不同温度的蓖麻油中下落的速度,计算出粘滞系数,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辅助处理,得出了甘油的粘滞系数与温度关系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3.
甘油的粘滞系数与温度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落球法研究了甘油的粘滞系数与温度的关系。通过测量小球在不同温度的甘油中下落的收尾速度,由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出甘油的粘滞系数,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辅助处理,得出了甘油的粘滞系数与温度关系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4.
范德瓦尔斯气体的粘滞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了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Sutherland模型的基础上,较为严格深入地讨论了范氏气体粘滞系数及相关问题,对理想气体的粘滞系数提出了一种修正方案。  相似文献   

5.
<正> 在常规温度下,蓖麻油粘滞系数与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方程目前尚未级见报导。为此,我们利用自己设计的一套性能良好的实验装置,测得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对温度在(5℃~35℃)范围内确定的每一个温度点的每一个直接测量量,进行了多次重复测量。从而取得了一系列各种温度下蓖麻油粘滞系数的实验结果,并计算出了它们的标准偏差。我们将这些测量结果进行了精心的分析及整理之后,分别进行线性回归、指数回归及乘幂回归,然后比较其相关系数,确定出了蓖麻油粘滞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具体规律。进而拟合出了蓖麻油粘滞系数与温度与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方程。  相似文献   

6.
气体的输运过程与输运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气体输运过程粘滞、热传导和扩散这三种现象的共有特性,推导了输运过程遵循的共同规律,给出了推证气体输运系数公式的一种方法,避免了热学教科书中对三种输运现象分别进行了讨论带来的麻烦。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淀粉糊浆的流变力学性质,发现粘滞系数与切变速度有幂律关系,幂律指数m约为-0.55;并述淀粉加工过程中影响粘滞系数的诸因素。  相似文献   

8.
粘滞系数是流体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通过实验观察并分析磁场强度、水波速度磁场类型以及温度等因素对磁化前后水的粘滞系数的影响。初步设想水磁化后粘滞系数变化的重要原因是由于离子、分子及分子团间的吸引力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一种新的方法,指出了诸多文献中推导气体输运系数时常采用的两个“假设”中存在的弊病。扩展了n不等于常量时的粘滞系数和导热系数公式。  相似文献   

10.
淀粉糊浆的流变力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淀粉糊浆的流变力学性质,发现粘滞系数与切变速度有幂律关系,幂律指数m约为-0.55; 并论述淀粉加工过程中影响粘滞系数的诸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准确快速预测天然气纯组分的黏度,基于多元函数微积分计算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天然气纯组分黏度的二元回归分析方法,将黏度拟合为温度和压力表示的函数μ=f(T,p)。在所研究的温度、压力范围内(230 K≤T≤450 K,p≤20 MPa),根据定温下黏度的μ-p曲线簇变化规律,以纯组分的临界温度Tc的范围为基准,将天然气各组分分为3类:Tc≤230 K,Tc≥450 K和230 K < Tc < 450 K,并针对前两类组分,分别以CH4、iC5H12为例,对其黏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黏度与温度、压力的函数关系式。将回归分析预测结果分别与数据源reference fluid properties(REFPROP)软件及实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REFPROP及实验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1%,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气体热黏效应对干气密封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气体多变过程理论和气体润滑理论,通过对雷诺方程的多变指数进行修正,建立了分析螺旋槽干气密封热黏效应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黏度对于干气密封性能的影响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多变指数和黏度越大、压力和温度越高,则干气密封的端面气膜承载能力越强;在高速或中、高压工况下,需考虑气体热黏效应对干气密封性能的影响;当端面平均气膜厚度大于2 μm时,气体热黏效应对干气密封性能参数与气膜厚度关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油气两相流动试井的规律无法用解析方法得到准确认识的事实 ,提出用数值解法来求解的思路 .用数值方法对在均质油藏不存在初始饱和度梯度情况下 ,油气两相流压恢试井的一般规律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初始饱和度分布、油气两相黏度比及相对渗透率关系的影响 ;进而又研究了初始饱和度梯度对试井规律的影响 .研究首次发现 ,由于高压缩性气体参与渗流 ,会使压力导数曲线表现出了类似于单相流双重介质的“凹子”特征  相似文献   

14.
利用就地CO2 在多孔介质中降低原油粘度技术是一种新研制开发的提高原油采收率有效技术,研究了就地CO2技术降低原油粘度的测定办法,提出了阻力系数法。对单液法和双液法就地CO2体系在填砂管中对原油的降粘能力进行了实验评价,结果表明:在油藏条件下,当原油粘度为12904.1mPas,温度70℃,压力6MPa时,单液法可以使原油粘度降低42.15%,双液法可以使原油粘度降低52.69%。证明阻力系数法测定原油粘度下降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螺杆泵特性曲线修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杆泵实际工作时所处环境的压力、温度、流体介质均与测试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螺杆泵的水力特性曲线并不能代表螺杆泵的真实特性。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过螺杆泵特性曲线的影响因素及修正方法,但目前并未建立一套系统的、可量化的修正模型。为了能够获取螺杆泵实际工作状态下的特性,通过研究转子转速、过盈量、流体黏度、含气量四大因素影响,建立了螺杆泵特性曲线修正模型。结果表明,修正后的特性曲线能够表征螺杆泵的真实特性,为油井选泵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高精度RH10毛细管流变仪开展微尺度下聚丙烯(PP)流变实验研究。选用内径分别为0.25、0.5、1.0 mm的口模,研究剪切速率3×102~5×103 s-1范围内,温度为210、220、230℃时PP黏度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剪切速率与温度下,相比于1.0 mm口模中PP熔体黏度,0.25、0.5 mm口模中PP熔体的黏度增大;3种口模内体现黏度与温度关系的Arrhenius公式拟合系数不同,揭示了微尺度下PP剪切黏度的尺度依赖性。分析认为在微小直径口模内PP熔体压力的增加是黏度变化的原因之一,并基于Barus公式提出用于量化微尺度下PP黏度的等效压力概念。  相似文献   

17.
张建勋  伍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8):7145-7151
为进一步研究微尺度下气膜厚度阶跃变化的阶形板间气体流动的相关物理特性,通过代入适用于任意克努森数的新滑移边界条件修正雷诺方程,应用有限体积法迭代求解了阶形板间沿气体流动方向的气膜压力和克努森数分布曲线,沿高度方向的气体流动速度分布曲线,不同环境克努森数下的气膜承载力随速度参数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随着气膜间克努森数进入滑流区时,边界速度滑移效应对流体流动特性作用明显,当气膜间克努森数进入过渡区时,一阶滑移与新滑移边界条件间的数值结果产生明显偏差。可知相对于滑移系数固定的一阶滑移边界条件,滑移系数随气膜间克努森数改变而变化的新滑移边界条件,可以更好地描述高度存在阶跃变化即气膜间克努森数跨区域分布的微尺度气体流动。  相似文献   

18.
气井产能方程是认识气井生产规律和分析预测气藏动态的重要依据,是确定合理的气井产量或气藏产量的基础.目前用于确定低渗透气井产能方程的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本文提出一种简便的确定气井产能方程的方法——KH值法.该方法将修正等时试井资料得到的无阻流量与单点法二项式公式计算的无阻流量进行对比,当二者相等时,可以获取非达西系数D,然后根据同一区块上的测试资料得到其他的储层物性参数,从而求得该区块的产能方程通式,进而根据每一口单井的实际地层系数得到该单井的产能方程.与实际生产数据对比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到的单井产能方程符合气井的实际生产规律.  相似文献   

19.
渗透系数作为土的基本力学指标参数,是孔隙比和粘滞系数的函数,为了研究黏土中结合水对粘滞系数的影响,开展固结试验得到各级压力下的渗透系数与粘滞系数,并由高速离心机分离试验定量测得结合水量。结果表明固结压力增大,孔隙比减小,渗透系数随之减小,由渗透系数计算公式反算出动力粘滞系数,随固结压力增大而线性增大。压力较小时,结合水量变化较小;自由水减少到一定程度变为结合水排出为主。结合水排出会导致结合水膜厚度变薄,粘滞系数随结合水膜厚度减小而线性增大。所以,对于结合水含量较高的黏土,固结压缩过程中存在结合水排出现象,计算渗透系数时需考虑结合水膜变薄导致粘滞系数增大进而对渗透系数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