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采用TIG(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表面重熔工艺对表面耐空泡腐蚀堆焊材料进行改性加工,与磨削表面加工对比研究了TIG表面重熔对空泡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5 h空泡腐蚀试验后,磨削试样的累积失重量是TIG表面重熔试样的1.59倍;相变产生的马氏体剥落是质量损失的主要形式,而TIG表面重熔工艺延迟了奥氏体到马氏体的相变,降低了质量损失;大量裂纹沿着马氏体片层发展,而TIG重熔表面抑制了裂纹发展,避免了大的物质剥落.  相似文献   

2.
当使用Ar~ 离子轰击Cu—Fe合金薄膜试样时,试样中所存在的fcc亚稳状态小铁颗粒将发生马氏体相变。定量立体电子显微术的试验结果表明:(a)马氏体相交只限于在那些临近试样表面的小铁颗粒内发生(b)尽管试样的下表面不受Ar~ 离子的轰击,也浸有幅射缺陷存在,但靠近下表面的小铁颗粒仍然发生了马氏体相变。可见,由于离子轰击所引起的弹性表面波(Rayleigh Waves)是促成相变产生的原因。 受轰击试样的高分辨率晶格象表明上述的马氏体相变又可分为二种类型:部份型转变(Partially transformation)和整体型转变(fully transformation)。其中,整体型转变后的小铁颗粒具有孪晶型组织,使用一般的透射电子显微镜也能看到;而部份型转变后的小颗粒里则含有很薄的马氏体片层,这些马氏体片平行于未转变区内奥氏体的致密排列面。整体型转变只是在试样表面处的小铁颗粒内发生,原因可能是这里的小铁颗粒有着足够的自由表面。而部份型转变则是在被铜基体完全包裹着的颗粒内发生。  相似文献   

3.
马氏体是密排六方晶体结构。在层错能较低的奥氏体中易产生马氏体。相变也是重要的相变类型之一。对于目前国内外研究开发的超低温奥氏体钢来说,相变及马氏体的组织、性能等问题的研究是很重要的。但到目前为止,对于相变行为及机理仍不很清楚。显然弄清这些问题对超低温奥氏体钢的设计和应用是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的。 作者在奥氏体钢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对形变组织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材料的主要成分范围;0.05%C,0~0.45%N,24%~32%Mn,7%~13%Cr。材料经真空熔炼、锻造后进行热处理,然后加工成拉伸试样和冲击试样。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扫瞄仪观察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铸造复合中锰奥氏体钢在冲击磨料磨损条件下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铸造复合中锰奥氏体钢的耐磨性是高锰钢的5.41倍。复合层中碳化物结构为(Cr,Fe)23C6和(Cr,Fe)7C3,呈网状分布,具有抑制磨粒压入基体和阻碍磨粒对基体的切削作用。亚表层中介稳奥氏体发生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转变能来源于外界冲击功,其值为434J·mol-1。  相似文献   

5.
采用拉伸与测温试验同时进行的方法,将应力应变曲线与热能曲线相结合,动态研究热轧TRIP钢拉伸过程中的相变热.研究表明:热轧TRIP钢在拉伸过程中材料增加的热能由部分转变的塑性功和马氏体相变热组成,因此,拉伸过程中实际测得的试样热能高于由塑性功转变的热能.利用平均综合热能损失系数对低速拉伸的TRIP钢的热能进行补充,通过计算与推导,证实了试样在刚进入塑性变形时,一定数量的较不稳定残余奥氏体首先集中发生马氏体相变,随着应变的进一步加大,剩余的较稳定的残余奥氏体根据其稳定情况发生马氏体相变的数量逐渐减少,在试样均匀延伸结束前绝大部分残余奥氏体已转变为马氏体.结合相变热变化可动态描述热轧TRIP钢形变过程中马氏体相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断裂诊断专家系统案例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收集400多个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失效的典型断裂事故案例的基础上,建立了应力腐蚀断裂诊断专家系统(Estar-1系统)的案例库,并从这些案例中提取相应的应力腐蚀断裂的经验规则,进行推理设计,运用这个案例库不仅能对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断裂失效进行辅助诊断,而且能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高氮奥氏体不锈钢18%Cr-12%Mn-0.55%N在室温和低温下的力学行为和组织稳定性,并对实验钢的断裂失效行为进行了讨论.低温冲击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钢在-70℃前后存在韧脆转变现象,这种脆性类解理断裂是在奥氏体的{111}面发生的;低温拉伸实验结果表明,该钢室温拉伸时即有相变发生,相变产物除α′马氏体外,还发现了一种不同于α′马氏体的相变产物,其结构和相关参数暂不能确定.基于冲击实验和拉伸实验结果可以认为,该钢在-60℃以上有很好的强度和塑性结合,因此其使用温度应该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8.
热处理工艺对Fe-Mn-Si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Fe-28Mn-4Si(Mg)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形状记忆效应来源于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及其逆转变.固溶处理和训练处理,可对合金母相奥氏体产生强化作用,使其在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过程中不易发生滑移变形(滑移变形不利于形状回复),从而改善了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对合金热轧无缝管内径施以5%形变量,形变恢复率达45%.该恢复率足以用作管道连接管接头等紧固连接件.  相似文献   

9.
在收集400多个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失效的典型断裂事故案例的基础上,建立了应力腐蚀断裂诊断专家系统(Estar-1系统)的案例库,并从这些案例中提取相应的应力腐蚀新裂的经验规则,进行推理设计,运用这个案例库不仅能对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断裂失效进行辅助诊断,而且能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冲击功对8Mn-2Cr-Si钢磨粒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试样冲击表面的组织相变过程,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磨损表面及亚表层进行分析,探讨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8Mn-2Cr-Si钢在冲击磨损过程中,冲击诱发马氏体相变,且冲击功越大,马氏体相变量越多,材料加工硬化效果越好;但随着冲击功的增大,材料磨损失重增多,主要是由于不同冲击功条件下磨损机制不同,并且材料塑性变形阶段使磨粒嵌入基体,成为应力集中源,在循环冲击过程中产生疲劳裂纹,逐渐扩展至材料表面,最终形成大块剥落使材料严重磨损失效.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字化共轭曲面理论的数字齿面共轭求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数字化共轭曲面理论和方法,根据啮合传动的规律,应用自行研制开发的共轭曲面求解软件Conjugater1.0.对直齿面和鼓形齿面的数字化共轭曲面求解分别进行了研究.可为各种齿轮的数字化啮合分析、模拟仿真以及数字加工技术提供理论和技术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斜等距曲面原理在机械加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对斜等距曲面的性质进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我们已经证明了锥面、柱面的斜等距曲面的一些性质,将证明切线曲面的斜等距曲面的一些性质,并分析了切线曲面上各点邻近处点的形状,由于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知道根据模型加工出的曲面能否达到要加工的曲面的形状要求,因此对曲面上各点形状的分析对实际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张量积Bezier曲面和B样条曲面的过渡曲面的算法,并且对于双三次张量积B样条曲面和双三次张量积Bezier曲面给出了计算实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反演变换推导出的圆环面与斜椭圆锥面相贯线投影的参数方程,完全满足计算机绘图的要求。在计算机绘图上,应用这一参数方程编程,除了赋值不同外,对绘圆环面与斜椭圆锥面、斜椭圆柱面、圆锥面、圆柱面相贯线的投影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5.
讨论三维Minkowski空间L~3={R~3:dx~2-dy~2-dz~2}中的平均曲率向量为零的类时曲面,给出了此种曲面的表示公式及实例。  相似文献   

16.
根据双电层由固体表面、内外Helmhotz层组成,且表面电荷的分布由表面电离、表面配位决定的理论,本文建立了α-FeOOH/NaCl胶体悬浮液的界面模型,导出了与双电层内电荷及电势分布有关的表面电离、表面配位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7.
等值面绘制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等值面的概念,把等值线图的算法理论扩展到三维空间,提出了由空间离散分布的量值寻找其等值面的方法,并应用曲面拟合技术,实现了等值面图的计算机绘制与显示。研究结果为解决在三维结构分析中用三维图形来描述具有空间分布规律的物理量时所面临的难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证明由两个代数曲面所确定的滚球曲面仍是代数曲面  相似文献   

19.
三角域Bezier曲面若干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待拟合曲面的曲率变化大小出发 ,有针对性地提出新的三角域 Bezier曲面拟合算法和曲面曲率变化小的曲面拟合方法 ,进一步推导了曲面曲率变化大的曲面拟合方法 ;另外还研究了三角域 Bezier曲面对矩形域 Bezier曲面的逼近算法 ,给出了三角 Bezier曲面片表示矩形 Bezier曲面片的显式公式 ,通过图示形象化描绘了特征顶点递推过程 ,并指出了特征顶点递推公式。该算法在彩色 CRT校正透镜CAD系统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管道曲面设计中如何构造过渡曲面问题,提出了一种隐式曲面与参数曲面间的混合曲面设计方法.对于给定的隐式曲面与参数曲面,存在着等距曲面族,每一对相关的曲面均产生交线,混合曲面即为一系列相关曲面交线的集合.采用该方法能更加方便有效地调整混合曲面的范围与形状,并能满足工程要求.文章还证明了混合曲面与隐式曲面及参数曲面之间为G1-连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